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對柯文哲來說是坎坷的一年,年初的他還是民眾黨的主席,既有威望又有地位,雖然選舉失利,但仍然有東山再起的機會,柯文哲雖有些失意,但卻并不落寞,但在9月,他卻鋃鐺入獄,雖多次上訴但都以失敗告終,如今的柯文哲仍在被羈押,未來也面臨著入獄的困境,雖然他大呼冤枉,但聲譽等于公眾人物的生命,即使柯文哲可以自證清白,但是他的政治生涯也會大受影響,而究其根本恐怕還是因為他野心太過,直接成了別人的靶子。
一、
柯文哲是島內知名的素人政客,影響力不淺,出身不顯是他參選的優(yōu)勢,但他的問題也在于此,對此島內名嘴沈富雄就曾告誡柯文哲:“不要想著蛇吞象,不熟的果子摘下也不甜”。但奈何忠言逆耳,柯文哲沒有聽從沈富雄的批評。
柯文哲作為醫(yī)生雖頗有影響力,但作為政治家來說就有些不夠看,且民眾對他能否擔當大任也心懷疑慮,而擺在柯文哲面前的就有一個很現(xiàn)實的問題——該如何讓民眾建立起對自己的信任,是打造一個精明優(yōu)秀的政客形象,或是以直率大膽的普通人形象示眾?柯文哲堅定的選擇了后者,也是基于此,柯文哲的言語頗為辛辣大膽,即使對同僚及媒體也毫無顧忌,以至于有家長寫信給柯文哲說“市長,請不要再講臟話了,你常常發(fā)語辭隨性粗口,這樣我以后怎么教育我的小孩”,無奈之情可見一斑。
柯文哲的言論就曾多次引起過島內批評,沈富雄就曾說此舉雖然可以吸引到民眾,但卻并不聰明,反而會得罪同僚,到處樹敵,但言語有失尚且還能忍受,柯文哲上臺后的所作所為才真正體現(xiàn)了沈富雄所說的“人心不足蛇吞象”。
二、
柯文哲野心不淺,在成功上任臺北市長后他就渴望要更進一步。自上任伊始就有柯文哲要參選島內最高領導人的流言,但他一直沒有正面回應過,在第二次成功擔任了臺北市長后柯文哲終于松口,他公開承認自己有計劃參選島內最高領導人,這時的他志得意滿,但是屬于柯文哲的滑鐵盧也馬上來到了。
2019年,柯文哲宣布要建立一個有別于傳統(tǒng)藍綠兩營的新黨派,他說自己創(chuàng)黨是為了給島內民眾新的選擇,打破島內兩家斗爭的局勢,但外界也都知道柯文哲的目的并非他所說的那么光明偉正,此舉還是出于自己的利益考慮,柯文哲創(chuàng)辦民眾黨也是為他以后的選舉打造一個合適的跳板,吸納支持自己的力量,此舉雖說有一定作用,但從這幾年的發(fā)展來看對柯文哲的負面影響更大。
建立之初的白營因為柯文哲的緣故也頗受歡迎,但在成立半年后就暴露出了組織動員能力不足、黨內安排不周、組織內缺乏人才等問題,究其根本還在于柯文哲根基不深,對比經(jīng)營多年的藍綠營來說很不夠看,藍綠兩派長期把持著島內大權,應對問題的經(jīng)驗豐富,勢力盤根錯節(jié),支持者眾多,柯文哲創(chuàng)立的白營相對來說就差了不少。
白營出現(xiàn)的眾多問題顯然消耗了民眾的信任,在后期的地方活動中即使是柯文哲親自上陣也沒能改善白營的形象,白營在地方的選舉中一敗再敗,柯文哲的名聲和支持度也大受影響,島內2020年的民調中柯文哲的滿意度跌至了最后一名,雖然柯文哲支持率下跌有綠營添油加醋的緣故,但更多的還是因為民眾對白營觀感不佳所致。
三、
白營是個僅創(chuàng)立了數(shù)年的黨派,算得上是黨派中的“幼童”,內部成員以及白營的支持者們大都是沖著柯文哲而來,這也就造成了一個問題,那就是白營極其依賴于柯文哲,黨內幾乎成了他的一言堂,重大決策幾乎都是由柯文哲及其親信拍板,柯文哲只要犯了錯就會帶累整個白營,但是白營又成了柯文哲的“一言堂”,即使有人知道有問題,但還是沒人敢提出來,這就使得白營的反應速度對比其他派別來說要落后許多。
例如柯文哲在選舉戰(zhàn)術布置上就暴露了很多問題,一般選舉都需要提前推薦人才,讓候選人提前露臉,積累人脈,但柯文哲卻不培養(yǎng)黨內人才,他自信的認為只要有“柯文哲”這個金字招牌就不愁選舉不成,但事實卻并非如此,白營里肯定有人知道柯文哲的舉措是有問題的,但奈何意見難以“上達天聽”,也只能一錯再錯,白營的亂象也讓原本就不多的人才流失的越發(fā)嚴重。
四、
