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文章,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商務合作敬請聯系:shangwu@akso
在經歷人生至暗時刻的時候,大家應該都想找點慰藉。擁抱就是其中一個選項,它能傳遞關懷和愛意,讓人感覺「尸體暖暖的」。
但在我們的文化里,擁抱是一件十分親密的事。許多人做不到和家人、朋友緊密相擁,或是沒有伴侶,需要擁抱安慰時無人可抱。
▲圖片來源:tenor
和熟人擁抱太尬,和陌生人反而能放開自我。這屆年輕人有的是力氣和手段,他們找陌生人玩起了「拼好抱」。
「男媽媽在嗎?想拼好抱」
「最近壓力好大!有沒有我ip地址XX市,98~03年,身高180+,有肌肉的男媽媽,好想被抱抱……」
▲圖片來源:小紅書
▲圖片來源:小紅書
這不是新型詐騙,只是「拼好抱」的邀請。想要抱抱和愿意被抱的人們,在這樣的帖子下相遇,最終在線下完成一次短暫的擁抱。
擁抱是親密的,為了維護和陌生人之間的邊界感,這項活動會支付給予擁抱服務的一方20~50元費用,也有用更友好的請喝奶茶、吃飯來替代的情況。
大多數發帖找人擁抱的都是女大學生,她們想被抱的原因無一例外都是太累了。寫不出論文、被導師罵、同學關系緊張……獨自在外地上學,親友不在身邊,疲憊的時候只想投入一個大大的懷抱里當鴕鳥。
▲圖片來源:小紅書
就像小時候喜歡把身體埋進比自己大好幾倍的玩具熊,她們想找的是身材高大健碩、有軟軟胸肌的「男媽媽」。
▲圖片來源:tenor
最開始,「男媽媽」們只是在求擁抱的帖子下接單,活動火熱起來后,身材好的男生們紛紛發肌肉照片毛遂自薦。他們認為「拼好抱」是對自己身材的一種肯定,在和女生擁抱時感受到「被需要」的成就感,能夠安慰到別人自己也很滿足。
▲圖片來源:小紅書
從網上的發帖來看,大多數人都把「拼好抱」當作一次柏拉圖心理療愈,擁抱過后雙方不再聯系。當然,不乏有人不懷好意,也有人純粹因為好玩、想和異性多接觸來參與。
出于對人身安全的擔心,「拼好抱」活動很快降溫,很多想被擁抱的女生轉而投向了同性的懷抱。
為什么要找陌生人擁抱?
畢竟是和陌生人做親密舉動,而且女生們往往對對方有要求,想要年齡相仿、高個子、香香的、溫柔的男性。那么,這究竟只是對擁抱的渴求,還是一種交友約會的新暗語呢?
這些女生們的確只是想要一個擁抱,只是這種擁抱只存在于我們對親密關系的想象里。
渴望身體接觸是人的本能,家人、朋友和浪漫關系都能滿足這類需求。但是在含蓄的文化中,成年后的身體接觸被限制在和伴侶之間,和親人、朋友做出太親密的舉動變得令人羞恥。對于現在的年輕人來說,真去談戀愛又更加麻煩,她們才想找一個陌生男性去滿足臨時的需要。
▲圖片來源:tenor
許多參與「拼好抱」的男生都會提供附加服務,比如擁抱時摸摸女生的頭,一些女生也會主動要求這樣的動作,這些接觸在我們想象中和浪漫關系緊緊掛鉤。
「拼好抱」或許表面上籠罩著假想戀愛的氛圍,但實質上和性欲無關,而是人的情感需求。這些女生們想要的是壓力下的片刻放空,想要被穩穩接住、可以卸下渾身重擔的感覺,而不是想要真正的戀愛。
話說回來,都放下心理負擔特意去找陌生人擁抱了,誰不想抱一個帥氣的肌肉男呢?
