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說明:
5月27日,首屆東盟-中國-海合會峰會在馬來西亞吉隆坡召開。圖為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強在峰會上致辭。 (法新社)
●本報駐泰國、新加坡特派特約記者 楊 一 辛 斌 ●裴 茗
27日,首屆東盟-中國-海合會峰會在馬來西亞吉隆坡舉行。卡塔爾通訊社稱,這次峰會是在高度期待之下召開的。東盟輪值主席國馬來西亞總理安瓦爾在開幕式致辭中強調,此次三方首次正式“同框”,標志著區域合作進入全新階段,具有重要里程碑意義。他對中國在地區發展中發揮的建設性作用表示贊賞。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強27日表示,在國際形勢變亂交織、世界經濟增長乏力的背景下,我們建立三方峰會這樣的交流平臺和合作機制,堪稱地區經濟合作的一大創舉。“前所未有的三邊峰會。”卡塔爾半島電視臺評論稱,此次峰會體現了加強區域伙伴關系和構建多極全球體系日益增長的趨勢。一些分析人士認為,東盟-中國-海合會峰會的舉行反映了全球格局正在經歷調整。馬來西亞國家新聞社(以下簡稱馬新社)27日發文稱,隨著世界經濟面臨的不確定性上升,此次峰會不僅被視為一次外交聚會,而且是全球南方崛起的關鍵時刻。中國及其合作伙伴正在編織一張更加聯通、更具韌性的經濟網絡,發展成果由各方共享,而非被壟斷。
經濟總量達24.87萬億美元,人口共計21.5億
據馬新社、《星洲日報》網站27日報道,東盟-中國-海合會峰會當天隆重開幕。安瓦爾在致辭中表示,此次峰會標志著國際合作的一個里程碑,將三個充滿活力、有著共同愿景與卓越成就的伙伴匯聚在一起。新加坡《聯合早報》引述他的講話說,三方均擁有悠久的歷史文明、多元的文化和共同的發展愿景,本次峰會標志著對話與合作邁入全新篇章。他表示,盡管三方之間已建立完善的合作機制,但峰會將為各方提供新合作平臺,有助于整合優勢,共同規劃未來發展路徑。
安瓦爾說,東盟、中國與海合會的經濟總量為24.87萬億美元,總人口為21.5億。“這為我們的市場融合、推動創新、促進跨區域投資提供了巨大的合作空間。通過深化合作,我們將為穩定、具有韌性且可持續的增長奠定牢固基礎。”
李強表示,中國、東盟、海合會國家的友好交往源遠流長。在國際形勢變亂交織、世界經濟增長乏力的背景下,我們建立三方峰會這樣的交流平臺和合作機制,堪稱地區經濟合作的一大創舉。三方更為緊密的聯接和合作,對于各自經濟繁榮和亞洲乃至世界的和平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李強指出,各方應當牢牢把握歷史性機遇,不斷豐富三方合作內涵,努力打造當今時代跨區域開放、跨發展階段合作、跨文明融合的全球合作發展典范。三方要拿出實際行動,推動合作不斷走深走實。
據馬新社報道,海合會輪值主席國科威特王儲薩巴赫27日表示,此次峰會為三方合作開辟新的前景,將全球經濟最具活力、最有效的區域聯系在一起。馬新社說,海合會認為,鑒于當前國際形勢面臨經濟挑戰、環境威脅等問題,以及面臨需要加速地緣政治轉型的現實,與中國和東盟建立戰略伙伴關系十分重要。
馬媒:這一力量在全球治理中不容忽視
“這不僅僅是一次拍照機會,它實際上展示了東盟如何嘗試與各個集團進行戰略接觸。”馬來亞大學學者邱穎慧對法新社表示。卡塔爾半島電視臺稱,在全球地緣政治緊張局勢不斷升級的背景下,分析人士認為吉隆坡峰會是亞洲推動“平衡外交”的一次嘗試,特別是因為峰會討論的伙伴關系超越了貿易范疇,還包括氣候變化、數字化轉型等——這些問題對新世界秩序越來越重要。
