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上海市東方醫院后,他有哪些計劃?“醫學界”獨家專訪知名婦產科專家段濤教授。
撰文 |燕小六
責編丨汪 航
昨日(5月27日),同濟大學附屬東方醫院(上海市東方醫院)宣布:杰出婦產科專家、著名醫院管理者段濤教授正式加入東方醫院。
當晚, 段濤教授 接受“醫學界”獨家專訪。他介紹,自己 將 在上海市東方醫院身兼數職, 擔任婦產科主任、婦兒生殖醫學部主任、醫學人工智能創新中心主任、國際醫院負責人。
如今已6 0歲 出頭的段濤教授坦言,做 出這一 決定前,他糾結了幾個月,多次和中國科學院院士、 上海市 東方醫院院長陳義漢 教授 密切交流。
“最打動我的是,陳院 長 在醫學人工智能(AI)方面非常有想法 , 恰好我對此很感興趣,近年約一半的課題都聚焦AI方向。”段濤教授說,AI 是他今年工作的關鍵詞,亦是自己加入醫院的主要因素之一。
未來 ,段濤教授 將 會在系統性整合婦產科資源、推動學科發展的同時, 探索 婦產科領域AI技術與臨床醫療的融合 與 創新。在此基礎上,他 希望 推動AI于 上海市 東方醫院 的 全面落地 , 做全方位、全鏈路 、 全流程的 醫療 AI 應用。
段濤教授(中)/圖源:上海市東方醫院
AI,觸動他加入上海市東方醫院
段濤教授是國內為數不多的 、 在十多年前就提出全面擁抱互聯網的醫院管理者 之一 。
上海 市 東方醫院官方公眾號 介紹稱, “ 他 積極推動互聯網醫療落地,開創中國首批真正意義上的互聯網醫院。他率先在中國成立移動醫療創新中心,推動了移動互聯網技術在醫療場景中的深度應用。”
早在2 018 年前后,段濤教授 曾多次發表對AI的見解,比如 “AI對醫療最大的影響是‘醫療方式的改變’,變化比互聯網帶來的程度要大得多”“有很多常規工作將來都可以用AI完成,根本不需要那么多的醫生了” 等。
在本次和“醫學界”的對話中,段濤教授對前述言論加以“微調”, 他 表示:“在一段時間內,AI無法代替醫生,但一定是‘會用 AI的醫生代替不會 用的醫生們’。”
“我和第三方公司 合作 、研發的 AI智能體,已經在做1.0版本測試。 其他很多 事情, 如 醫院管理 、個 人IP 建設、臨床醫療、醫療體驗和 質量 提升等工作 , 也都有AI參與。”
段濤教授告訴“醫學界”,觸動其加入 上海市 東方醫院的因素之一, 就 是看到醫院在 AI方面的探索 和 成果 。
上海市東方醫院始建于1920年,現已發展成為集醫療、教學和科研于一體的大型三級甲等綜合性醫院,開放床位1780張,擁有臨床和醫技科室60余個,職工總數3957名,在國家衛健委三級公立醫院綜合績效考核中被評為A+,是全國知名的醫院之一。
2024年11月11日,上海 市 東方醫院發布 一款 完全由醫生團隊發起、主創參與研發的AI醫學大模型“Med-Go”。它以200億高質量醫學數據為基礎,經歷了6000多本教材訓練。
它被安裝在東方醫院醫生工作站中,接入HIS系統。 當 醫生輸入患者病史、癥狀和檢查結果后,Med-Go會迅速提供可能的診斷方向,列出每種可能的診斷依據、需要進一步完善的檢查項目。醫生能快速地據此完成診斷。
“有了Med-Go這一基礎,我們可以在院內實測、針對性開發AI工具。這樣做出來的應用會更容易落地、找到目標客戶。”段濤教授說。
他認為,當下醫學AI研發的難點還是在于“場景”,要找到真正能用、醫生需要、能解決問題的具體應用場景。舉例來說,醫生問診、看檢查單,5分鐘能完成診斷,而借助AI工具需要 6 分鐘,后者反而降低效率。
“大家都在說,接下來的重點是開發智能體(Agent),即自主感知環境、做出決策、執行行動的系統。”段濤教授表示,他和團隊會先從婦產科開始、探索智能體 , “你平時不想干的事,或者要花很多時間和精力做的事,智能體都能幫你去做。它是一個高效的助手,在其他行業已經顯現出非常好的作用。”
此外,上海 市 東方醫院 為 同濟大學 附屬醫院, 后者于 5月20日 宣布, 圍繞 “ 工程智能 ” 系統布局首批五大研究院。醫學人工智能研究院 為 其中之一 。
