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62個國家和地區的近600名運動員環視下,在星光璀璨的藍寶石賽場前,身著深色西服、腳踩8厘米高跟鞋的王鐘瑤來到“獨牙·蘭博金”球桌前站定。她俯身確認擊球點,隨后優雅的將計時表按下——守候在網絡前的近1億粉絲,幾乎都隨著她那富有魔法的指揮棒而跌宕起伏。
這是發生在5月22日,2025年獨牙傳奇中式九球國際巡回賽全球總決賽開幕式上的一則場景。王鐘瑤酷颯干練婀娜嫵媚的模樣,很容易和12年前那個初次在CCTV5直播上執裁的青澀形象劃上等號,一樣的高挑、嬌美,一樣的青澀、內斂,卻在舉手投足間迷倒眾生。
人們驚嘆她實力與顏值并存,卻鮮有人注意到,她因長期站立引發的腰傷,因擔任裁判長而帶來的焦慮少眠,正在她精致的妝容里留下些許憔悴。
夢想,在冰刀和球桿的糾纏中交錯
在王鐘瑤的夢境中,青少時期兩次經歷總會反復播映:
長春零下二十攝氏度的清晨,五六歲的王鐘瑤在冰場上摔出第十七個跟頭,但花樣滑女單教練不容置疑的要求她繼續。經常摔得鼻青臉腫,偶爾穿著紙尿褲挑戰高難度,這些都不曾讓她退卻。但在有一次看到接送的媽媽的手青筋暴起時,懂事的王鐘瑤選擇了放棄。多年后,王鐘瑤在裁判筆記扉頁寫下:”命運給我的不是冰刀,是量角器。”
高二晚自習的日光燈管下,16歲的王鐘瑤將《斯諾克競賽規則》藏在《五年高考三年模擬》里。因為酷愛籃球、足球,喜歡臺球房里那種操控的感覺,她在繁重的高考沖刺期間拿到了國家級裁判證的證書。至今她的班主任都心意難平,假如她默記的不是”主球與目標球分離角計算”,而是”落霞與孤鶩齊飛”,她的命運將是另外一番模樣。
這個世界有太多的意難平。假如當年的母親如果能多勸勸懂事的她,或許中國的冬奧軍團中會增加一枚身著飄逸長裙在冰面上翩翩起舞的冰蝴蝶;假如她不那么癡迷體育,而是像多數學生那樣備戰高考,或許她會成為某個雜志的白領,或者融入南下打工的滾滾人流。
但青春無法重來,體育無法重寫,青春期的強勢與叛逆,指引她走上了那截然不同的桌球黑白世界。
事業,在鐵律和關注中穿行
青春是一幅畫,一首詩。
18歲的王鐘瑤,在興奮和懵懂中開啟了臺球生涯。至今,自己如何在眾目睽睽下上場,如何在高強度下冷靜堅持,如何處理球員上交的名冊,甚至如網上所傳,18歲的王鐘瑤執裁18歲的鄭伯宇的青春印記,她統統記不清。
她唯一記得的,是溫州某次比賽后的18歲成人禮。現場人中,有兩位領路人:吉林臺球協會秘書長王柏濤和當時喬氏臺球總經理、如今獨牙體育董事長喬冰請她吃飯。席間她記憶最深的一句告誡是:裁判,將是一項嚴苛的職業!
多年的實踐告訴她:
這是一個外表光鮮,卻無比寂寞,而且自律性強的職業;
這是一個需要適應各種復雜環境,以確保賽事順利進行的職業;
這是一個將細節雕琢到變態,包括擺放到位置,球和球之間的角度,甚至夠得上奧運標準。
正是在這種規范而科學的流程中,王鐘瑤以肉眼所及的速度進步著。盡管如此,在以男性為主體的語境中,王鐘瑤還是走得異常艱難:
首先是體能關。一場臺球比賽3個小時下來,幾乎不能停。這樣的執裁,往往一天可能需要8小時甚至更多。有次海外執裁,因為只有和國內男裁判兩個人,王鐘瑤跟對方說,我們都別坐下來。他們就這樣一天站了十幾個小時,而且是連續7天。
其次是認知關。盡管她懂球愛球,裁判手冊也是亂熟于心,但總有男選手男觀眾,質疑她的判罰,“會不會打球?”
這種認知上的偏見,在網絡直播的環境里甚至會被放大。王鐘瑤分享了這樣一則故事:第一次在大連裁球,兩個女選手進行比賽錄播。由于打得特別慢,年輕的她隨口說了一句,“這比賽打的太磨嘰了。”結果引來軒然大波。現在回頭看,王鐘瑤覺得自己當時“很幼稚、很不負責任的”,但觀眾無休止的謾罵、人生攻擊,確實讓她很委屈,很不痛快,也深深感受到了作為一名女裁判的不易。
客觀來說,從2011年首次站上中式臺球賽事的裁判席開始,她以專業的規則把控賽事節奏,動作規范、判罰準確,甚至在一些比賽中面對爭議球時處理得滴水不漏,很難讓人挑出紕漏。這種嚴謹和認真,讓她迅速成為各大賽事的常客,而她用流利的英語與外國球員溝通,對于中式臺球的國際化無疑是加分項——畢竟,對外輸出不僅靠選手,裁判也是標準之一。
更何況,她一直將自己視為和中式九球共同成長的人物,這種對于賽事的忠誠度,更加彌足珍貴。
未來,在旗袍唯美中一“站”到底
2021年瑞士大師賽,一襲清麗素雅的白色旗袍上身,一雙白手套,一堆珍珠耳環,襯得王鐘瑤肌膚白到發光。暗紋的印花氤氳著中國古典的韻味,則將她映照得氣質脫俗,舉手投足優雅又風情。
十年匠心擺球默,一展旗袍身姿火,這是網友給王鐘瑤的評價。總之,她成為中式臺球界一道靚麗的風景線,一個千萬級的網紅。她參加了《一站到底》等真人秀節目,在上海設立臺球室,她擁有了自己的代言品牌,還投入到體育公益事業之中。
但在這種喧鬧和浮華中,她有自己不可逾越的底線:
雖然她在場上化著精致的妝容,私下里卻很少化妝,甚至很少貼面膜;
她不介意成為網紅,卻拒絕直播,更反感攝影師將鏡頭對準她的腰線;
她成為很多人的偶像,但希望后來者們處理好愛好和事業的關系,努力耕耘,不為浮華左右。
中式九球的巨大成功,讓她和業內人士看到了更為光明的未來。她期待中式臺球能飄揚過海,讓更多的人感受到中國式自信。
她也希望,自己能趕上每一個歷史性節點:
成都的世運會,她希望能以觀察者的身份,去體驗去感受去推廣。
未來的奧運會,她期待有朝一日能執裁一場中式臺球的比賽。如果屆時無法親臨現場執裁,坐在電視機前的她也能感受到夢想成真的喜悅。
她已經將中式臺球,當成了自己的家。只是賽后的更衣室,在無數個出差到海外酒店里,她會和媽媽連線。如今的她,堅強,獨立,和媽媽年輕時有諸多相似之處。
她記憶最深的一次,是一次和媽媽爭吵之后,自己給了她一次深情的擁抱,后者竟然熱淚盈眶。
對于她所在的獨牙傳奇中式九球這個家而言,迎接全世界最好的姿勢,就是真誠而熱情的擁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