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水果第一股”到“暴雷”, 洪九果品(06689.HK)只用了不到三年的時間。
今年4月,洪九果品發公告稱,其多位高管被采取刑事強制措施,涉及涉嫌騙取貸款、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等事項。目前,洪九果品的創始人鄧洪九仍處于被逮捕狀態。
多位洪九果品的前員工告訴紅星資本局,早前,洪九果品要求員工認購股份,但洪九果品并未像承諾一樣地授予股份、分紅、去A股再上市等。而在他們離職前后,洪九果品曾承諾會退還認購股份的錢款,但他們至今尚未收到。
公司提供的“好機會”
統計:668人掏近六千萬認購股份
在“南百果、北鮮豐、西洪九”的行業格局中,2022年9月,洪九果品率先上市,它被業界譽為“水果第一股”,但從2023年下半年開始,洪九果品漸漸呈現出頹勢,甚至長期停牌。
洪九果品的前員工張波(化名)告訴紅星資本局,2023年7月左右,總公司要求分公司砍掉社群業務(若自負盈虧可保留),“那個時候,我就覺得公司的經濟情況可能不太好了。”
當時,在資本市場上,洪九果品的股價雖不斷下跌,但業績數據看起來良好。
洪九果品的估價走勢圖
2023年10月,洪九果品發公告稱,在當年前三季度,其收入約為134.27億元,同比增長26.4%;凈利潤同比增長幅度與收入增長水平一致;經營性活動現金流轉正,約2690萬元。
與此同時,洪九果品的員工們遇到一個 “好機會”——可入資認購洪九果品的股份。
“最開始是誘導,他們說早期投資原始股的人賺了很多,投2萬稅后能拿到6萬,然后開會說:‘公司的股價處于低谷,大家投入資金交給第三方管理,賺到的錢再給大家分。’”張波稱,到2023年11月,利誘成了威逼,話里話外傳達的意思是:不愿意幫公司的人,會被變相裁員。
萬兵(化名)曾在洪九果品的總部工作,2023年10月左右,“公司當時在內部宣傳‘大西洋計劃’,說洪九果品計劃在A股再上市,他們說這是一生只有一次的機會,利好信息能把股價直接從4元拉回到40元,投10萬就有100萬,投100萬就有1000萬。”
不過,對于上述說法,受訪者們告訴紅星資本局,在開會宣傳時,參會人員禁止帶手機,他們沒有錄音等證據可以提供,但數百名員工選擇入資認購公司股份。
圖由受訪者提供
一份由洪九果品前員工提供的《認購統計表》(據稱該表格是根據財務人員提供的數據整理)顯示,668個人共投入5961.6萬元認購洪九果品的股份,平均每人投資約9萬元。
紅星資本局聯系了表格中的三位人員,他們均提供了當時的轉賬記錄截圖,金額從10萬元到數十萬元不等,轉賬至洪九果品在渣打銀行的賬戶,附言為“XXX認購2023年獎勵股份。”
圖由受訪者提供
抱著“相信公司”的想法
公司讓打錢就打唄
2023年11月,洪九果品曾發公告稱,董事會已議決采納《2023年股份獎勵計劃》。
該公告還稱,資金來源為洪九果品的自有資金;股份來源為:根據信托協議及董事會或其授權人士的指示,受托人在二級市場購買本公司的H股股份;授予價格由董事會參考市價決定,不低于受托人在二級市場上購買成本的80%。
而多位洪九果品的前員工向紅星資本局提供的《股份獎勵計劃授予協議》顯示:S=(M+I-F)/C。(注:S為獎勵股份數量,M為認購金額,I為激勵金額,F為購買股份、持股中產生的間接費用,C為獎勵股份每股加權平均成分。)
不過,這些文件均為電子版,存在多處空白欄未填寫,僅有員工簽名,沒有公章,也沒有寫明員工的認購金額具體能“認購”多少股股份。
截圖自受訪者提供的《股份獎勵計劃授予協議》
“因為做水果這個行業的人,大部分學歷都不高,我們對這些東西的認知不多。就是抱著‘相信公司’的想法,沒有考慮太多,公司讓打錢就打唄。”張波對紅星資本局說。
