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本文內容均引用網絡資料結合個人觀點進行撰寫,請悉知。
“十大元帥里,真真正正從零開始拉隊伍的,只有兩個半。”這句話乍一聽還挺擰巴。
十位元帥,個個響當當,怎么就只有兩個半能算是“老總”?這不是抬一個壓一群嗎?可你要真把這堆人事兒扒拉開,瞅一眼他們最早是怎么干起來的,你就會發現,這個說法,不是玩虛的。
朱德算半個,這事兒還真得細說。
南昌起義那會兒,朱德是帶著隊伍干革命的沒錯。
但問題是,那支隊伍,不是他從老百姓手里一刀一槍拉起來的,是南昌起義的舊部,原本是賀龍、葉挺手下的兵,朱德是后來接手的。
打個比方,他是接了個快散架的攤,硬是把它撐起來了,還帶著這幫人一路南下,最后爬上了井岡山。
這過程,苦是真苦,仗是真打,但要說從頭到尾是他一手造的隊伍,那就不全是了。
所以只給他算“半個老總”,也不冤。
朱老總的厲害,不是光靠兵多槍多。
他早年就進了德國、蘇聯留學,還在莫斯科紅軍學校學過軍事。
你說他腦子里那一套軍事理論,那是成系統的。
他上井岡山前,部隊打得七零八落,只能往山里鉆。
可到了井岡山,他跟毛主席一碰頭,兩人一拍即合,硬是在那山溝溝里建了根據地。
那時候,哪兒是兵營,哪兒是戰壕?住的是茅草屋,吃的是地瓜葉,白天干活,晚上開會。
別看條件差,朱德就是能把人穩住,他的兵不跑,越打越多,越打越有章法。
再說賀龍,這人不用多介紹。
耳熟能詳的“拿兩把菜刀鬧革命”,說的就是他。
誰家革命是從菜刀開始的?但賀老總就這么干了。1916年,賀龍還在家鄉張家界那一帶,帶著幾位鄉親,拿著菜刀、鋤頭和鳥槍就起事了。
不是誰給他批了文,不是哪個政黨派他,他自己看不下去,自己操辦的。
那時候,老百姓吃不起飯,賀龍干脆帶頭反了。
他的隊伍,真的是一手一腳從地里刨出來的。
賀老總不是一回起義就成了氣候,他失敗過,栽過大跟頭,幾次差點人財兩空。
可他不認命,一次次東山再起。
他起義打的地盤雖然不大,但老百姓跟他走,信得過他。
后來,賀龍加入共產黨,部隊也正式成為紅軍的一部分。
抗戰時他打得狠,解放戰爭他打得穩。
新中國成立后,他還帶隊北上,支援晉中戰場,真正是從頭干到尾的那種人。
再聊彭德懷,那個“最后一個老總”。
他不是那種一開始就高調起義的人,他是軍隊出身,打過仗,帶過兵,知道怎么打,也知道怎么活下去。1928年,平江起義爆發,彭老總是主心骨。
那時候,起義隊伍也不過千把人,槍都不夠分。
他就硬是靠著敢打敢拼,把這點人馬拉成了紅五軍,還建了根據地。
彭德懷的指揮不是靠喊口號,他講究實戰,帶兵出奇制勝。
他打仗有股狠勁,自己沖在最前頭。
井岡山時期,彭德懷帶著這支隊伍一路殺上山去,跟毛主席、朱德會合,成了紅軍的重要力量。
后來他成了八路軍副總司令,再后來是志愿軍總司令,打朝鮮打得美國頭疼。
可你要問他最難的時候啥時候,他肯定說是那年平江起義,啥都沒有,靠信念撐著。
這三人里頭,朱德是接手部隊再壯大,算半個;賀龍和彭德懷是白手起家,刀口舔血,真的是硬生生把隊伍拉起來的。
所以人們說,“兩個半老總”,不是虛的,是對這段苦出來的歷史一個很實在的說法。
這事兒,說到底,講的是“起家”的分量。
不是誰官大誰就算“老總”,得看誰是真刀真槍拉起來的。
那年月,拉一支隊伍,哪是光靠一腔熱血?得會打仗,會帶人,還得有膽量扛下所有失敗的后果。
這不是誰都能扛得住的。
后來這幾位,賀龍在西北打得兇,抗戰后還去晉綏解放區;彭德懷去了朝鮮,五次戰役打得敵人服氣;朱德在軍委,一直穩著全軍的根基。
他們的后半生各有各的路,但那最初的“拉隊伍”階段,是他們一生中最鐵的底子。
資料來源:
《朱德傳》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
《彭德懷元帥》 唐浩明
《賀龍傳》 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科學院
《井岡山斗爭全記錄》 中央黨史出版社
《中國共產黨歷史(第一卷)》 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