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遠,不僅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國家5A級旅游景區,更是一座彌漫著文明新風的宜居之城。今年3月24日,貴州省黔東南州鎮遠縣榮獲第七屆“全國文明城市”稱號,這份榮譽的背后,是鎮遠走出的一條特色文明發展之路。
鎮遠古城大景。
“我是過來給你宣傳下端午要來了,衛生一定打掃干凈,門前屋后不要亂堆,給游客留個更好的印象。”臨近暑假旅游旺季,興隆社區的古巷管家正在挨家挨戶宣傳環境衛生整治工作。
“我們把轄區內仁壽巷、復興巷、四方井巷等10余條古巷道,按照‘地域相近、居住相連、便于服務’原則進行劃分,以社區干部、幫扶單位、熱心群眾、黨員志愿者等為主要力量組建了一支‘古巷管家’隊伍,服務居民、游客和商戶。”鎮遠縣?陽鎮興隆社區副主任秦慶梅介紹。
群眾開展文化活動。
針對古城區街巷復雜、人口密集的特點,鎮遠創新推出“黨支部+古巷管家+網格員”治理模式,選派黨員干部擔任“古巷管家”,構建起“群眾點單—社區派單—管家接單”的服務閉環。自2024年以來,開展“臟亂差”專項整治50余場次,完成口袋公園、道路維修等民生實事50余件。
在縣文化館,退休的老人正在興致勃勃地排練新的舞蹈合唱。“非常好,有老師、志愿者服務我們,帶我們學習排練,我們老有所依,老有所樂。”群眾張從芬笑著說。
“古巷管家”走訪入戶宣傳。
鎮遠縣積極發動全民參與,借助“文明鎮遠”公眾號、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等平臺,開展各類活動收集群眾建議,并將部分建議轉化為實施方案。如今,120支志愿服務隊、3.4萬余名志愿者活躍在大街小巷,年均開展活動300余場次,讓文明創建從“政府獨唱”變為“全民合唱”。
在游客服務中心,工作人員正耐心地為游客解答服務,鎮遠縣設立39個“文明旅游示范崗”,組建“紅馬甲”志愿服務隊提供便民服務,開展“文明商戶”評選,推行“明碼標價、微笑服務”,建立旅游投訴快速響應機制,2025年五一期間投訴率同比下降18.75%,商戶文明經營率達98%,以優質服務樹立文明旅游標桿。
鎮遠旅游警察貼心為游客服務。
“我們堅持圍繞文化‘挖’展形象,用好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國家5A級旅游景區、全國文明城市等13張國家級旅游名片,同時辦好端午賽龍舟等各類文化、民俗、節慶活動,創新推出‘龍神嫁妹’傳統婚俗巡游等文旅IP,持續做好游客服務,讓游客游得開心,玩得舒心,不斷聚焦旅游經濟,激活文明活力。”鎮遠縣文體廣電旅游局副局長劉穎說。
2025年1至4月,全縣接待游客301.4萬人次,旅游綜合收入33.9億元,文明創建融入消費場景,夜間經濟蓬勃興起。
鎮遠賽龍舟。
“鎮遠縣通過持續努力,實現了城市品質、文旅影響、文明素養‘三個提升’。下一步,鎮遠縣將持續深化‘文化+旅游+文明’融合發展,持續鞏固拓展全國文明城市創建成果,讓文明城市創建成果惠及更多群眾。”鎮遠縣委宣傳部副部長鄧小民說。(圖/文 車逢路 陸承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