前述學者邱穎慧日前在《星洲日報》上發文說,此次峰會不是普通的聚會,它標志著區域外交的一個分水嶺。這一時刻說明了全球政治正在進行更廣泛的重新調整。《日經亞洲評論》27日也引述一名馬來西亞前外交官的話稱,此次峰會反映了全球格局調整,美國在資金流動與制度影響力方面的主導地位正逐漸減弱,而中國的貿易足跡正持續擴大,海合會也正在亞洲建立持久的經濟聯系。
卡塔爾通訊社27日說,此次峰會是在高度期待之下召開的。在當前復雜的國際形勢下,東盟-中國-海合會峰會的召開意義重大,為探討各種形式、在各個領域的多邊和雙邊合作提供了及時的機會。峰會還提供了一個平臺,以形成與外界打交道的共同愿景。
卡塔爾經濟專家哈特爾認為,此次峰會的意義還在于它匯集了在地區和國際層面具有重要影響力的國家領導人。各國之間進行磋商,以便有效地與國際社會互動,并通過充分協調和配合對全球發展與應對挑戰產生積極影響。
卡塔爾大學國際問題學者迪亞巴特告訴卡塔爾通訊社,此次三方峰會的重要性在于其將與會各方的合作框架轉化為行動。他補充說,作為“轉向東方”經濟戰略的一部分,海合會正在尋求增加其在亞洲市場的份額,并從這些國家的技術進步中受益——這些措施將減少對西方的依賴并開辟新的投資前景,這與海合會實現經濟現代化和收入來源多樣化的努力相一致。
馬來西亞“The Hindu Press”新聞網站27日說,東盟、中國與海合會之間的新合作被稱為“黃金三角”。馬新社27日評論稱,這三方結合在一起的實力無疑正在重塑全球經濟態勢。東盟是制造業中心,同時是擁有7億人口的新興消費市場。海合會成員國擁有龐大的能源儲備及數萬億美元的主權財富基金,正在迅速實現經濟多元化。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中國具備無可比擬的工業產能、技術創新和基礎設施建設專長。這三方的經濟規模加起來占全球經濟產出近1/4,擁有超過21億人口的消費群體,這一力量在全球治理中不容忽視。文章認為,這種伙伴關系的獨特之處在于,其建立在互利共贏而非意識形態的基礎上。
“每個人都將從這次歷史性峰會中受益”
據馬新社報道,安瓦爾在27日的講話中提到中國時表示,在中國發生的變革已經遠遠超出其國界,不僅重塑了區域經濟格局,而且改變了全球格局。“他們在消除貧困方面的做法非常有效,他們在經濟表現、數字化與人工智能上的進步確實備受矚目。”安瓦爾27日在社交媒體平臺發文稱,作為2025年東盟輪值主席國,馬來西亞高度贊賞中國致力于加強區域合作和雙邊關系。
卡塔爾學者哈特爾強調,鑒于中國在全球的重要地位和影響力,它的參與具有重要意義。哈特爾將中國描述為國際舞臺上的關鍵參與者,尤其是在當前全球關稅戰和能源市場動蕩的形勢下。他認為,通過交流思想、觀點以及達成的協議,每個人都將從這次歷史性峰會中受益。半島電視臺稱,觀察人士認為,中國的參與強化了亞洲建立平衡國際力量的伙伴關系的趨勢。
27日在馬來西亞參加相關活動的賽力斯集團總裁張正萍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此行期間,東盟國家官員及商界人士與他交流時,都表現出對深化與中國合作的極大興趣。他們充分肯定了中國政策的延續性與確定性,期待中國經濟能為區域合作及世界經濟帶來更多穩定性。如今,中國電動汽車在東南亞市場備受青睞。東盟國家不僅希望擴大與中國在基礎設施等傳統領域的合作,也期待能夠在新能源、科技、數字化等新興領域探索更多合作機遇。
馬新社認為,此次峰會為同步推進三大變革性發展戰略提供了平臺,即中國的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東盟互聯互通總體規劃2025》、海合會“2030愿景”。在西方經濟體趨向于保護主義之際,東盟-中國-海合會伙伴關系提供了一種不同的模式,通過多元化來增強經濟韌性。此次峰會是世界經濟乃至戰略重心正在轉移的一個明確信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