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這句網絡流行語的意思是指,我們在面對很多事情時不能太理想化,否則一旦回歸現實,巨大的落差會讓人非常失落。
日前,有媒體報道了一條工人被企業欠薪人社局介入的新聞,就是一個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的例子。
在廣東東莞,有一家從事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業為主的企業,從2024年12月至2025年2月,拖欠了50名員工68.76萬元的工資。
因為欠薪數額已經達到了認定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罪的數額標準,東莞市人社局于今年4月1日、4月9連續兩次向該企業發出《勞動保障監察限期改正指令書》,要求企業立即支付欠薪。
但是,該企業逾期至今一直沒有支付。
由于這家企業已經違反了《勞動保障監察條例》的相關規定,于是,東莞市人社局于5月19日對其作出了1萬元的罰款。
事件詳情大致如此。
按理說,在催促查處企業支付工人欠薪這件事上,東莞人社局該走的程序也走了,該罰的款也罰了,該盡的責任也盡了。
欠薪企業落的個被罰款的結果,本應該是一件讓人解氣的事,大家應該拍手叫好,為人社局的盡職履責點贊。
但是,報道出來后,當地人社局卻并沒有得到預想中如潮的好評,反而引來了很多質疑,許多網友都認為東莞人社局這是在搞笑。
網上的謾罵、嘲諷聲一片。問題就出在了東莞人社局對欠薪企業那一萬元的罰款上面。
欠薪68萬,罰款卻少得如此可憐,僅僅1萬,如此巨大的差距,讓人覺得特別荒唐。
一萬元,對于一家能夠雇傭工人至少50人,欠薪達到近70萬元的企業來說,這點錢無疑就是毛毛雨。如此不痛不癢的處罰,難怪會被人質疑和嘲諷。
重違法,輕處罰的結果顯而易見,不僅起不到懲戒作用,只會縱容違法者更加有恃無恐。
說到這里,我想起了之前某地一個賣菜的老農,只因他違規售賣幾斤芹菜獲利了14元錢而被罰款10萬;我又想起了那個售賣土豆的商販,只因他將進價1.2元的土豆賣到了2元錢而被罰款30萬。
這兩起輕違法重罰款的事,與東莞這家企業欠薪68萬僅被罰款1萬元,形成了鮮明對比。
一邊是收入微薄的個體被重罰到傾家蕩產,一邊又是注冊資本數百上千萬的企業卻在違法時被輕描淡寫的放過,讓我們不由地想問問,法律的公平何在?
很多時候,執法部門自由裁決權的過大,已經成為了加劇社會不公的主要原因。違法嚴重,懲罰輕微。違法成本與違法造成嚴重后果不成正比,只會縱容此類現象更多發生。
就東莞這家欠薪企業來說,其對人社局先后兩次下發指令視若罔聞的底氣,或許正是因為其知道即便不支付這68萬元工資,又能奈我何?不就是區區1萬元的罰款嗎。
當然,對于東莞人社局來說,或許,他們對這家惡意欠薪拒不支付的企業的罰款數額有法可依。
但即便如此,我認為也不應該將這么一個群眾都恥于開口的事,當成一個新聞在媒體上宣傳。
罰款的目的,一是懲戒違法者的違法行為,震懾此類行為不會再次發生,再就是督促違法企業盡快支付欠薪。
但從當地僅對欠薪企業處以一萬元的罰款上來看,除了惹來網友噓聲一片,恐怕根本就得不到他們想要的結果。
只有當違法成本與違法行為成正比的時候,才能真正杜絕企業的違法欲望,才能真正為被欠薪的工友討回工資。
沉疴需下猛藥。
希望東莞市人社局今后在面對此類問題時,千萬不要再作出這么搞笑,這么荒唐的處罰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