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廣西西大明山自治區級自然保護區傳來喜訊:工作人員在野外監測中一次性記錄到6只冠斑犀鳥同框活動的珍貴畫面。這一罕見場景表明,該區域冠斑犀鳥種群數量穩步增長,保護工作取得顯著成效。
冠斑犀鳥。通訊員 劉晟源 拍攝 記者 劉琴 實習生 周昱陽 剪輯
西大明山保護區地處廣西西南部,擁有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和茂密的季雨林,為冠斑犀鳥提供了理想的棲息環境。冠斑犀鳥是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因頭部獨特的盔狀突起和鮮艷的羽毛而得名,被譽為“森林衛士”。它們以果實、昆蟲和小型動物為食,對維持森林生態平衡具有重要作用。然而,由于棲息地破壞和歷史上的人為捕獵,冠斑犀鳥種群數量一度銳減,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列為近危物種。
一只冠斑犀鳥公鳥銜水果準備投喂母鳥。劉晟源 攝
近年來,西大明山保護區采取多項措施加強冠斑犀鳥保護:一是實施嚴格的棲息地修復工程,補植冠斑犀鳥喜食的榕樹等植物;二是聯合森林公安開展打擊盜獵專項行動,清除非法捕獵工具;三是布設紅外相機和聲紋監測設備,建立種群動態數據庫。2023年至今,保護區已觀測到冠斑犀鳥活動點位較往年增加40%,此次6只同框的畫面進一步印證了種群恢復的良好態勢。
下一步,保護區計劃擴大聯合保護范圍,與周邊社區共建“生態護鳥隊”,推廣可持續生計項目以減少人為干擾;同時深化科研合作,通過衛星追蹤技術研究冠斑犀鳥遷徙規律,為跨國界保護提供數據支撐。保護專家表示,西大明山有望成為冠斑犀鳥在中國南方的重要繁育基地,為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貢獻“中國樣本”。
據統計,目前廣西境內冠斑犀鳥種群總量約200只。廣西西大明山保護區是冠斑犀鳥的重要棲息地,現存80—100只冠斑犀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