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后賽5000分,到底有多難?這么說吧,NBA打了70多年,能完成此項成就的,只有6個人 —— 詹姆斯、喬丹、賈巴爾、科比、奧尼爾、鄧肯。
這6個名字,隨便一個都是“歷史前十”級別的超巨。他們的季后賽得分,不是簡單的數字堆砌,而是用巔峰長度、團隊競爭力、個人能力“砸”出來的。今天咱們就聊聊,這個“超巨認證”的5000分,到底有多難。
6大超巨:用“歷史級”數據,筑成5000分高墻
先看這6人的“成績單”:
詹姆斯:8289分(歷史第一),場均28.4分。職業生涯至今,18次季后賽全勤,像臺“永動機”,突破、背打、三分,啥都會。
喬丹:5987分,場均33.4分(歷史第一)。季后賽比常規賽還猛(常規賽場均30.1分),關鍵戰“殺神模式”,6次奪冠全是FMVP。
賈巴爾:5762分,場均24.3分。天鉤絕技防不住,打了20年,16次季后賽,38歲還能場均20+。
科比:5640分,場均25.6分。曼巴精神的化身,19次季后賽,09、10年兩連冠,單場50+都打過。
奧尼爾:5250分,場均24.3分。內線“移動坦克”,季后賽比常規賽還硬(常規賽場均23.07分),3連冠時期場均33分。
鄧肯:5172分,場均20.06分。“團隊至上”的典范,19年18次季后賽,5冠在手,越到關鍵戰越穩。
發現沒?這6人要么巔峰長(詹姆斯18次季后賽),要么巔峰高(喬丹場均33.4分),要么團隊強(鄧肯5冠)。缺一樣,都夠不著5000分。
沒到5000分的球星:差的從來不是“能力”
再看那些“離5000分一步之遙”的球星,差的可能是運氣、健康,或者團隊。
哈登(3895分):常規賽“得分王”(場均24.1分),但季后賽場均22.05分,三分命中率從36.3%跌到34%。更扎心的是,他的球隊總在季后賽“拉胯”(火箭多次次輪出局,籃網、76人也不穩),得分機會少。
庫里(4147分):后衛里的“季后賽得分王”(比哈登多打18場),場均26.8分比常規賽還高。但他要沖5000分,得再打32場(按場均26.8分算)——至少2年,且每年得進分區決賽。
杜蘭特(4985分):最接近的現役球員,只差15分。但太陽本賽季拉胯,他得找支“能打硬仗”的球隊,否則這15分可能成“終身遺憾”。
現役沖5000分:塔圖姆傷退,約基奇、東契奇有戲?
現在看年輕一代,誰能接棒?
塔圖姆:原本最穩 —— 凱爾特人常年東決,他出勤率高(8年7次季后賽)。但跟腱傷后,狀態未知。跟腱傷對運動員是“大坎”,他還能保持場均25+嗎?
約基奇:掘金核心,場均27.4分(季后賽比常規賽還高)。只要掘金保持競爭力(至少次輪),7-8年能到5000分。要是再拿兩冠,時間還能縮短。
字母哥:場均27分,身體頂級,但雄鹿這兩年競爭力下滑。他需要換支“爭冠級”球隊,否則得分積累慢。
東契奇:最年輕(26歲),場均30.9分(現役第一)。湖人流量大,不愁競爭力,只要保持健康,未來10年沖5000分穩了。
5000分的“隱藏條件”:健康、團隊、巔峰長度,缺一不可
為什么5000分這么難?因為它卡的是“綜合能力”:
健康:詹姆斯18次季后賽全勤,科比19次只缺1次 —— 傷病是最大的敵人(塔圖姆就是例子)。
團隊競爭力:鄧肯19年18次季后賽,奧尼爾14次其中11次進次輪 —— 球隊弱,季后賽都打不上,更別說得分了。
巔峰長度:喬丹打了17年,詹姆斯至今還在打 —— 巔峰短的球星(比如麥迪),根本沒機會。
5000分,是超巨的“成人禮”
能在季后賽拿5000分的,哪一個不是“用命換數據”?詹姆斯的“8289分”,是18次季后賽的“全勤獎”;喬丹的“5987分”,是6次總決賽的“殺神模式”;鄧肯的“5172分”,是19年“穩定輸出”的“團隊勛章”。
未來,杜蘭特可能是第7人,但更值得期待的,是約基奇、東契奇這些“00后超巨”—— 他們的5000分之路,或許會更精彩。
畢竟,季后賽的故事,永遠不缺“后來者居上”的劇本。你覺得,下一個達成5000分的會是誰?評論區聊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