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杭州市臨安區太湖源鎮,浙江農林大學劉宏波教授(右三)指導農學專業定向農科生進行油菜嫁接。
在浙江農林大學智慧教室里,林學(林業技術)專業定向農科生徐慧如展示主講老師郭愷副教授獎勵給她的、由老師自己設計制作的昆蟲冰箱貼。
在杭州市臨安區錦城街道錢王鋪村,浙江農林大學2021屆農學專業定向農科生孫澤洲(左一)指導農戶們用無人機噴灑農藥。
在浙江農林大學7號教學樓的標本室里,王吉銳老師(左)在指導植物保護專業定向農科生制作昆蟲標本。
在浙江省糧食局直屬糧油儲備庫里,在這里工作的浙江農林大學2022屆食品科學與工程(糧油儲檢)專業定向農科生朱嘉駿(右二)在指導學弟們進行畢業實習。
在浙江農林大學校內食品加工中試基地,龐林江教授(左一)在指導食品科學與工程(糧油儲檢)專業定向農科生進行專業實習。
在浙江農林大學智能樓的鐵皮石斛育苗室里,林學(林業技術)專業定向農科生葉沛陽(右)在跟隨研究生學姐進行專業實踐。
在浙江農林大學集賢學院的一間學習室里,韓瀟(右二)和童家飛(右六)老師在指導定向農科生進行公文寫作。
今年1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教育強國建設規劃綱要(2024—2035年)》(以下簡稱《綱要》)。《綱要》明確要求,“完善人才培養與經濟社會發展需要適配機制”,其中提出“促進高校畢業生高質量充分就業”。
近年來,浙江農林大學緊密對接鄉村全面振興新要求,按照“定向招生—定向培養—定向就業”機制,培養農學、林學等9個國家、省級一流專業農科生,就業率、對口率、用人單位滿意度均達100%。本版通過圖文進行展現,敬請關注?!幷?/p>
近日,浙江省糧食局直屬糧油儲備庫內,浙江農林大學食品科學與工程(糧油儲檢)專業的大四學生趙琰操、沈駿、侯燁鋮正在進行畢業實習。作為定向農科生,他們將來的就業和專業完全對口,因為從進校第一天開始,他們就已經確定了自己畢業后的就業單位——回到生源所在地的糧食系統工作。
在糧油儲備庫實習期間,趙琰操等見到了在這里工作的朱嘉駿、王毓慧、朱鎦琪等學長、學姐,并在他們的指導下,進行了畢業前的全面實習實踐:從糧食的儲存方式、各類設備的運行機制、糧食入庫流程、質量檢測標準到日常管理措施。作為前幾屆畢業生,這些學長、學姐已經在定向崗位工作多年,從糧食保管到糧油質量檢測,他們已經能夠全面把控糧食質量的每一個環節?,F在,他們都已成長為各地糧食局和糧庫的業務骨干。
在杭州市臨安區錦城街道錢王鋪村,錦城街道農業農村辦公室技術骨干、浙江農林大學2021屆農學專業定向農科生孫澤洲,正在田間為農戶們講解無人機飛防作業的優勢和注意事項。從起飛前的檢查到飛行高度、噴灑范圍的設定等,他都逐一耐心講解,不放過任何一個細節。講解結束后,他又向農戶們仔細宣講了最新的農業補助政策,讓農戶們清楚了解自己能享受到的實惠與福利。
看著高效作業的無人機,聽著貼心的政策解讀,農戶們高興地對孫澤洲說:“以前人工打藥又累又慢,以后用上無人機就方便多啦!還有這些農業補助政策,要不是你來講,我們都不知道。你這是實實在在為我們著想,給我們幫了大忙,太感謝你了!”
鄉村要振興,人才是關鍵。作為浙江省唯一的農林類重點建設高校和高水平大學建設高校,浙江農林大學從2012年開始探索定向農科生培養,并緊密對接鄉村全面振興和農業強國建設的新要求,按照“定向招生—定向培養—定向就業”機制,定向培養農學、農林經濟管理、林學等9個國家、省級一流專業的農科生,著力打通服務鄉村全面振興人才培養的“最后一公里”。
“為提升人才培養實效,我們創新實施配置‘真崗位’、沉浸‘真場景’、開展‘真實踐’、體味‘真鄉情’的‘四真’鄉村實踐育人模式,實現大學四年不間斷浸潤式培養,造就‘一懂兩愛’新時代鄉村基層人才隊伍?!闭憬r林大學教務處處長郭建忠介紹說。
近年來,浙江農林大學定向農科生生源質量屢創新高,人才培養質量持續提升,已培養基層定向農科生2355人,畢業生覆蓋該省所有地市,就業率、對口率、用人單位滿意度均達100%,為鄉村振興奠定了堅實的青年人才基礎。
《中國教育報》2025年05月28日 第04版
作者:本報記者 張學軍 通訊員 陳勝偉 攝影報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