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27-28日,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以下簡稱“社科文獻社”)黨委書記、社長冀祥德一行到安徽大學參加了《安徽數字法治發展報告NO.1(2025)》發布會、“安徽省社會科學院、安徽大學、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繁榮發展哲學社會科學座談會”等一系列學術出版共建活動。
安徽大學黨委副書記、校長孫長銀對社科文獻社冀社長一行表示熱烈歡迎,希望雙方能整合優勢資源,進一步推動雙方合作向縱深發展。孫校長指出,《安徽數字法治發展報告NO.1(2025)》為法治與數字化深度融合提供重要理論依據和決策參考,安徽大學將著眼構建自主知識體系,堅持創新驅動協同發展的理念,繼續推進法治與數字技術的深度融合。一是深化數字化的建設,積極構建具有安徽特色的數字化理論體系;二是優化一體兩翼培養模式,著力打造數字化的人才培養新高地;三是共建數字法治研究聯盟,與滬蘇浙高校實現案例庫、專家庫與政策建議的跨區域共享,助力構建數字治理生態的“長三角范式”。
社科文獻社黨委書記、社長冀祥德指出,數字法治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建設中具有重要的引擎作用,《安徽數字法治發展報告NO.1(2025)》在數字執法、數字政務、數字法院、數字檢察等多個領域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論與實踐價值。冀社長介紹了出版社的基本情況和出版特色,以及新時代3.0版建設規劃,特別是“中國式現代化研究叢書出版工程”五大系列的策劃背景與實施意義。冀社長表示,社科文獻社作為中國社會科學院直屬的學術出版機構,在院黨組的堅強領導下,提出“三個立足于”的出版定位,即“立足于服務習近平總書記和黨中央,立足于服務各級黨委、政府經濟社會發展中心工作,立足于關涉國計民生的熱點、焦點問題”,聚焦“中國式現代化研究叢書出版工程”,實施“有組織科研、有組織出版、有組織、有組織傳播相結合”。冀社長表示,希望通過此次共建交流,共同打造一批以中國式現代化研究為主題的高質量學術精品,形成中國式現代化研究成果系列矩陣,更好地服務黨中央和安徽經濟社會的高質量發展。
安徽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汪海燕指出,安徽大學以高端科研平臺為抓手,以高水平研究成果為導向,圍繞大項目、大平臺、大團隊、大成果、大貢獻,著力強化有組織科研,不斷提升哲學社會科學自主創新能力,在徽學、安大簡整理和研究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的標志性成果;希望通過此次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和交流座談,與社科文獻社開展更加深入和廣泛的合作,將安徽大學成果出版推向一個新的階段。
安徽省法學會黨組成員、專職副會長黃世斌指出,《安徽數字法治發展報告NO.1(2025)》是安徽省首部系統研究數字法治省域實踐的標志性成果,是全國范圍內首次以省域視角全景呈現數字技術與法治深度融合的創新樣本,也是安徽法學界的一件大事。黃會長代表安徽省法學會向社科文獻社對本書的支持表示感謝,希望社科文獻社與安徽省法學會加強合作,圍繞“中國式現代化·法治篇”,研創精品佳作。
《安徽數字法治發展報告NO.1(2025)》主編、安徽大學黨委原常委、副校長程雁雷介紹了圖書的研創情況。程教授表示,該書在編寫思路上以習近平法治思想為指引,立足安徽數字法治實踐,全方位、多層次地展現出安徽省數字法治建設的整體風貌與細節亮點,并首次完整勾勒數字技術與法治深度融合的創新圖譜,為全國貢獻了中國式法治現代化建設的“安徽樣本”和“安徽方案”。
安徽大學法學院黨委書記畢金平對社科文獻社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謝。畢書記指出,該書具有專業性、融合性、針對性、全面性和創新性,安徽大學法學院一定為《安徽數字法治發展報告》的出版提供全方位的保障。
安徽省社會科學院黨組成員、《江淮論壇》主編陳義平介紹了安徽省社會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發展情況,并期待與社科文獻社進一步深化合作。一是共同策劃涉及中宣部主題宣傳的重大選題,推動具有安徽特色的優質圖書的編寫、出版、發行工作;二是聯合申報國家出版基金項目;三是策劃出版一批重大叢書套書,打造精品,積極申報中國出版政府獎、“五個一工程獎”等國家級重要獎項。
在與會人員的共同見證下, 社科文獻 社與 安徽 大學簽署共建戰略合作協議。來自 安徽大學各院系及職能部門負責人、安徽省社會科學院代表、安徽省法學會代表等60余人參加了本次會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