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源:《芝加哥太陽報》網站。
讀者在選購圖書時,常常會參考各類媒體發布的推薦書單。然而近日一家媒體發布的“夏日閱讀書單”卻惹怒了書迷群體。
當地時間5月18日,美國《芝加哥太陽報》以《熱度指數》(The Heat Index)為標題刊登了一篇社論風格的推薦書單。名單上列出了多位暢銷書作家和獲獎作者的新作,包括《伊芙琳·雨果的七位丈夫》作者泰勒·詹金斯·里德(Taylor Jenkins Reid)、英國作家瑪姬·歐法洛(Maggie O’Farrell)、美籍韓裔作家李珉真(Min Lin Jee),以及2025年普利策獎得主珀西瓦爾·埃弗雷特(Percival Everett)。然而,書迷們很快發現這些作家的“小說”其實根本不存在。
讓人哭笑不得的是,AI生成的書名極為平庸。比如,暢銷書作家布里特·班尼特(Brit Bennett)“據稱”出版了《颶風季節》(Hurricane Season),講述“家庭關系在自然災害中面臨考驗”;麗貝卡·馬凱(Rebecca Makkai)“創作”了《沸點》(Boiling Point),書中主角是一位環保人士,在與女兒爭吵后被迫反思自己的環保足跡。而科幻小說家安迪·威爾(Andy Weir)則被“安排”出版了一本諷刺意味濃厚的《最后的算法》(The Last Algorithm),講述一位程序員發現某個AI系統已擁有自我意識,并秘密影響世界多年。
當書迷在社交平臺上迅速指出這些錯誤后,更多人指控這篇文章就是用ChatGPT寫出來的,而它經常“幻覺”出不存在的內容。“我查了圖書館里的芝加哥地區報紙數據庫確認這不是惡搞,結果是真報紙登的。你們居然用ChatGPT瞎編書名?你們以前有書評部門的。現在呢?連最基本的事實核查都沒有?”書評平臺Book Riot 編輯凱利·詹森(Kelly Jensen)在社交平臺上寫道。
圖書博主在社交平臺上發文控訴。
此外,這份書單中還有部分真實存在的書,比如安德烈·艾席蒙的《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和伊恩·麥克尤恩的《贖罪》,可謂真假混雜。
《芝加哥太陽報》刊登的“夏季閱讀書單”。圖源:《404 Media》網站。
這份“假書單”的作者在接受《404 Media》采訪時承認,文章的部分內容確實是AI生成的:“我有時會用AI查資料,但通常都會先核對內容。這次我沒有,結果這么明顯我居然也沒發現,太丟人了。沒有任何借口,這完全是我的責任,我感到非常羞愧。”
這樣的內容是如何在正規媒體平臺發布的?《芝加哥太陽報》市場副總裁維克多·林(Victor Lim)解釋說,芝加哥公共媒體(Chicago Public Media)并沒有審閱這一部分內容,因為它來自“報紙合作方”,所以他們“錯誤地假設對方已經有編輯流程”。他補充說,未來將更新內部政策以避免此類事件。
這件事也引發了人們對媒體中使用AI寫作的廣泛擔憂。一位TikTok用戶評論道:“這就是為什么AI不能取代人類的原因。我們仍然需要真正的記者,需要真正的書評人,需要愿意走進劇場的人。AI不是拿來替代人類的,盡管貪婪的企業希望如此。”
參考資料:
(1)Book community slams 'fake' list of summer reads where none of the books are real
https://www.mirror.co.uk/lifestyle/book-community-slams-fake-list-35262685
(2)Chicago Sun-Times Prints AI-Generated Summer Reading List With Books That Don't Exist
https://www.404media.co/chicago-sun-times-prints-ai-generated-summer-reading-list-with-books-that-dont-exist
編譯/李永博
編輯/羅東
校對/柳寶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