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7日,“江流有聲——長三角篆刻名家作品邀請展(第二回)”在上海韓天衡美術館開幕。蘇浙滬皖四地56位篆刻名家的112件篆刻及書法作品一齊亮相,從蒼勁的秦漢印風到靈動的鳥蟲篆線條,從浙派的嚴謹工穩到海派的瀟灑俊逸,一方方印章如江河奔涌,講述著跨越時空的藝術對話。
步入展廳,一方方篆刻作品印蛻于素白宣紙之上,朱紅印痕或如刀劈斧鑿般遒勁,或似游絲裊娜般婉轉,與墻面懸掛的書法條屏相映成趣。“這些作品既有老藝術家的深厚功底,也有‘90后’新銳的大膽嘗試,風格多元且水平精湛。”觀眾戴女士穿梭在展柜間頻頻點頭。
現場,西泠印社理事張煒羽的作品融合戰國古璽形制與鳥蟲篆裝飾,兩條小魚化作筆畫靈動游弋,引得觀眾駐足細品。“我們不是在復制傳統,而是讓古意活在當下。”張煒羽說,這幾年,他追求在扎實的傳統根基上探索個人風格,“希望觀眾在此次展覽中既可以看到優秀傳統的基因,又能摸到當代篆刻創新的心跳。”
作為2017年首屆江浙滬篆刻展的“升級版”,本次展覽首次將安徽納入版圖,四地藝術家以刀為筆,在方寸之間演繹著長三角文化一體化的深意。
“明清以來,長三角就是文人篆刻的‘心臟’,如今我們既要守住這份文化基因,更要讓它在當代‘活’起來——就像展覽里那方‘墨池一生’,古人說喝墨水才有學問,我們今天要讓傳統‘喝’進新時代的養分。”江蘇省篆刻研究會會長李路平說。
展覽時間:2025年5月27日至6月12日
展覽地點:上海韓天衡美術館臨一展廳
撰稿:席凌燕
攝像:張曉冬
編輯:袁悅
點贊分享給身邊的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