2024年柯文哲選舉失敗,綠營成功上臺,而綠營上臺的第一件事就是打擊曾經(jīng)的對手柯文哲,他鋃鐺入獄,早已不復以前的榮光,而他如今的結果究其根本還是因為他的野心太過,在實力不足的情況下創(chuàng)立白營直接和綠營對抗,使得他直接上了綠營的黑名單,成了第一個打擊對象。
眾所周知,柯文哲和綠營是直接競爭關系,他所創(chuàng)造的白營在無形之間也吸引了一部分綠營的選票,雖然柯文哲惜敗,但不妨礙綠營將他視為最大的競爭對手,柯文哲如今的困局是否能解也只能看未來的走向,如果“藍白合”可以上臺,那么柯文哲自然無大礙,若是綠營占據(jù)上風,恐怕柯文哲的困境還會再持續(xù)一段時間。
回看一下柯文哲的整個從政生涯,外界都不難發(fā)現(xiàn)他是一個有些冒進的人,在勢力尚未成熟的時候公開創(chuàng)黨,和綠營直接進行競爭,在關鍵問題上又有些不該有的野心,如果柯文哲當初可以甘當副手,和藍營合作,說不定如今的他已經(jīng)成為了島內副領導人,也不至于身陷囹圄,但可惜的是白營當時做不到“藍白合”,也難怪沈富雄多次告誡柯文哲:“不要蛇吞象,不熟的果子摘了也不甜”,而反觀沈富雄就是一個謹慎小心的人,雖然他也在綠營中不受歡迎,但懂得進退有度,如今還能維持自己的地位與聲勢。
五、
沈富雄是醫(yī)生出身,是腎臟學科的大拿,曾在美國長期工作,為島內腎病透析學科的建設做出了不少的努力,也是頗具影響力的醫(yī)學人士。
柯文哲的人生經(jīng)歷與沈富雄也有些許相似。1992年,沈富雄正式投身政界,那一年的島內風聲松動,沈富雄是一個關注民生的人,他對島內的許多問題都有自己的思考,尤其希望可以改善島內的福利制度與醫(yī)療環(huán)境,這一年的沈富雄被選為“民意代表”,因為敢做敢說,沈富雄在外的評價很高,他先后擔任過三次立法委委員,在綠營中也算得上是位高權重,影響力很大。
沈富雄成也敢說,之后事業(yè)發(fā)展不順也在于敢說。沈富雄雖身處綠營,但卻和其他人大為不同,他算是其中的“中庸派”,一貫反對綠營內的激進之策,尤其綠營在2000年以后看待問題的方式越來越激進,但沈富雄卻不改自己的態(tài)度,與綠營內部的大流背道而馳,提倡溫和理智的沈富雄逐漸被邊緣化,獲得的資源也不如以往。
其次,沈富雄自認是“改革家”,革除綠營積弊是他一直以來的目標,眾所周知綠營內部最大的積弊就是派系林立、分家斗法,且綠營成立多年,人心大變,腐敗與爭權奪利的現(xiàn)象層出不窮,早不復當年的景象,沈富雄改革的想法確實是從內部的整體利益來考慮,但是這樣做卻會讓部分食利者的利益受損,也因此沈富雄越發(fā)成為了部分人厭惡的對象。
此外沈富雄也喜歡在公開場合批評綠營,雖然他的意思是警醒部分綠營人士,但在這群人看來沈富雄是將家丑外揚,對他的不滿日甚,沈富雄在綠營內陷入了“舉目無親”的尷尬境地,他自認此時綠營的種種作為已經(jīng)和自己的理想背道而馳,也不愿繼續(xù)委屈求存,2007年10月沈富雄宣布退出綠營,遠離了這一片泥潭。
退出綠營的沈富雄一直出現(xiàn)在各大節(jié)目中針砭時弊,因為語言辛辣也頗受歡迎,沈富雄身為前輩也多次提點過柯文哲,他也多次在提醒柯文哲不要野心太過,但奈何實話難聽,柯文哲沒有聽從勸告,一口吃下了不屬于自己的東西,如今只能算是自食惡果。
2025年1月,柯文哲主動請辭主席一職,犧牲自己保全白營的態(tài)度相當明顯,如今的白營也正在和藍營就合作一事進行磋商,如果此事可成,那么綠營在下次的選舉中將會面臨巨大的壓力,柯文哲的命運也許會迎來轉機,若說后事如何,下次的選舉終見分曉。
參考資料
《環(huán)球網(wǎng)》:柯文哲宣布組建新政黨,臺媒:向藍綠叫牌的政治資本
《海外網(wǎng)》:柯文哲首度承認:準備參選2020,但還要忍一忍
《臺海網(wǎng)》:臺小學生模仿柯文哲嗆辣家長怒投訴要柯懂禮貌
《每日經(jīng)濟新聞》:最新!臺北檢方要求對柯文哲判處28年6個月有期徒刑
《臺灣網(wǎng)》:楊平:沈富雄退選彰顯第三勢力發(fā)展困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