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一到618各種商品都會打價格戰,其中不乏一些價格昂貴的電子數碼產品。
但讓人沒想到的是,今年的618似乎更熱鬧一些,因為汽車圈也加入進來了,而且火藥味十分的重。
作者-晨 編輯-晨
前不久長城汽車魏建軍,在接受采訪時疑似內涵比亞迪,稱其為“鬼燈”,并表示:“它要是鬼燈,我一定要把它吹滅了。”
而魏建軍這樣說的原因,無非是不想之前高高在上的車企們,也開始打價格戰。
可惜事與愿違,魏建軍話音未落,比亞迪關于今年618大降價的廣告已經貼出來了。
對此,廣大網友的反應,也是不一樣的。
有人支持魏建軍,認為長城才更值得信賴,也有人支持比亞迪,認為是比亞迪的低價養活了眾多跑滴滴的家庭。
而近日,比亞迪的公關負責人,連發三條微博,似乎是在回應魏建軍的說法。
第一條就是狗可以咬人,但人不能咬狗,火藥味可謂是相當濃了。
第二條則更為直接,配圖直接使用了“鬼吹燈”影視劇的劇照,和一幅鐘馗捉鬼圖。
似乎在說,沒有吹鬼燈,只有鬼吹燈,究竟誰是鬼,鐘馗自會捉。
而第三條的內容就是“開門見山、中西融合、魚米之鄉!”
似乎在暗示各大中國車企友商,大家要開門見山,直來直往的做生意,而且要將中國的車企做大做強,將商品賣到外國去,讓中國更加富裕起來。
似乎是在反對窩里斗的競爭模式。
但是我們通過橫向對比手機、購物網站、家電等等,不難發現,價格戰打到最后,往往只剩寡頭。
之后良性的競爭就會消失,寡頭就擁有了絕對的話語權。
這樣最終的結局就是,普通百姓也失去了選擇權。
魏建軍多次吐槽價格戰的原因,當然是銷售等方面的壓力造成的。
我們消費者,在進行消費的時候,可能也想到了這種結局。
但現實情況就是,添置汽車這樣的大件物品,我們怎么可能不選價格更加便宜,售后更加有保障,產品質量也更加好的品牌。
而比亞迪之所以能大幅度的連續降價,很可能真如魏建軍所說,使用了壓榨供應商,延遲付款,高負債率等手段。
但從網友從網上找到的信息顯示的情況卻不是這樣。
向供應商付款的的周期,似乎長安比比亞迪還要長。
而針對魏建軍關于汽車品牌中的“恒大”這一說法,廣大網友也是各顯神通,很快扒出了比亞迪等品牌的負債比率。
但是不得不說,在汽車行業中,不存在像“恒大”一樣暴雷的情況。
因為恒大之所以暴雷,是因為有人交了房款,恒大卻沒有能力交房。
即你掏了錢,卻拿不到商品。
而汽車的交易大部分都是一手交錢一手交貨,雖然有辦理貸款的,但辦理的同時,車也是能拿到手里的。
所以就不會存在此類現象。
但不得不說比亞迪是真的卷,這種卷不僅僅是卷價格,更是在卷實力。
比亞迪旗下十幾萬的工程師,就是比亞迪卷出來的實力。
回顧汽車發展史,不難發現,全世界的汽車品牌,長久的存活下來的也就幾個。
而新能源汽車上市后,中國的汽車品牌如同雨后春筍,不斷的有新品牌誕生。
而相對應的就是,新興品牌不斷的破產消失。
很多當時購買的新能源汽車,都成為了現世孤品,甚至沒有可以替換的零件,尤其是外觀申請有專利的。
一旦汽車外殼受到撞擊,需要替換而無法修理的,就只能帶傷開下去。
而比亞迪的卷,更是起碼要卷死剩下品牌中的二分之一,再卷殘活下來的二分之一中的二分之一。
而長城等一眾老牌子,如果不愿意卷,下場可想而知。
可這也是一種突破,在之前國外品牌占領中國市場的時候,中國車廠能想到的就是合資出產。
只能分食一點外國廠商留下的殘羹冷炙,而比亞迪這樣的國產汽車,銷售至今,不僅擠走了國外的品牌汽車,還開始進行出口貿易,占領國外市場。
不得不說,他們打了一場漂亮的翻身仗,也對比出了某些國內老品牌的怯懦和目光短淺。
而在今年四月份比亞迪在歐洲市場的銷售量,首次全面超越特斯拉,這一消息無疑是給國人打了一針強心劑。
在這時,國內的友商如果不想著向比亞迪學習,而是固步自封,依舊守著過去的榮耀,不愿意進步。
淘汰就是不可避免的結局。
其實,降價內卷這個殺手锏比亞迪已經不是第一次用了,但伴隨比亞迪的降價內卷的是比亞迪汽車質量的越來越好,科技含量越來越高。
這樣的現實只能說是給予了廣大消費者實惠,搶占市場份額的同時,又擴大了國際市場。
所以當魏建軍的話說出口后,為什么有這么多人會對比亞迪的好感度不降反增,也情有可原。
信息來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