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環球網
在國家濕地公園創建20周年之際,河南省項城市汾泉河國家濕地公園交出生態成績單:濕地面積1020.34公頃,濕地率高達88.38%,這座占地1154.55公頃的“城市綠肺”,已成為市民家門口的“生態會客廳”。
初夏的汾泉河畔,綠意盎然,市民在步道上散步、慢跑、騎行,一派生機。傍晚時分的駙馬溝河段尤為熱鬧,健身人群絡繹不絕,這里已成為市民休閑熱門地,瑜伽展演、百姓大舞臺等活動常在此舉辦。
濕地公園在河岸帶采取自然生態駁岸方式,用蘆葦、荷花等水生植物替代混凝土護坡,構建出可呼吸的河岸帶。這種“會喝水”的駁岸,在枯水期反補地下水,形成動態水循環系統。
項城市汾泉河國家濕地公園服務中心主任王艷兵說,相比用混凝土、砂灰水泥作硬化處理,自然生態駁岸效果會更好,不會改變原有的生態狀況,不會增加熱輻射。
良好生態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根據連續多年生物多樣性檢測記錄,汾泉河濕地公園魚類增加到26種,多年未見的天鵝、白鷺飄游在水面,來此遷徙過冬的鳥類達30多種,其中,國家二級以上鳥類達10種;在此生長的植物280種、動物140多種。
據介紹,汾泉河國家濕地公園地處淮河水系支流,是典型的黃淮平原水網濕地生態系統,涵蓋項城市駙馬溝、清水河下游段、長虹運河、谷河、汾河、泥河等河段濕地。隨著生態環境改善,越來越多的動植物在此棲息,形成了更穩定、健康的生態系統。
公園分濕地保育、恢復重建、宣教展示、管理服務、合理利用五大功能區。濕地保育區為核心,保護生態完整與生物多樣性;宣教展示區普及濕地知識、傳播生態文化;合理利用區開展休閑活動,讓市民享受自然、了解保護濕地。
王艷兵表示,將按照國家濕地公園的建設標準,高起點、高質量地把汾泉河濕地公園建設成為全國生態修復的典范,并繼續加強生態保護和恢復工作,重點從汾泉河濕地公園自然岸線修復等方面,擴大濕地面積,及時了解生態系統的變化情況,不斷完善基礎建設,使生態環境進一步優化,提升濕地質量,開展多功能運用,營造獨特的濕地景觀,為全市人民提供一個悠閑娛樂的好去處。(徐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