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由中央網信辦網絡傳播局指導,中國互聯網基金會支持、山東省委網信辦主辦,齊魯網、閃電新聞承辦的“評”青春故事 “贊”奮進中國網絡媒體行活動,以“青年視角+媒體觀察”雙重視角,組織省內外主流媒體、高校智庫學者及青年學子組成“青春發現團”,深入煙火氣十足的街頭巷尾、蓬勃發展的國資國企、源遠流長的泰山文化……以他們的觀察,開啟一場理論與實踐交織的沉浸式“青春思政課”。
齊魯網·閃電新聞5月28日訊 數千年來,泰山伴隨山川崇拜、封禪祭祀、民間信仰等,逐漸形成了大氣磅礴、底蘊深厚、內涵豐富的泰山文化。作為齊魯文化的交匯之地、中華文化的重要坐標,泰山已然成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
近年來,扎根于齊魯大地、泰山腳下的泰山學院專門成立了以泰山學研究為時代使命和歷史責任的泰山研究院。匯聚眾家之長,拓展多元視角,廣開合作之路,深入挖掘泰山這座自然與人文的富礦,推動創建“泰山學”,讓關于泰山的學術研究更深入透徹、科學嚴謹,讓泰山這一世界級的文化符號更為豐滿,更具有時代氣息。
“泰山學”的研究對象,可以概括為三個方面:一是自然泰山,研究泰山的地質地貌、生態環境等自然要素;二是文化泰山,研究泰山的歷史、文化、宗教、民俗等文化現象;三是泰山的精神特質,研究泰山文化中蘊含的價值觀念和精神內涵。從學科外延來看,“泰山學”涵蓋了泰山自然、泰山歷史文化、泰山精神等分支學科;同時,它也與哲學、經濟學、歷史學、文學、理學等多個學科交叉融合。
如今,“泰山學”的提法越來越得到學術界的認可。“泰山學”可以被看作是一門以泰山的自然與歷史文化為核心研究對象、融合多學科理論與方法的交叉學科。2021年,“交叉學科”正式成為我國第14個學科門類,“泰山學”的學科建設又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
眼下,“泰山學”的學科建設還需要構建學科體系,加強科學研究,注重團隊建設,強化平臺建設,創新人才培養,并加大合作交流。提升泰山學的高度、厚度、廣度,從而逐漸建立起科學的、具有重要文化價值和傳承意義的獨立學科。
泰山學學科的建設,不僅能促進泰山文化與自然遺產的保護、傳承和利用,加速推動泰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更是豐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內涵,彰顯泰山作為中華民族地理標志地位的重要舉措。“泰山不僅是一座山,更是中華民族的精神象征,是中華文明的重要載體,泰山學的挖掘、研究與闡釋將為泰安文旅高質量發展提供學術支撐,將泰山的神圣性轉化為體驗性,實現由觀光打卡到精神共鳴的升級,使泰山成為中華文化對外展示的重要窗口。”泰山學院泰山研究院院長、教授張琰表示。
中國互聯網發展基金會中國正能量網絡傳播專項基金資助支持項目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