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印巴戰爭,印度氣勢洶洶,但實質上是不堪一擊。然而,印度卻不這么認為……
當地時間5月25號,印度總理莫迪在參加電視節目的時候,再次就“朱砂行動”發表了講話。他表示在14億印度人的見證下,印度軍隊精準打擊了恐怖分子營地,為死去的印度人報仇,讓恐怖分子付出了巨大的代價。
印度表面上自鳴得意,但在私下,印度卻認為在沖突期間,中國給予巴基斯坦衛星和防空的直接支持,讓印度在這次沖突當中吃了大虧,因此對中國是憤憤不平、耿耿于懷。
就在莫迪發表慷慨激昂講話的同時,有多家海外媒體報道說,由于狐疑中方暗中支持巴基斯坦,印度方面已經成立了高級別的調查小組,要對中國進行專門的調查。有印度輿論甚至稱,一旦調查屬實,將準備退出金磚國家聯盟。
事實上,明眼人都知道,印度一直是金磚國家內部的刺頭,總是喜歡反對其他國家一致達成的意見。
比如,金磚國家共同貨幣問題,其他成員國都同意,印度卻否決了這個計劃。
再比如,金磚國家達成的合作共識,印度也是以中國話語權過多為由投了反對票。
有鑒于此,中國牽頭組織的國際調解院干脆就沒有讓印度去參與,主要就是印度總是習慣性地與中國唱反調,會讓很多協議無法達成。
如此看來,印度退出“金磚國家”反而是一件好事。走了這“一個老鼠屎”,反而有了“一鍋好湯”,我們倒反過來怕印度不是真實的想要退出,只是擺出一個威脅態勢,嚇唬嚇唬其他成員國罷了。
畢竟,當年,印度加入金磚,有自己的政治和戰略考量。
首先,印度判斷,金磚合作機制的成立,有助于印度在不結盟運動之后,重新在全球南方國家當中建立良好形象;
此外,印度確實也有一定的本錢,在發展中國家當中,綜合實力不弱,而且與西方很多國家都有良好的外交關系,因此,通過金磚機制,印度可以把自己的優勢最大化,把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聯系起來,讓自己扮演一個國際地緣的橋梁角色;
最后,加入金磚機制,也有助于印度參與全球治理進程,尤其是國際秩序的變革。
從這些層面來說,印度本身就是該組織的受益者。
由此推測,印度這次的“退群”威脅,多半是一場“政治表演”,最后結局極大可能是嚷嚷一通后,又厚著臉皮賴著不走。
不過,對我們來說,如果印度真敢提出退群,那中國不妨成全印度。因為印度留在該組織,恐怕更多的會扮演攪屎棍的角色。少了一個印度,反而有可能提高金磚的運轉效率,免得被一些無關緊要的政治議題絆住腳步。
雖然中國一直想要尋求與印度關系的正常化,以實現兩國的攜手發展。但印度卻對中國處處耿耿于懷,不僅在領土問題做文章,還大大利用中美博弈,以中國為籌碼向美國置換利益,現在又開始指責中方支持巴基斯坦,還是在沒有證據的前提下……
對于這樣的國家,既然交好不能,而其又對我們有各種的算計,我們歡送又何妨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