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7日,記者從市六屆人大常委會第十六次會議上了解到,我市高度重視農村飲水安全保障,針對市人大常委會執法檢查組提出的問題,逐一明確整改措施,落實整改責任,并于今年4月出臺《重慶市提升農村飲水質量專項行動方案(2025—2027年)》,同步開展問題整改與專項行動,持續提升農村供水保障水平。
針對“供水工程小散多、質量不高”的問題,我市編制印發城鄉供水一體化規劃(含農村供水高質量發展規劃),持續推進農村飲水安全“一改三提”。2024年,全市農村供水工程由17.5萬處減少至15.1萬處,其中分散式供水工程由15.8萬處減少至13.7萬處,分散式供水人口減少至142.6萬人。
就“供水工程建設管護存在薄弱環節”方面的問題,我市印發農村供水縣域統管改革試點工作方案,持續推進農村供水縣域統管,建立相對統一的管護模式,逐步提升農村供水工程管理企業化、專業化水平。同時,落實農村供水“三個責任”,完善“三項制度”,推動工程標準化管理,提升農村供水工程運行管理水平。2024年,全市631處農村供水工程實現標準化管理。
為解決一些高海拔地區的小型集中供水工程水源來水不穩定的問題,我市實施了易旱區域水源保障建設,將“實施165個水源保障工程和25個城鄉供水一體化工程,提升100萬農村人口飲水保障質量”納入了2025年全市15件重點民生實事,并寫入今年的市委1號文件和市政府工作報告,確保年內完成目標,盡早發揮抗旱保供效益。此外,還同步實施水源提升行動,著力解決水源調蓄調配能力不足、易旱區域季節性缺水等問題。(新重慶-重慶日報記者 何春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