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7日這場暴雨,把四川盆地的田壟砸出了急茬兒。成都西邊的都江堰、彭州農田里,玉米稈歪歪扭扭泡在水里?!拔逶掠隄常竞虖澭?,老輩人盯著陰云直嘆氣。
氣象臺早兩天就發了暴雨藍色預警,可地里的活兒等不得啊。彭州山區的王大叔凌晨起來巡田,手電光里看見排水溝堵滿了枯枝。
這場雨帶雷電和6級風,塑料大棚的薄膜被掀飛了三個角。
南邊種水稻的李大姐急得直跺腳,秧苗剛插下去就遭水泡?!颁z頭底下能治水”,可現在排水渠不夠寬,積水漫到田埂邊。農業站的技術員冒雨來了,手里攥著一張應急手冊。
“趕緊清溝!每畝地撒兩把草木灰,防根腐病”,他扯著嗓子喊。東北那疙瘩這會兒防霜凍,咱這兒得跟雨水搶時間。
都江堰的老把式們想起土辦法:砍些竹子扎成排水柵欄。但年輕人說,還是得學崇州那邊,提前給大棚裝防風繩。
田里積水超過12小時,玉米就得補肥,這是農技站反復叮囑的。有人擔心:暴雨后太陽一曬,會不會鬧病蟲害?去年鄰村就吃過虧,澇災后沒及時打藥,減產了兩成。
我個人認為,老輩的經驗要聽,但科學防災更得跟上。彭州的數據顯示,及時排水的地塊,減產幅度能少一半。
現在最要緊的是分兩步走:先救現有的莊稼,再防次生災害。家里有大棚的,趕緊檢查骨架,鐵絲該加固的別偷懶。
低洼地塊的玉米,能扶的趕緊扶,根部培土防倒伏。
水稻田要開深溝,把積水引到蓄水池,別浪費這場雨水。
鎮上的農資店這兩天擠滿了人,葉面肥、排水管賣得快。
要是自己忙不過來,趕緊聯系村里的互助隊,別耽誤了農時。這場雨給咱提了個醒:農田排水系統得趁早規劃。
“晴時挖溝,雨時不慌”,明年開春就得把溝渠加寬。但眼下先顧眼前,搶在天晴前把積水排凈是頭等大事。不知道你們那兒有沒有啥抗澇的土辦法?
歡迎在評論區說說。
記住了,天幫忙人更要努力,搶時防災才是好把式!現在就行動:①清溝渠②扶倒伏③噴葉面肥④查大棚。
拿不準的趕緊問農技員,別等莊稼出問題才后悔!網易號【三農氣象通】每天更新實用農技,點擊關注不迷路。
種地看老天臉色,但咱能靠雙手把損失降到最低。這場暴雨是考驗,也是給咱提個醒:防災準備永遠早一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