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人民共和國學前教育法》自2025年6月1日起施行。發展學前教育堅持政府主導,以政府舉辦為主,大力發展普惠性學前教育。國家建立學前教育資助制度,有條件的地方逐步推進實施免費學前教育。幼兒園要科學實施符合學前兒童身心發展規律和年齡特點的保育和教育活動,不得教授小學階段課程。
詳細閱讀>>
修訂后的《保障中小企業款項支付條例》自2025年6月1日起施行。修訂后的《條例》明確,機關、事業單位和大型企業不得要求中小企業接受不合理的付款期限、方式、條件和違約責任等交易條件,不得拖欠中小企業的貨物、工程、服務款項。機關、事業單位從中小企業采購貨物、工程、服務,應當自貨物、工程、服務交付之日起30日內支付款項;合同另有約定的,從其約定,但付款期限最長不得超過60日。
詳細閱讀>>
2025年6月1日起,《國務院關于修改〈快遞暫行條例〉的決定》施行,填補了我國在快遞包裝治理上的制度空白。修改后的《條例》增加一章,作為第六章,章名為“快遞包裝”,包括第三十七條至第四十五條。明確鼓勵在快遞經營場所和企業事業單位、住宅小區等其他適當場所設置包裝物回收設施設備;鼓勵經營快遞業務的企業通過積分獎勵、寄件優惠等方式引導用戶重復使用包裝物。
詳細閱讀>>
https://www.gov.cn/yaowen/liebiao/202504/content_7019797.htm
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公安部聯合公布《人臉識別技術應用安全管理辦法》,自2025年6月1日起施行。《辦法》對應用人臉識別技術處理人臉信息的基本要求和處理規則、人臉識別技術應用安全規范、監督管理職責等作出了規定。其中明確,實現相同目的或者達到同等業務要求,存在其他非人臉識別技術方式的,不得將人臉識別技術作為唯一驗證方式。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以辦理業務、提升服務質量等為由,誤導、欺詐、脅迫個人接受人臉識別技術驗證個人身份。
詳細閱讀>>
國家衛生健康委等6部門聯合印發《關于規范公立醫療機構預交金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公立醫療機構自2025年3月31日起全面停止收取門診預交金,自2025年6月30日起降低住院預交金額度。通知要求,公立醫療機構要參考住院患者同病種前3年度實際發生的次均住院費用和個人自付費用,合理確定住院預交金額度,醫保患者住院預交金額度降至同病種同保障類別個人自付平均水平。
詳細閱讀>>
為進一步便利中外人員往來,中方決定擴大免簽國家范圍,自2025年6月1日起至2026年5月31日,巴西、阿根廷、智利、秘魯、烏拉圭5國持普通護照人員來華經商、旅游觀光、探親訪友、交流訪問、過境不超過30天,可免辦簽證入境。不符合免簽條件人員仍需在入境前辦妥來華簽證。
詳細閱讀>>
2025年6月1日起,修訂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植物新品種保護條例》施行。《條例》從這些方面完善了相關制度:一是規定對違反法律,危害社會公共利益、生態環境的植物新品種,不授予品種權。二是規定除銷售、推廣行為喪失新穎性外,經省級人民政府農業農村、林業草原主管部門依據播種面積確認已經形成事實擴散的,以及農作物品種已審定或者登記2年以上未申請植物新品種權的,視為已喪失新穎性。三是加強對授權品種的名稱管理,增加不得用于品種命名的情形,并明確授權品種名稱不符合命名規定的,責令更名,拒不更名的,宣告品種權無效。
詳細閱讀>>
市場監管總局發布首個市場監管行業標準——《自然人網店管理規范》,自2025年6月1日起實施。《管理規范》明確了網絡交易平臺經營者對自然人網店平臺入駐、運營、退出和數據報送等方面的要求。一是統一入駐標準。在入駐環節,按照最小必要原則,明確自然人網店入駐平臺時網絡交易平臺經營者采集信息的范圍,便利自然人網店市場準入。二是統一運營規則。在運營環節,明確網絡交易平臺經營者對自然人網店運營檢查、網店展示、信息公示、消費者投訴、合規管理、權利救濟等方面的管理要求,督促自然人網店依法依規經營。三是統一退出機制。在退出環節,細化落實法定信息公示要求,強調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四是統一數據報送標準。明確網絡交易平臺經營者對自然人網店的信息記錄保存要求,以及向市場監管部門報送數據的要求,為網絡交易智慧監管奠定數據基礎。
詳細閱讀>>
中國人民銀行等六部門聯合印發《關于規范供應鏈金融業務 引導供應鏈信息服務機構更好服務中小企業融資有關事宜的通知》,自2025年6月15日起施行。《通知》要求,供應鏈核心企業及時支付中小企業款項,合理共擔供應鏈融資成本,不得利用優勢地位拖欠中小企業賬款或不當增加中小企業應收賬款。明確應收賬款電子憑證付款期限原則上應在6個月以內,最長不超過1年。鼓勵商業銀行發展多樣化的供應鏈金融模式,支持供應鏈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開展信用貸款及基于訂單、存貨、倉單等動產和權利的質押融資業務。
詳細閱讀>>
商務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聯合修訂發布的《餐飲業促進和經營管理辦法》于2025年6月15日起實施,原《餐飲業經營管理辦法(試行)》同時廢止。《辦法》修訂突出促進導向,增加餐飲業對外交流合作、數字化發展、標準制修訂、地方特色餐飲培育等方面的鼓勵性條款,引導餐飲業高質量發展。嚴格遵照有關法律法規要求,從內部管理、提醒提示、供餐環節、消費場景等角度明確餐飲服務經營者反食品浪費要求和鼓勵性措施,優化調整經營管理有關要求。同時,完善相關主管部門職責表述和執法銜接條款,增加促進行業發展、制止餐飲浪費和安全生產等有關內容。
詳細閱讀>>
2025年6月1日起,市場監管總局修訂出臺的《采用國際標準管理辦法》施行。修訂的主要內容包括:一是明確所采用國際標準的范圍和采標主體的范圍。二是建立國際標準全過程跟蹤機制。三是明確采標國家標準制定周期要求。四是強化版權政策要求。五是完善采用國際標準監督和糾錯機制。
詳細閱讀>>
由國家公共信用和地理空間信息中心、中國標準化研究院等單位聯合起草的《公共信用綜合評價規范》(GB/T 45255-2025)國家標準于2025年6月1日起實施。該標準從公共信用綜合評價的總體原則、評價內容、評價等級表示方法及含義、評價周期、評價驗證、評價應用等方面,規定了開展公共信用綜合評價的技術要求,為各地區各部門推進公共信用綜合評價及應用提供參考,對于加快構建以信用為基礎的新型監管機制具有重要意義。
詳細閱讀>>
2025年6月1日起,中國氣象局、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發布的《人工智能氣象應用服務辦法》施行。《辦法》以“敏捷治理”為重要原則,尊重人工智能發展規律,堅持促進創新和依法治理相結合的立法定位。《辦法》圍繞數據開放、算法模型研發和應用場景賦能等提出了具體政策支持和促進措施,加強人工智能與氣象監測預警、預報預測、數值預報等領域深度融合應用,構建人工智能氣象應用服務場景。同時對氣象主管機構參與國際氣象領域人工智能應用服務的發展和治理做出了規定。
詳細閱讀>>
來源:中國政府網
終審:栗軍偉
復審:李月超
初審:王千一
商丘市委網信辦發布
關注網信商丘 了解權威發布
留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