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初,紅寺堡區鵬勝社區工作人員張青花在入戶摸排困難家庭時,第一次見到了15歲女孩小琴(化名)。小琴家有八口人,生活的重擔全部壓在小琴父親身上,母親整日被繁重的家務和家人的健康問題纏身,無暇顧及孩子們的內心世界。在這樣的環境下,小琴逐漸被抑郁癥的陰霾籠罩,變得沉默寡言、封閉自我。
張青花第一時間將情況匯報給鵬勝社區婦聯主席。從那時起,張青花以“愛心媽媽”的身份走進了小琴的生活。看著與自己身高相近的小琴,張青花用輕柔而親切的語氣說:“孩子,我是你的好朋友,也是你的樹洞,以后有任何不開心、煩惱的事,都能和我說,我們一起想辦法解決。”這充滿關愛的話語,如同一道光照亮了小琴封閉的世界,她輕輕地點了點頭。這看似微小的回應,卻讓張青花看到了希望的曙光。
張青花輔導小琴功課。
隨著接觸,小琴漸漸主動露出了笑容,她向張青花傾訴了內心的苦悶。“由于姊妹眾多,父母忙于生計,小琴常常被忽視,那些不開心的事情只能默默藏在心里。”張青花說,隨著年齡增長,積壓的問題越來越多,小琴的情緒逐漸失控。張青花沒有急于給出建議,而是帶著小琴來到戶外放風箏。“生活看似復雜,其實很簡單,開心就笑,難過就哭,學會釋放是一種重要的調節方式,就像風箏,我們越松開繩子,它就能越自由地翱翔。”聽了張青花的話,小琴笑著點頭。
隨著中考日益臨近,小琴的壓力與日俱增,常常被失眠困擾。于是,張青花帶著小琴一起參加讀書會,在書中探索科技的奇妙,分享勵志故事,鼓勵她勇敢與他人交流,學會關愛自己,還帶小琴到鄰里中心打乒乓球,勞逸結合,緩解緊張的情緒,一同觀看喜劇電影,用歡聲笑語驅散心中的陰霾。
在張青花的關愛與陪伴下,小琴發生了令人欣喜的蛻變,變得開朗活潑,愿意主動與人交流分享。前不久,小琴特意為張青花送上祝福:“張媽媽,感謝有你一直陪著我,您辛苦了。”真摯的話語讓張青花紅了眼眶,心中滿是欣慰。
“我希望小琴的眼里永遠有光,心中永遠有愛,能以積極樂觀的心態,勇敢地迎接未來的每一個挑戰,擁抱屬于自己的燦爛人生。”張青花用實際行動詮釋著“愛心媽媽”的責任與擔當,她相信,愛與堅持終能驅散陰霾,讓生命向陽而生。
(華興時報記者 王 茜 文/圖)
內容來源:華興時報
技術編輯:曾杰
責任編輯:于蕓霞
審核:馬學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