從將性與愛分開,找陌生人約會、過性生活,再到為各種活動「找搭子」,現在到擁抱摸頭也和陌生人完成,年輕人正一步步把浪漫行為從愛情中拆解出來。人們仍然需要情感連接和肢體接觸,但是卻不想通過進入一段深度關系來獲得它。
這或許是年輕人對愛情的祛魅,情感的需求并不是只有愛情能滿足。如果所有和伴侶做的事,都能和朋友甚至陌生人進行,人因為孤獨而需要的情感寄托也有了替代,比如寵物、追星、嗑cp、虛擬戀愛等等,那么伴侶的存在似乎就可有可無了。
▲圖片來源:Google
許多調查都發現,現在的年輕人越來越不想談一段現實的戀愛了。
去年11月,《中國人口報》發文稱,高校里56.9%的學生表示目前不想談戀愛。
《三聯生活周刊》也在去年調查大學生對戀愛的態度,接受采訪的大學心理健康中心負責人說,10年前學生對戀愛話題的感興趣程度一騎絕塵,但是差不多從三年前開始,新一代大學生對戀愛話題不感興趣了,他們甚至會疑惑地問:「我能不談戀愛嗎?」
文章將這種現象歸因于當代年輕人太累、競爭壓力太大,顧不上發展人際關系。但是,人對陪伴的渴求又不會因遏制而泯滅,于是便發展出許多碎片化的臨時關系。
「『我』不想認識新朋友,不想付出更多的心力去經營這個關系,但我需要有人陪伴我。我希望以一個最低的精神治理成本,得到一個最高效的精神陪伴?!?/p>
「拼好抱」便是這樣的臨時親密關系,讓大學生在最疲憊的時候得到慰藉,事后又不需要費心經營。
不同于云端的虛擬關系,擁抱是真實的肢體觸碰,它能帶來的撫慰比我們想象的還要多。
▲圖片來源:tenor
擁抱有魔力
擁抱可以讓彼此的身體面積進行最大接觸,輕柔的撫摸刺激皮膚中的神經元,信號傳遞到大腦,觸發內啡肽的釋放。
內啡肽又叫「腦內嗎啡」,它可以產生類似阿片類藥物的效果,阻斷疼痛的感覺,增加幸福感。
催產素也容易被擁抱刺激產生,它是「愛的荷爾蒙」和「擁抱荷爾蒙」,讓人放松,卸下與人交往的防備和壓力,產生相互信任的感情。
這就是為什么和別人擁抱時,我們會感覺幸福、放松和安心的生理原因。
街頭的「免費擁抱」活動 ▲圖片來源:google
從心理學上來看,渴求觸覺刺激是一種本能。在和擁抱有關的實驗中,即使「毛巾媽媽」不提供食物,「電線媽媽」提供食物,恒河猴幼猴也會緊緊和更柔軟的「毛巾媽媽」靠在一起。
不僅是嬰兒期,到了成年期,我們也想要這樣的「接觸式安慰」,它會帶來親密感和幸福感。
發表在《綜合心理神經內分泌學》期刊上的一篇研究發現,即使擁抱的是陌生人,或是自我安撫的觸摸,也能減少體內皮質醇水平,減輕壓力,帶來平靜的感覺。
愛意、親密、關懷、信賴、認同,這些讓我們舒適的情感都能在一個擁抱中感受到。相信有不少人,比起親吻和更深入的接觸,都更喜歡一個真實溫暖的擁抱吧!
小心「拼好抱」的風險
擁抱雖好,小心上頭。畢竟是和一個陌生的成年男性單獨相處,而且由于不好意思在大庭廣眾下擁抱,可能會選擇較為偏僻的地方見面,對于女性來說有很大的安全風險。
如果一定要「拼好抱」,找到合適的對象后先在網上了解,期間可以通過對方的言談感受他是否不懷好意。比如進攻性、目的性是否很強,是否頻繁把話題繞到其他地方,是否過度打探個人隱私,是否有騷擾性的語言等等。
▲圖片來源:tenor
盡量找女生(當然也要注意安全),如果找的是男生,盡量不要約在非常晚的時間和非常私密、偏僻的場所,比如車內、KTV包間、人少的地方等等,如果出現意外情況很難呼救。讓熟悉的朋友知道你所在的地點,并隨時向朋友更新情況,以防萬一。
只想要擁抱是非常正常的需求,但這種需求在當下的環境中不一定能得到同等純粹的理解和尊重,有心人想要趁人之危是非常輕易的。
發泄壓力、獲得安慰也要以安全為先,除了「拼好抱」,還可以去摸摸小貓小狗、去公園抱抱樹,還可以參加公開組織的線下活動,和陌生人在更安全的環境里擁抱。
總之,一定要做好滿足需求和風險之間的平衡,不讓自己立于危墻之下~
早安,我愛這個世界。
參考文獻
[1]楊璐 三聯生活周刊. 不談戀愛不溝通不發言,這屆年輕人“寂靜”的大學生活[EB/OL]. (2024-07-31)[2025-05-28]. https://mp.weixin.qq.com/s/k_0BQjVfiJ8HsY7DGnEL0Q.
[2] University of oxford. #HugaBrit: the science of hugs and why they (mostly) feel so good[EB/OL]. [2025-05-28]. https://www.ox.ac.uk/research/hugabrit-science-hugs-and-why-they-mostly-feel-so-good.
[3] verywellmind. Why You Feel Like You Need a Hug From Someone
Understanding the power, and psychology, of a hug[EB/OL]. (2023-12-06)[2025-05-28]. https://www.verywellmind.com/when-you-feel-you-need-a-hug-5216785.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