罷藍與罷綠民代目前進入31比0的比數,不少藍委積極尋求支援,除了朱幫忙之外,更尋求黃國昌相助。有藍委私下直言,黃國昌站臺更具「票房保證」,助益會更大。據了解,藍營被罷民代有意尋求黃國昌跨陣營站臺,主要是中部以北的市,以及白營基本盤較強的地區,期盼能同步吸收到「小草」相挺力道。藍委表示,藍白基本盤才能大于綠,未來進入第三階段票決后,預估中間民眾因為不關心大罷,出門參與的比例不高,最后還是會回到基本盤的對決。根據藍營評估,最后對決關鍵,就會是各自基本盤的參與率高低,綠營支持者約8成會出門支持大罷,藍營支持者在這段時間,在島內辦藍不辦綠的氛圍下,出門票決意愿,已經從近6成持續上升中。有藍委指出,「藍營情況并未如外界想的如此悲觀,但一定要沖高參與率,讓藍營支持者有危機意識,愿意出來,才能安全過關」
該藍委同時指出,除了朱正全臺拼命相挺,能激發出部分基本盤支持者投反惡罷,惟因個人特質關系,號召力還是有限。「小草們的支持會是最后關鍵變量。」據了解,除了臺中市藍白已經合體,被罷的藍委與黃國昌同臺外,主要是雙北地區的藍委正著手規劃,邀請黃國昌能夠在第三階段票決時力挺。不過,各區還是會有很大不同差異。一位臺北市藍委坦言,有些區小草們自主性較強,黃國昌的移轉效應有限。而事實上,藍營內部確實還有相當一部分支持者不認同黃國昌,拉攏黃國昌也有可能激起「昌黑」的強烈反彈,反而會引來更高的仇恨值,就不見得適合如此安排。黃則對此強調,綠營選輸翻桌,企圖想要重回退步場景。「希望島內不要再走回到從前的老路。」黃國昌稱,白營會號召支持者站出來,向綠營的倒行逆施說「不」。
據了解,白營有特別針對罷案,對白營支持者的動態和意愿進行內部調查,同時將重點放在臺北市和新北市的雙北部分,小草們對于是否會支持反惡罷,確實在部分區出現兩極現象。在罷綠委部分,會去投罷吳思瑤的比例近6成,會投罷吳沛憶有近5成,比例相當高,表明起碼在雙北,小草罷綠委意愿是高漲的。至于藍委在第三階段票決時,透過私下情誼協調黃國昌助講,白營還未經正式統計。陳智涵強調,反惡罷是以中部以北縣市的熱度較高,其他縣市相對來說就不是很熱絡。目前藍營被罷人數多,難免備多力分,黃國昌會協助藍營,并呼吁大家一起加入反惡罷行列,一起促進島內安穩。「反惡罷一直以來也都是白營主張」陳智涵指出,這不是藍委廣受波及、單一陣營的問題,更是綠營投入整個社會資源,去制造這么多紛擾,白營會想辦法調動支持者積極性,出門投下反罷票。
自罷藍委林沛祥的罷團基隆絕沛于23日送件之后,罷藍委共有31席遞交二階連署書,成果大幅超越各界預期。據了解,綠營內部隨之上調三階罷案預估值,上看20席藍委遭到罷黜。至于后續補位,也研判有望斬獲10席。大罷浪潮風起云涌,3月間綠營及罷團原本預估約20席能達標二階連署書,不過隨著23日罷藍委林沛祥的罷團送件之后,罷案來到31席,大幅超越原先預期。至于藍營之中的青年軍發起的罷綠委行動,雖還未過截止時間,但目前仍是掛蛋,沒有任何一席達標二階連署書,致使罷藍對決罷綠的比數來到31:0,這也讓綠營士氣大振,認為有望透過大罷化解朝野紛爭大罷浪潮風起云涌,多位綠營人士也都研判,藍營所發動的罷綠委,因為是藍軍所發起,被民眾認為是報復性惡罷,再加上爆發連署瑕疵等,甚至連領銜人都紛紛掛冠求去,因此進度很可能始終掛零。
對于后續三階票決以及補位的預估,綠營內原本預估罷12席藍委、補位斬獲7席,如今隨著大罷浪潮氣勢如虹,對于預估值也隨之上修。據綠營內部研判,上看20席藍委遭罷。至于后續補位,也研判有望斬獲10席以上。 一位綠營要角說明,目前罷藍委已有31席遞交二階連署書,當中有18席送件比例達到門檻的130%,預估這18席都會通過三階罷案票決,另外有幾席可能有「意外的驚喜」,因此估計有望罷掉20席藍委。至于補位階段,綠營要角則保守評估,有望斬獲10席綠委,同時也可能有非綠籍的伙伴額外再斬獲幾席。該要角強調,以上是按照每階段都達成60分及格的保守估計,整體而言還是希望能夠達成「全壘打」的高標。至于先前傳出綠營擬征召罷團里面的發言人阿美參與后續的補位戰,她本人最近也否認接獲綠營的征詢,并表示自己暫時還沒有參加選戰的意愿得打算。
