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臺第20天,德國新總理默茨“一把火”燒向美國,措辭不同尋常。與此同時,前總理默克爾公開發聲,就德國發展前景發出警告。那么,在美歐關稅談判問題上,默茨作出了怎樣的表態?對于德國目前的政策,默克爾又說了什么?
當地時間5月26日,上任20天的德國新總理默茨,在美歐關稅問題上展現了強勢一面。據彭博社報道,在當天舉行的一場會議上,默茨明確表示,如果美歐貿易沖突升級,歐盟可能對美國科技公司進行報復。
作為歐洲最大經濟體,德國就關稅問題上發聲并不讓人意外。畢竟不久前,美國總統特朗普剛以美歐關稅談判“毫無進展”為由,威脅對歐洲輸美商品征收高額關稅。而一向與美國保持密切經貿合作的德國,很可能因為這項關稅新政陷入到出口受阻、國內生產總值“縮水”的困境之中。
有分析認為,雖然特朗普按下“暫停鍵”,同意將美歐關稅談判的期限延至至7月9日,但對德國政府來說,還是需要提前做好準備,避免關稅戰沖擊給自身帶來巨大損失。正如德國經濟與能源部長卡特琳娜·賴歇所說,美歐市場高度交織,任何單邊關稅措施,都可能引發雙邊蕭條,只有通過談判迅速終結沖突,才能維護好雙方共同利益。
事實上,在抗擊美國關稅霸凌一事上,不少歐盟國家都跟德國持相同立場,就連歐盟高層也公開表示,若關稅談判無法取得預期成果,將在必要情況下采取報復性措施,以此來保護自身利益。不過,細看之下就能發現,關稅問題正成為默茨政府燒向美國的“一把火”,因為這位德國新總理在對美關稅問題上的態度,遠比馮德萊恩更加強硬。
有分析指出,默茨政府上臺后,在一系列重大外交事務上展現出了較為強勢的立場,威脅對美國科技企業進行報復就是其中之一。這種強硬姿態,既是德國新政府對外彰顯領導力與行動力的一種方式,也是德國德國在戰略自主觀念上,尋求對美國更大的獨立性。
盡管這樣的外交政策行為存在諸多限制,也很難徹底擺脫歐洲安全、經貿領域高度依賴美國這一事實,但不可否認,一個更獨立自主,不盲從于美國外交風向的德國,無疑有助于強化歐洲戰略自主進程。在抵制美國霸凌行徑的“戰役”中,一個堅持原則的德國,也能發揮更大作用。
雖然還不清楚默茨政府在關稅問題上的強勢姿態,能否幫助德國度過眼前的關稅戰危機,但可以肯定的是,那就是德國前總理默克爾,并不認同這位“后輩”的一些所作所為。近日,默克爾就在非法移民問題上發出強烈警告,稱一旦德國政府決定實施更為嚴格的國家移民和邊境管控政策,歐盟可能面臨災難性后果。默克爾表示,德國政府應該“尋求歐盟層面的解決方案”。
有消息人士稱,盡管默克爾何默茨都是基民盟中的一員,但兩人的政見主張天差地別,只不過默克爾并未對更多爭議問題作出表態。如今,默克爾就難民問題公開發聲,除了警告新一屆德國政府提建議,更是在向其他加強了邊境管制措施的歐洲國家提建議。在默克爾看來,單獨加碼對待難民問題,是解決不了難民潮帶來的一系列社會亂象,反而會給歐盟團結穩定造成破壞,只有各方在難民問題上達成一致,才能為歐洲發展營造一個良好的外部環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