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清德突然對大陸變了口風,出乎很多人的預料,他為何這樣做,美軍司令道出實情,與此同時,賴清德可能也有自己的打算。
過去一年時間中,臺灣地區領導人賴清德的演講風格,標簽無非是“尖銳”和“不可一世”,處處透露著“謀獨”和挑釁大陸的意圖。但在最近的周年講話中,他卻反常地選擇了模糊戰略,輕描淡寫地將主題定為“迎風轉型、穩健前行”,竟對兩岸關系只字不提。這讓外界頗感意外。
(賴清德周年講話)
賴清德突然換了畫風,這是在向誰示好,或者說他究竟在忌憚什么?從多個角度進行分析,能發現背后暗藏玄機。
有臺媒透露實情稱,在賴清德講話前不久,美軍印太司令部的一次內部會議,透露了一些令人震驚的消息。曾言之鑿鑿要在臺海營造“地獄景觀”的美軍印太司令帕帕羅表示,解放軍在臺海的活動早已超越一般軍演范疇,更準確地說,是實戰化演練。
(美國印太司令部司令塞繆爾·帕帕羅)
去年,解放軍在一天之內調動大批軍艦和士兵在臺海演習,這根本不是在做秀,而是在展示一種具備實際攻臺的能力。島內專家的分析更為緊張,他們認為大陸已經在以實際行動逼近“武統”邊緣。
如果說過去大陸方面的動作還是試探性的,那么現在的狀況則顯示出更加強烈的目的性。解放軍頻繁的軍事演練表明,解決臺灣問題已經被納入實質性操作階段。不管是島內專家,還是美軍高官的言論,都在某種程度上驗證了這一點。
(解放軍在臺海活動)
所以說,賴清德顯然也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他的所謂“臺獨”思想,在大陸巨大的震懾壓力下,已經顯得不再那么堅定。賴清德對大陸語氣變調,大概就是想明白了,如果繼續作出激進言論,只會招致大陸更為嚴厲的制裁與應對。所以在這樣背景下,他選擇了低調講話。
另一方面,賴清德的收斂,或許也與美方態度的微妙變化有關。盡管表面上,美國一直宣稱與臺灣站在一起,但背地里的小心思可不少。近日,有美國智庫的研究員指出,為“協防臺灣”,導致美方與大陸全面開戰,這顯然不符合美國的核心利益。
(特朗普在乎的是在臺灣地區獲利,而不是真正支持臺灣)
不僅是美國本身,日本、韓國等美國的亞洲盟友,即使嘴上聲援臺灣,但要真的讓他們為臺灣“獻身”,卻未必真心愿意。民調顯示,多數日本人并不支持與美國協同作戰“保衛臺灣”,這讓臺當局的處境顯得更加孤立無援。
另外該研究員還提到了臺灣的防務支出,認為臺當局的投入明顯不夠,未來可以做得更多。雖然美方不應該“拋棄臺灣”,但是支持也該是有限度的,可以在多個方面提供協助,但除了出兵介入。
顯然,這一論調說明,美國可以支持臺灣,但是要有條件的支持,這和賴清德所想顯然有很大差距,因此賴清德口風變軟也就不足為奇,畢竟他還要考慮會不會徹底被美國利用,如果是的話,那他就真的是無利可圖了。
(去年賴清德過境夏威夷)
既然賴清德已經收斂其“臺獨”想法,這是否意味著臺海局勢會因此緩解呢?其實未必。短期內找到兩岸均能接受的解決方案,似乎非常困難。
現在即便賴清德表現克制,但解放軍的軍事震懾不會因此輕易消減。這是一種長期策略,意在不斷壓縮“臺獨”分子的生存空間,同時為實現統一做好全面準備。
其次,美方目前的策略總是曖昧不清。美方盡管支持臺灣,但在涉及自身安全與利益時,仍難免退縮。臺灣需要更加現實地看待這種錯誤的關系,不能過度依賴外部勢力來獲得保障。
從長遠看,兩岸關系的和緩,需要更多接觸與談判。然而目前來看,實現這一目標的阻力依然巨大,具體原因還是臺當局在設置障礙。
綜上所述,賴清德的口風變軟、美國的態度含糊,以及大陸的不斷施壓,這一切糾纏在一起,使得臺海局勢增添了更多的變數。不過盡管如此,我們也不必過于擔憂,祖國統一大勢不可逆轉,這是臺當局和美方都改變不了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