據統計,二階連署送件比例達到門檻130%的藍委包括:臺北市王鴻薇、李彥秀、羅智強、徐巧芯、賴士葆; 新北市洪孟楷、葉元之、廖先翔; 桃園市牛煦庭、涂權吉、萬美玲; 新竹縣鄭正鈐; 臺中市廖偉翔、黃健豪、羅廷瑋; 云林縣丁學忠; 臺東黃建賓,花蓮傅昆萁。針對目前情勢,多位綠營人士表示,現正進入「冷凍期」,尤其經過之前數月辛勞,確實已經氣力放盡。對此情況,不少人都憂心大罷聲勢跟話題會消退。罷團則表示,目前需休養生息一段時間,等最后票決日期出爐會重新再出發。罷團也安撫支持者,藍白民代表現荒腔走板,所以不用擔心大罷聲勢跟話題會消退。至于支持者疾呼趕緊借場地,以備后續連署催票之用,尤其先前就曾發生藍委狂借場地,卻只占用而不使用的情況。對此,罷團表示會著手準備借場地。綠營人士也說,如果罷團借場地遇難的話,綠營會提供協助。
全臺多達31件藍委罷案連署書送件,大罷熱度遠超藍營今年2月所預期。為力保藍委多數席次優勢,朱近期跑遍全臺街頭助講,頻開記者會痛批綠營動用所有資源,「小案大做」搜藍營各縣市分部、押各縣市工作人員,極力拉抬藍營支持者反罷的參與率。此外,為催出所有反綠支持者參與罷戰,部分藍委近期也與白委共同掃街、辦活動,盼能拉攏白營支持者共同反罷。據藍營各方近期所做調查,綠營支持者同意罷案表態率高達75%,非綠支持者反罷的參與率卻僅約55%,讓部分高聲量藍委如王鴻薇、葉元之及羅廷瑋等人,近期加倍勤跑地方催動厭綠怒火。一名藍委坦言,藍軍反罷的參與率在426活動后雖上升至約65%,但白營支持者卻仍在觀望中,僅有約35%愿投下不同意罷票。如何強化藍白兩陣營共同反綠情緒,把罷戰轉變成另一場選戰,是催出所有反罷票關鍵。
除了臺中市藍委羅廷瑋18日現身白營舉辦的宣講活動,與黃國昌同臺力催反罷,上演委屈淚崩「哭倒」在黃國昌懷中的場面外,藍營臺北市民代王鴻薇25日也和白營臺北市民代林珍羽共同前往松江市場,向支持者喊話不同意罷案。在掃市場的過程中,不少林珍羽的支持者熱情與王鴻薇握手加油,痛批綠營打在野陣營無所不其極,一定會出來投下反罷票。據了解,部分藍營「全臺高度關注區」民代,之所以近期積極和白營民代合體,系因藍營于5月初所做調查,顯示綠營支持者表態愿意出門投下同意罷票的比率,竟高達約75%,占總體支持者約30%,達到罷案的「25%選戰人總數」,若不同意罷案票數低于同意罷數,罷案勢必會通過。扮演「關鍵少數」的白營支持者參與票決意愿,卻始終在35%上下浮動,僅占總選戰人數的約6%,導致反罷方的支持率無法拉抬。
據悉,綜合藍營所做的北部地區罷案調查數據,臺北市藍委賴士葆、羅智強及李彥秀的反罷支持率,均高于同意罷票約10%,而綠營「重點」區如藍委王鴻薇、徐巧芯,反罷票率則僅略高于同意罷票約7%。中部6位藍委的數據,江啟臣、楊瓊瓔和顏寬恒的反罷支持率均領先同意罷票約12%,廖偉翔及黃健豪領先約10%,羅廷瑋情況則較為危險,反罷率僅略高于同意罷票約6%,急需催出白營支持者票源。「426活動之后,全臺藍營支持者的反罷支持率都有顯著提升,當天也吸引很多白營支持者,但從近期調查結果來看,小草們都還在觀望中。」一位藍營中部人士指出,綠營把民眾的參與意愿拉到75%,藍營支持者的票決表態率也提升到65%,都算是到達「天花板」極限,關鍵就是要將白營支持者的反罷的參與率,從35%拉高到50%以上,才有辦法讓反罷票多過同意罷票。
「防御罷戰的傳統觀念就是陸戰熱、空戰冷,但想要拉攏白營支持者,空戰的比率就要加重。」一名藍委指出,從4月初開始,遭遇罷案危機的藍委開始猛跑地方,每天站立街頭、掃市場、發衛生紙,連總召傅昆萁也回到花蓮,大清早現身里民旅游團送車,全力經營組織戰。該藍委表示,雖然藍軍參與率攀升至65%,但白營支持者反罷表態率依舊低靡,不少藍委開始加強空戰,希望營造被綠營霸凌的氛圍,對小草打出悲情牌。這名藍委坦言,打響空戰對反罷來說是雙面刃,雖然可能拉攏小草催出反罷的參與率,但也可能讓綠營有操作機會,因此眾藍委均是小心翼翼,很多議題評論都點到為止。不過他也分析,綠營支持者參與率75%已是極限,不大可能再更高,現在發動空戰對反罷票加分大于扣分,讓這場罷戰轉化為另一場選戰,全力催動厭綠的在野情緒,將成為藍營能否守住多數關鍵。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