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全國體院杯小組賽那場廣州體院對武漢體院的比賽,說實話,真不算什么大場面,可偏偏成了球迷熱議的焦點,原因很簡單,廣州體院這陣容實在太豪華了,杜潤旺、劉傳興這些CBA主力都來了,按理說怎么也得穩贏,結果偏偏一分憾負,還被武漢體院的王浩然打了個措手不及,這場比賽的走向和賽后風評,直接把杜潤旺推上了風口浪尖,說他基本無緣今年男籃亞洲杯12人大名單,甚至在廣東隊的主力四號位都要保不住,聽著多少有點扎心,不過仔細想想,也并非空穴來風。
一場74-75,分差只是一分,看著像是“惜敗,但真要把比賽拆開看,廣州體院這側的主力表現其實并不及格,尤其是杜潤旺,作為廣東隊和國家隊都曾寄予厚望的鋒線球員,這場球打得實在憋屈,雖然19分4籃板的賬面數據看著還行,但關鍵時刻的失誤直接殺死了懸念,場面上也完全被王浩然壓制住了,后者轟出35分15籃板,統治力拉滿,說句不好聽的,這種級別的比賽都能被對手打爆,杜潤旺的競爭力確實讓人擔憂,尤其是考慮到國家隊和廣東隊鋒線都在更新換代,這種表現說服不了主帥和球迷,大家心里都有數。
問題其實很現實,杜潤旺的身價和在隊內的地位,原本靠的是他在CBA的穩定輸出和偶爾的三分火力,但這場體院杯,面對王浩然這種同齡甚至更年輕的內線,不但沒能打出壓制力,反而在攻防兩端都被對位搶戲,特別是后半段,杜潤旺自己還搶了戰術板,結果戰術沒畫明白,連續失誤,直接讓廣州體院失去了翻盤的機會,這種場面屬實有點尷尬,對于一直關注他的球迷來說,可能會覺得“不至于吧,但競技體育就是這么殘酷,狀態不好、失誤多、關鍵球掉鏈子,很快就會被質疑甚至被替代。
再說國家隊這邊,亞洲杯12人大名單的競爭本來就激烈,前有曾凡博、張鎮麟這種天賦型選手壓陣,后有一批國青小將虎視眈眈,杜潤旺狀態下滑、場上影響力減弱,落選其實已經成了大概率事件,大家都知道,國家隊鋒線講究的不僅是投籃,還要有護框、策應和持球能力,這些恰恰是杜潤旺的短板,尤其是在新生代球員普遍全面、速度和對抗都上來了的情況下,他的優勢越來越不明顯,這點從這場比賽就能看得出來,王浩然的爆發不只是個人能力的體現,更像是一種“新勢力宣言,直接沖擊了老一代四號位的地位。
廣東隊這邊其實也在悄悄變天,回想一下,去年楊溢、彰華非這些國青主力進一隊,今年又有耐高總決賽MVP王洪澤和實力新人陳家政即將加盟,這批新人里以王洪澤為代表的鋒線球員,不但天賦肉眼可見,還得到了主帥杜鋒的重點關注,杜潤旺現在的位置,說難聽點,真的很懸,王洪澤不僅有護框和策應,還能持球殺傷、投三分,攻防兩端都比杜潤旺更靈活,杜鋒和朱芳雨都愿意為他保駕護航,這種待遇已經很說明問題了,當下廣東隊如果要重建鋒線群,培養新一代的核心,杜潤旺可能真的會被“擠下去,球迷們也別太意外。
其實對于杜潤旺來說,這或許也是一次職業生涯的分水嶺,回想他前幾年在廣東隊的表現,確實有高光,但隨著CBA整體水平提升、球隊戰術變化,像杜潤旺這樣偏單一型的四號位,生存空間越來越小,尤其是現在廣東隊要重建,年輕人不斷冒頭,主力位置競爭激烈,杜潤旺要想保住飯碗,必須要有質的突破,否則被邊緣化只是時間問題。
當然,競技體育本來就是優勝劣汰,不進步就被淘汰,這次體院杯的失利和個人表現下滑,確實是個信號,杜潤旺也不是沒機會,畢竟賽季還長,但如果狀態持續低迷,又沒有新技能加持,很難讓主帥和球迷再有耐心,畢竟廣東隊是冠軍級別的球隊,對主力四號位的要求只會越來越高。
有人說,杜潤旺這波算是“擺爛了,其實不至于這么絕對,但如果不盡快調整,確實會被王洪澤這些新生代搶了風頭,這也算是中國籃球的縮影——新老交替,優勝劣汰,誰能留下來,誰就能成為未來的中堅力量,問題來了,杜潤旺能不能頂住壓力、突破瓶頸,還是會被廣東隊的新鋒線徹底取代,這場球或許已經給出了答案。
總結來說,杜潤旺這次體院杯失利不只是一次普通的失誤,更是他在國家隊、廣東隊兩線競爭中落后的信號,亞洲杯大名單基本無望,廣東隊主力席位岌岌可危,未來趨勢很明顯,新人王洪澤等已準備好接班,杜潤旺如果還想翻身,就得靠自己硬拼,觀眾的點贊和回懟也好,賽場的冷眼和掌聲也罷,最后都得看球員自己怎么打,這才是競技體育的本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