段濤教授認為,這 代表 高校的重視和投入。他對于加入 上海市東方 醫院后的AI探索,已經 有 了發展規劃 , “ 短期 要 讓大家能夠用上 趁手 的 AI 工具, 然后進展到 用 得 好 、 離不開, 最終讓AI深度參與醫院各項日常工作中 。 ”
從兼職到全職,開創一番事業
事實上,段濤教授在上海 市 東方醫院的工作, 可 追溯到2019年6月。
彼時,段濤教授在社交媒體主動發帖,“官宣”將擔任 上海市 東方醫院婦產科學科帶頭人。“那時相當于兼職,還是一婦嬰 ( 即上海市第一婦嬰保健院 ) 的人。”段濤教授 向 “醫學界” 解釋。
同年6月19日,段濤教授在個人公眾號發表《致東方醫院婦產科全體同事的一封信》,稱“我給自己的任務是讓東方醫院的婦產科三年大變樣,為綜合醫院婦產科的學科建設和發展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經驗”。
他寫道,會帶一支隊伍過來 , 主抓3件事,包括聘請外部和內部專家,對所有婦產科的醫生進行系統全面的評估;建立賦能機制,為所有中青年醫生制訂個人職業發展的培訓計劃;聘請外部和內部的管理專家、婦產科專家,重新規劃和制訂婦產科的學科發展方向。
“話說出來了,我不給自己留后路,也不會給婦產科的各位同事留后路。”《致東方醫院婦產科全體同事的一封信》 寫道 。
綜合段濤教授的履歷, 這封信的承諾他有信心完成 。
出生于1 964 年嬰兒潮時期的段濤,經歷、見證了中國產科的青年、盛年 等多個階段 ,從事婦產科臨床教學、科研及醫院管理工作近4 0 年。
除了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首席科學家、國家臨床重點專科帶頭人、中華圍產學會前任主任委員等,他還有多重身份:上海市第一婦嬰保健院前院長、醫療創業者、醫療投資人、醫改專家、 “ 網紅醫生 ”……
任上海市第一婦嬰保健院院長期間,他倡導“以患者為中心”的服務理念,致力于提高醫療質量和服務水平,開創性地建立中國公立醫院首個“患者委員會”,成功帶領醫院轉型發展成為學術型婦產科專科醫院,年分娩量從六七千升至逾三萬人次。
作為一名婦產科專家,段濤教授率先提出將產科分為普通產科、母體醫學和胎兒醫學3個亞專科,這是中國首次在官方文件中確認產科的亞專科分類。
他還帶領團隊成立國內首個胎兒醫學科,開設胎兒醫學心理門診,從醫學和倫理的角度將胎兒視為一個獨立的人來看待。
2021年9月8日,段濤教授任學科帶頭人 的第二年 ,上海市東方醫院婦產中心正式揭牌成立。
上海市 東方醫院產科主任劉銘在婦產中心成立1周年時撰文稱 , “段濤教授定期蒞臨我院,指導婦產中心建設、早產中心建設,統籌規劃,分步實施,利用‘針尖策略+群狼戰術’做好學科建設,引領婦產兒超持續向前邁步。”
“針尖策略”就是在做學科建設的時候,聚焦聚力,盯住一個點,向上 “ 頂破天 ”; “群狼戰術” 則 是打破科層制,實現小團隊作戰,給每一只不怕苦不怕累不怕死的狼以成長機會,在小團隊中涌現出不一樣的方向和特色。
段濤教授告訴“醫學界”,此前 他 是 醫院 兼職的學科帶頭人, 主要 聚焦 婦產科 本身,更多關注于帶領 團隊,做業務 、 做品牌 、提升 業務量, 打造領先的 專科特色。
如今,“全職加入東方醫院,想法不一樣了。我希望站在患者角度,系統性地整合婦科、產科、兒科、生殖醫學等多個專科資源,提供‘全人、全家、全程、全團隊’的全生命周期解決方案。”
段濤教授說,這是一個漸進的過程,他將重點聚焦于推動婦產科診療技術的創新與發展、優化患者就醫體驗、強化學科建設以及培養高素質的醫療人才。
同時,作為國際醫院負責人,他也想在 國際醫療 方面做出示范 , “ 無論是 醫院 管理 、臨床 業務, 我們要 打造一個真正符合國際標準的國際醫院。 ”
來源:醫學界
校對:臧恒佳
編輯:張金金
*“醫學界”力求所發表內容專業、可靠,但不對內容的準確性做出承諾;請相關各方在采用或以此作為決策依據時另行核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