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臺積電宣布去美國建工廠,大家都以為臺積電要成為美國的“傀儡”時,劇情發生了反轉。面對美國的關稅打壓和臺灣當局的跪拜,這一次,臺積電不再像以往那樣顯得軟弱,而是發了一份聲明,很強硬地警告說,要是加稅就“慢慢蓋”美國工廠。
這家市值超過 7000 億美元的半導體企業,被稱為臺灣的“護島神山”,其營山占到臺灣的半壁江山,3納米和5納米的芯片更是占到全球市場的39%。后因為臺當局的不作為,及美國的壓力,臺積電被迫遷美國亞利桑那州辦廠。
據臺積電致美國商務部信中信息,臺積電在美投資1650億元,占美國半導體產業總投資的1/4,可直接創造2萬個高薪崗位,還可以帶動上下游2000億美元的產業鏈。如果美國對半導體加征關稅,亞利桑那州工廠可能“無限期擱置”!美國的高純度光刻膠、先進離子植入設備90%依賴亞洲供應,關稅一加,成本直接轉嫁給臺積電,臺積電的利潤可能蒸發30%。
臺積電敢這樣說,一方面是被美國逼得沒有退路可走,另一方面還手握蘋果、英偉達、AMD等美國頭部科技企業的“命門”:它生產的2納米制程技術領先全球,若產能受限制,蘋果iPhone產能也會跟著暴跌40%。
更厲害的是,臺積電在信里暗示說:要是美國逼得太狠了,臺積電有可能會把關鍵技術轉移到大陸的南京廠(2023 年盈利 260 億新臺幣,比美國新廠虧損的 394 億可強多了)。這一招“用技術對付美國”,直接就戳到美國的痛處了。
而另一邊,臺灣當局口口聲聲“倚美謀獨”,依靠美國這棵大樹。臺軍花費7.3億美元購入,美國11套“海馬斯”火箭炮,兩次試射均因“信號異?!笔?,臺軍還強硬表示11臺發射架全部朝向大陸東南沿海。臺陸軍參謀長辯解:“其他使用方也出過錯?!薄n國、波蘭買家當場打臉:“我們用的是正版系統,沒這毛病!
更加過分的是,美國賣給臺灣的武器中,270萬發子彈竟是1983年生產的,防彈衣也受潮發霉了,連美國“總統撥款權”提供的裝備都這么爛,簡直就是一堆廢鐵。臺當局吹噓“海馬斯”能打擊大陸沿海,但軍事專家一針見血:現代戰爭是體系對抗,沒有衛星偵察、電子戰配合,火箭炮就是活靶子。
還有更搞笑的是,臺軍IDF戰機一個月內連發三次事故——噴火、墜毀、誤射火焰彈,被戲稱為“空中燒火隊”。美國對臺軍售拖欠金額已超205億美元,1700枚導彈交付日期遙遙無期,甚至有“押金被賴賬”的離譜操作。島內網友怒罵:“美國是臺獨提款機,錢留下,貨留下,連句道歉都沒有!”更諷刺的是,當臺灣民眾怒吼“賴清德下臺”時,這位“臺獨”當局領導人卻躲在辦公室里玩起了“沉默是金”——企業敢向美國亮劍,當局卻連站臺的勇氣都沒有!
島內輿論頓時炸了鍋,有人評論:企業扛槍,當局躲槍。國民黨民代王鴻薇痛批:“臺積電投資要過投審會,賴清德卻連個影子都看不到!”民眾黨更直指,臺當局為討好美國,連2納米技術轉移都火速放行,“賣臺速度比高鐵還快”而賴清德面對質詢時,僅用一句“沒有來自美國壓力”搪塞,被網友嘲諷為“跪姿比海馬斯還穩”。
賴清德執政一年來,民調32%滿意度創歷史新低,臺灣薪資倒退15年,房價飆漲20%,2300萬人日均抱怨“吃不起飯、住不起房”。但民進黨當局卻將244億新臺幣“押金”鎖在美國賬戶,美其名曰“戰略儲備”。臺灣民眾怒斥賴清德“臺獨”行徑:“自己當井底之蛙,把臺灣民眾全當井底之蛙”,還有說得更直接的:“他是最爛的,大家都很痛苦;該提早下臺就下臺。”
從“務實臺獨”到“法理臺獨”,賴清德在“雙十講話”中拋出“新兩國論”,被馬英九痛批“麻煩制造者”。臺媒民調顯示,58%民眾認為其政策將引發戰爭,連綠營學者都坦言:“臺海和平只剩最后剎車片。”看清本質的臺灣學生團體發起“反軍購、要民生”游行,高喊:“買美國廢鐵不如發年終獎!”島內網紅更制作惡搞視頻:“賴清德:美國爸爸說打就打!臺灣人:爸爸,能先還我壓歲錢嗎?”
當臺積電用1650億美元投資敲打美國時,當臺軍用“海馬斯”鬧劇暴露軟肋時,當賴清德用“沒有壓力”敷衍百姓時,一個殘酷的真相浮出水面:臺灣不是棋手,而是隨時可棄的棋子!
民進黨當局一邊高喊“抗中保臺”,一邊將半導體、農業、能源命脈雙手奉上給美國。一邊吹噓“美臺關系堅若磐石”,一邊卻又被美國當成“韭菜”收割。這場“反中賣臺”的豪賭,賭注是2300萬人的未來,而莊家只有一個——美國的利益,永遠高于臺灣的利益!
如果連臺積電都要“向美國下跪才能活命”,如果連“海馬斯”都要用過期彈藥充門面,賴清德當局的“臺獨”大夢,還能醒著做多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