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子墨君
中國的實力如此強大,為什么連一個盟友都沒有?
萬一真的打起來,咱們打得過美國那么多盟友嗎?
面對這個問題,很多人都百思不得其解,搞不清楚里面的道道。
今天這個內容呢,我就和大家來好好說說中國為什么不結盟,以及不結盟的好處在哪里。
先說說歷史原因
新中國第一代領導集體的思想高度極其卓越,戰略眼光極其深遠。
他們是真的想解放全人類的,是真的將全世界底層人民都當做一個利益共同體的。
哪怕一窮二白,我們也不愿意與西方殖民強盜同流合污;哪怕國力【薄弱】,我們的口號也是 “世界人民大團結萬歲”。
所以在 1953 年的時候,周總理就明確提出了新中國的外交政策
—— 和平共處五項原則。
這就是在告訴全世界所有人:
中國和你們是平等的,我們不搞霸權主義,不搞陣營對立,只要你尊重我們、愿意和我們合作,我們的大門就永遠對你敞開。
這就是中國不結盟方針的起點。
后面發生的一些事情,更加堅定了我們不結盟的決心。
一個是和蘇聯反目成仇,原因大家都清楚:蘇聯要求在中國建立長波電臺和聯合艦隊,想要通過軍事同盟來控制中國主權,但中國堅決不同意。
這件事讓我們深刻認識到了結盟可能帶來的主權讓渡風險,這和我們的革命初心不符。
所以中蘇關系破裂之后,我們就對結盟這件事失去了基本的興趣。
另一個是越南。
我們幫助越南趕走法國人、趕走美國人,結果回過頭來,越南就吃著我們的糧食、拿著我們的武器來侵略我們,最后引發了對越自衛反擊戰。
這件事又讓我們深刻明白了一個道理:當你的實力不夠強大的時候,即便是社會主義【 同盟】,也會因為利益而背叛你。
再來看現實角度的分析
就拿中俄關系來說,如果中俄現在是軍事同盟關系,俄烏戰爭爆發的那一瞬間,我們就必須出兵遠征烏克蘭。
可你知道這會帶來什么樣的連鎖反應嗎?
第一,我們的軍費開支會大幅提升,每年有幾千億美元要砸進俄羅斯,而不是用在國內;
第二,介入俄烏戰爭會讓我們與歐盟的關系徹底破裂。中歐貿易每年都有幾千億的順差,歐盟也是我們多極化戰略的重要一環,僅僅為了俄羅斯就和歐盟徹底對立,這筆賬怎么算都不劃算;
第三,我們的外交環境會急速惡化。不用說國外輿論,哪怕是現在的國內,依然對俄烏戰爭爭議很大,依然有一大批人說俄羅斯是【“侵略”】。
綜合起來看,為了保持戰略自主,為了不被一些意外事件影響到自己的發展全局,中國必須繼續堅持不結盟外交政策。
中國人堅持不結盟的第三個原因
就是中國人實在太特殊了。
5000 年不曾斷絕的文明,5000 年英雄輩出的歷史,養成了中國人一個不知道該怎么評價的民族心理
—— 中國生來就是要做世界第一的,而且要做遙遙領先的世界第一,世界第二就是最大的失敗。
工業總產值占到全世界 30% 以上,換成任何一個國家,這都是歷史性的偉大成就,所有國人都會興高采烈、舉杯歡慶。
可中國人呢?
歡慶的聲音不到 2 天,就會有人嘰嘰喳喳在耳旁提醒你:“不行啊,外國的【 “綜合實力”】還比我們多一倍呀,差距還很大呀!” 對這樣的言論,國人還沒法反駁,還會覺得頗有道理,只能放下慶祝的酒杯,一頭扎進工廠田間加班加點地干。
這么個大國心態,怎么去找平等相處的盟友呢?
說句很多人可能不認可的話:大國從來都有大國的狂傲。
你看曾經的大英帝國、蘇聯,現在的美國,哪個有過所謂平等的盟友?
真刀真槍見真章的時候,大英帝國、蘇聯、美國,哪個不是自己親自帶頭上?
即便盟友真的心甘情愿去當馬前卒,這些大國還瞧不上呢!
決定命運的關鍵時刻,從來都是一招不慎、滿盤皆輸。
與其把自己的命運交到實力薄弱的盟友手里,還不如我自己來呢!
英美蘇都懂得的道理,難道做了幾千年 “老大” 的中國人不懂?
不可能吧!抗美援朝時,我們一窮二白、國力薄弱,面對 17 國聯軍叫陣,我們也沒有將希望寄托在蘇聯、朝鮮身上,是生是死、是贏是輸,全都要靠志愿軍自己去打。
中國人辦事,從來都是往最壞處準備,向最好處努力。
做不到以一家單挑全世界,那算什么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窮在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
只要中國的實力足夠強,只要中國給予的利益能比美國更大,世界上愿意和我們做好朋友的國家絕對排成長隊。
—— 包括美國現在那些所謂的鐵桿盟友在內。
既然如此,那又何必要搞那些作繭自縛的同盟呢?
結伴而不結盟,難道不是更好嗎?
最后,點個贊,關注子墨君,咱們一起聽聽故事,與你道一道那江湖上的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