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浪翻滾,機聲轟鳴。眼下,南陽市宛城區小麥陸續進入收割期,農民趁著天氣晴好搶收小麥,田間地頭一派忙碌景象。宛城區下沉服務力量,開展跨區作業服務、惠農政策宣傳及技術指導等便民助農工作,護航“三夏”生產。
面對“三夏”生產時間緊、任務重的挑戰,宛城區農機中心提前謀劃,采取“外引內聯”雙線并行的策略。一方面,通過網絡、手機短信、電話、“三夏”小麥機收微信群等多種方式,發布聯合收割機引機信息。與周邊縣市區達成初步作業意向,引進聯合收割機800余臺。另一方面,依托本地興洋等10家主要農機專業合作社,對投入“三夏”生產的機具進行全面保養、維修。自三月份以來,已檢修、保養夏收、夏播各類農業機械1.2萬余臺(套),確保機具隨時投入生產,為“三夏”生產筑牢了堅實的機械保障。
在紅泥灣鎮張戴莊村,來自遼寧的農機手劉師傅感慨道:“我們在25號抵達宛城區,收割面積共計2500畝左右,宛城區對我們農機手的態度都非常好,明年準備還來這兒收割,保障收割小麥的服務工作。”為緩解高溫作業壓力,宛城區農機中心推出“愛心服務包”,內含創口貼、風油精、香皂、毛巾等防暑及生活用品,并附贈《機收減損手冊》《安全操作指南》等宣傳資料。在張戴莊村服務站,工作人員為每位農機手發放禮包時,還會詳細講解作業安全要點與應急聯絡方式,每位拿到愛心包的農機手臉上都洋溢著笑容。據統計,今年“三夏”期間,宛城區共發放愛心包1000余份,覆蓋所有跨區作業機手,同時設立24小時值班電話,確保農機“不停機”、農戶“不誤時”。
宛城區農業機械技術中心黨組書記、主任付松杰介紹:“2025年宛城區8個鄉鎮辦小麥播種面積57.14萬畝,截至目前小麥收割25.3萬畝,占麥播面積的44%。我們從5月20號起陸續收割,5月25號進入大收割,我們農機中心做好‘三夏’生產服務,在高速路口、省道、縣道旁設立服務站,送服務到田間到地頭。我們組織了8支搶險服務隊伍,及時為農機手排除故障,同時聯系農機售后服務商做好零配件的服務,聯系中石油、中石化送油到田間地頭,保證農機手有錢賺、有活干,安心生產,安全生產。”
在宛城區這片充滿希望的田野上,農機轟鳴聲與歡聲笑語交織成一首豐收的贊歌。宛城區農機中心以實際行動詮釋了服務“三農”的初心與使命,為夏糧豐收筑牢了堅實根基。(圖/王浩、周浩)
來源:中國日報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