日前臺媒刊出對朱立倫的專訪,朱立倫首次表態,“我非常期盼順利交棒”,并強調自己會奮戰到最后一分鐘。談及呼聲最高的臺中市長盧秀燕時,朱立倫用“交情深厚”四個字來形容。
這話一出,立刻引發島內熱議。要知道,朱立倫號稱“政治精算師”,在大罷免來勢洶洶之際,朱立倫卻主動示弱,愿意“退位讓賢”,是真心急流勇退還是以退為進的算計?而盧秀燕若接棒,是否真能開啟國民黨的新時代?
現下國民黨面臨的形勢算不上好,內部各自為戰,并不團結,這是老掉牙的毛病不再提,與此同時,民進黨發起的大罷免也來勢洶洶。到目前為止,已有31席針對國民黨民代的罷免案成功送件,針對民進黨民代的罷免案沒有一個,也就是說,二階段聯署國民黨以0:31的結果慘敗。
這一數字不可謂不懸殊。目前臺立法機構一共有113席民代,其中國民黨以52席占據優勢地位,民進黨僅有51席,這就導致賴清德推行的各種法案,都無法按他的意思順利通過,這也是民進黨發動大罷免的根本原因。只要能罷免6名國民黨民代并成功補位,民進黨就能掙脫“枷鎖”,完全掌權。
同樣,朱立倫的境遇也算不上好,面對民進黨的步步緊逼,不僅沒有迅速反應,還缺乏明確的方案,使得原本處于優勢的國民黨步步落后,國民黨內對朱立倫的評價,只有四個字——軟弱無能。島內民眾對朱立倫的好感度,也只有24%。
相較之下,盧秀燕的行情卻持續看漲。自2018年以“媽媽市長”形象擊敗林佳龍當選臺中市長后,她憑借親民作風與穩健施政,積累了超高人氣,2024年國民黨選舉失利后,被視為出戰2028年的最熱門人選。
這次朱立倫隔空點名盧秀燕后,有媒體詢問其看法,盧秀燕依然三緘其口不做回應,只稱“上班時間,不談政治,不談選舉”。這也符合她務實謹慎的風格。畢竟朱立倫可沒有明確點名,要“交棒”給盧秀燕,不排除這是一步以退為進的算計,所以暫時按兵不動。
外界猜測也是如此,因為朱立倫在專訪中特意強調,改選時程規劃是7月公告,9月改選,10月交接。而這個時間,基本上和大罷免同步。
如果盧秀燕明確表示,現在就參選黨主席,那應對民進黨的大罷免就是共同的責任,贏了,皆大歡喜,朱立倫的口碑有可能逆轉,甚至沖一沖連任;敗了,還有人能幫他分擔責任,即便卸任也不至于被罵得太狠。從這個角度來看,朱立倫不愧是“政治精算師”!
值得注意的是,國民黨內部已出現“擁盧”聲浪。桃園市長張善政直言,接任國民黨主席的人選應該是盧秀燕,無黨籍苗栗縣長鐘東錦更公開力挺,稱國民黨需要反應更快的領導人,而盧是最佳人選。
連民眾黨也對盧秀燕贊不絕口,稱去年的大選藍白合是成功的案例,如果盧能當選國民黨黨主席,跟民眾黨就更有話說,合作就更能提升,于2028年也大有裨益。
然而挑戰同樣嚴峻。當前國民黨深陷財務困境,朱立倫任內雖募得5億新臺幣,但黨產遭清算后仍負債上億,新任黨主席需扛起2026年與2028年兩場選舉的籌款重擔。加之民進黨的“司法追殺”,國民黨基層早已人心惶惶。此外,大罷免若以失敗告終,盧秀燕還需收拾殘局。反之,盧秀燕挑戰2028將大有希望。
朱立倫的“交棒說”,本質上是一場精打細算的考量,既體現了自己的大度,還提前為自己鋪好后路,怎么看都是穩贏的算計。至于盧秀燕,雖然嘴上不作回應,島內輿論普遍認為“盧秀燕時代”已勢不可擋,除了超高的人氣外,盧還得到馬英九、趙少康、王金平等國民黨高層的一致認可,只待時機一到,國民黨就要變天。
但無論是精于算計的朱立倫,還是蓄勢待發的盧秀燕,都需明白一點,如果想要掙脫藩籬,唯一的出路就是配合大陸,堅定支持祖國統一大業。反之,若抱著僥幸心理,只想偏安一隅維持現狀,再怎么折騰都只能被邊緣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