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曉曦
“廉潔”,乍聽跟青少年有點距離,再一思量,實則是成長必修課。
古人言:“不受曰廉,不污曰潔。”認認真真做事、清清白白做人,應是青少年從小刻進骨子里的中華傳統(tǒng)美德。
廉潔文化入心,工作須落細:細化內容供給、細磨教學方法。
地瓜湯的故事,給了我們諸多啟示。針對青少年開展的廉潔文化思政課,應強調榜樣力量、朋輩教育,通過講述廉潔人物故事,設計互動活動,增加討論、參觀、角色扮演等內容,引導青少年直觀感受“廉潔”的含義。
打造文化墻、教育長廊等校園廉潔文化陣地,圍繞熱點話題進行課本劇演出、主題劇本游戲,開展廉潔文化挑戰(zhàn)賽……如今,不少學校正進行著生動的探索,將廉潔文化教育步步推進。
同時,還要用好生活這個大課堂。從一本圖書的按時歸還、失物招領處的誠實認領,到對誠信考試、公平選舉班委等的制度化規(guī)范……行勝于言,將廉潔文化轉化為可知可感、可參與、可傳播的日常實踐,往往事半功倍。不搞大水漫灌,避免生搬硬套,以潤物無聲的方式,引導青少年從身邊小事做起,形成良好生活習慣、端正價值判斷與行為選擇,廉潔文化就能悄然植入心田,生根開花。
《 人民日報 》( 2025年05月28日 15 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