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賴芳杰 攝影報道
5月27日,西博會成都館持續火爆,一系列智能醫學機器人和創新藥的亮相吸引了眾多海內外采購商的目光,也體現了成都醫療科技領域的強大實力和發展潛力。
誤差毫米以下的手術機器人
它是“成都造”
封面新聞記者在現場看到了成都博恩思醫學機器人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腹腔鏡微創手術機器人,主要用于泌尿、婦科、普外科等科室的手術操作,能實現誤差在一毫米以下的精確手術操作,有效降低傳統手術過程中的出血量和可能出現的手部抖動問題,減少了患者的手術風險和術后恢復時間。
“成都造”手術機器人
據介紹,目前該機器人已完成超過百例臨床試驗手術,這款機器人不僅能提高手術的成功率和安全性,還能在未來應用于遠程機器人手術,為醫療行業帶來革命性的變化。
在腹腔鏡微創手術機器人旁邊,布法羅機器人科技(成都)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布法羅外骨骼機器人科幻感十足,體現了“成都智造”的魅力。這一產品是人工智能賦能康復醫學的新一代設備,能幫助患者重新站立、坐下和行走,重建神經肌肉真實行走記憶,加速下肢功能康復等,已在包括華西醫院在內的全國數百家醫療機構投入使用。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內他們自主研發的外骨骼機器人升級版,即腦機版外骨骼機器人還將投入市場應用,這一技術目前已迭代到第五代,是利用人機交互技術實現用大腦意識控制機器執行指令,實現精準康復。未來還將根據市場及應用場景需要,逐步把產品引入社區甚至家庭,讓更多殘障人士、老人、弱勢群體真正享受到高科技帶來的便捷。
華西精創醫療科技(成都)有限公司帶來的中醫智能舌診儀吸引不少觀眾和采購商來“問診”。體驗者只需要通過儀器拍攝舌苔,兩秒鐘之內就能根據舌象出具體質信息,并給出相應的調理方案。據介紹,這款中醫智能舌診儀基于多年相關中醫醫院、中醫名家的臨床舌象信息、經典方劑和臨床方劑,給出的結果相當于老專家的診斷水平,能夠達到一個相對客觀的診斷結果。
一系列全國甚至全球領先的創新藥企業也亮相成都館,如康諾亞生物醫藥科技(成都)有限公司,其研發的康悅達(司普奇拜單抗)是中國首個、全球第二個獲批用于治療慢性鼻竇炎伴鼻息肉的生物制劑;健進制藥有限公司是中國首批通過FDA認證的無菌注射劑企業,其注射劑在美國市場ANDA獲批數量長期穩居國內企業第一;此外,科倫博泰等企業也攜全球領先成果亮相,充分彰顯成都創新藥 “一線城市” 的魅力。
西博會助力
成都醫療科技走向全球
西博會不僅是前沿科技成果的展示平臺,更為企業參與國際交流合作帶來新機遇。健進制藥有限公司戰略發展資深總監王娟表示,健進制藥始終與成都的新質生產力發展方向深度契合。公司不僅率先建設了亞洲第一條全封閉隔離技術無菌灌裝聯動產線,長期以來,充分發揮中美雙報、中美同步上市的合規體系與高效率商業化整體優勢,深度參與成都高新區“中試+”生態體系建設,助力成都打造西部中試中心,提供“中試+研發+保稅場景”為特色的高附加值服務,高效協同合作伙伴在國內外市場高質量發展。
西博會
成都博恩思醫學機器人有限公司董事長、CEO李耀稱,博恩思未來還將繼續與成都醫療機構及產業園區合作,比如搭建具備遠程手術與智能訓練功能的智能手術培訓平臺;開展以 “醫工融合”為導向的術中AI模型訓練與驗證研究;推動以成都為核心的國產高端手術機器人制造基地建設,并導入國際供應鏈和臨床合作資源。他說:“我們將持續深化區域協同,助力成都打造國家級新質生產力示范區,并以‘醫療+AI+智能制造’的創新模式,推動‘成都智造’手術機器人走向全球前沿。”
無論是智能醫學機器人技術的革新突破,還是創新藥領域的不斷探索,成都都以敢為人先的魄力與智慧,在醫療科技的浪潮中奮勇前行。這些閃耀于西博會成都館的成果,不僅是當下發展的見證,更是未來騰飛的基石。相信在新質生產力的驅動下,成都將持續書寫創新傳奇,為全球醫療科技發展和人類健康福祉注入更多“成都力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