不過,他們沒等到分紅,也沒等到A股上市的消息,甚至,連2023年的年終獎也未發放。
萬兵向紅星資本局回憶稱,2024年3月,“老鄧(指創始人鄧洪九)開會跟我們說:現在出現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有人想搞我們,所以我們要申請戰略性停牌。”
鄧洪九,圖據公眾號“洪九果品”
2024年3月19日,洪九果品發公告稱,其2023年全年業績的刊發日期可能會延遲。根據相關規則,發行人未能按照規定刊發定期財務信息,香港聯交所一般會要求停止證券買賣。
目前,洪九果品尚未發布2023年及其以后的財報,且仍處于停牌狀態。
值得一提的是,洪九果品的年報延遲刊發的原因是:洪九果品需要更多時間提供核數師就審核全年業績所要求的全部資料及解決核數師在審核過程中提出的若干問題。
同時,洪九果品的內部也發生著巨大的變化。
張波告訴紅星資本局,2024年3月左右,因洪九果品遭遇危機,很多員工被勸退,當時公司方面承諾:自愿離職的人會優先退還認購股份的錢款。
認購款至今未退
有前員工向警方遞交報案材料
多位洪九果品的前員工向紅星資本局提供的《2023年股份獎勵計劃退出確認函》顯示,“公司在本確認函簽署后90個工作日內無息退回已繳付的獎勵股份認購款。”
90個工作日后又90個工作日……多位受訪者向紅星資本局表示,他們至今未收到退款。
今年4月16日,洪九果品發公告稱,其收到相關通知獲悉:董事長鄧洪九、董事彭何、董事江宗英、董事楊俊文、董事譚波、監事會主席余利霞被采取不同的刑事強制措施,與重慶市兩江新區公安分局就涉嫌騙取貸款、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進行的立案偵查相關。
據洪九果品發布的最新公告,該調查源于若干銀行(洪九果品的債權人)向兩江新區公安分局提交的報告,內容涉及其迄今逾期未還的銀行貸款。
萬兵告訴紅星資本局,在鄧洪九被采取刑事強制措施后,他和一些前同事整理了來龍去脈,寫成了報案材料遞交給兩江新區公安分局的經偵支隊,后又轉交給辦理該案的專案組,“前幾天,我問了一下情況,(辦案警察)說他們找了司法審計在審計。”
紅星資本局注意到,重慶市政府采購網發過“12.3專案司法審計項目”相關招標內容,甲方為兩江新區公安分局,涉及案情為:某某公司騙取貸款案、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案、合同詐騙案、某某公司犯罪嫌疑人職務侵占案。
截圖自重慶市政府采購網披露的相關文件
5月20日,洪九果品在公告中稱,隨著兩江新區公安分局對該調查的推進,洪九果品及部分人員所受限制性措施已逐步解除及放寬,除鄧洪九、彭何以及其他兩名管理層成員仍處于被逮捕狀態外,其他被調查人士獲準繼續參與公司運營。
5月23日,紅星資本局在工作時間多次致電兩江新區公安分局,但無法接通。
5月24日,紅星資本局致電兩江新區公安分局經偵支隊某辦案警察的個人手機號碼,但他未透露相關案情,要求記者聯系兩江新區公安分局。
紅星資本局注意到,在洪九果品近期發布的公告末尾,簽署人均為江宗英,她是洪九果品執行董事兼總經理,也是鄧洪九的妻子,她于近期獲臨時股東大會授權辦理重整相關事項。紅星資本局致電江宗英的手機號碼,但無法接通。
紅星資本局還多次致電洪九果品披露的座機號碼,但無人接聽。
“準備進行集體訴訟”
律師:洪九果品涉嫌違規使用資金
江蘇聯盛律師事務所的高級合伙人律師王強告訴紅星資本局,根據《股份獎勵計劃授予協議》,洪九果品委托第三方信托機構作為受托人管理獎勵股份的授予和歸屬,資金應通過受托人在二級市場購買H股,但員工資金直接轉入洪九果品在渣打銀行的公司賬戶,涉嫌資金違規使用。
“員工持股計劃屬于獨立財產,需與公司資產嚴格隔離。相關資金需存入員工持股計劃專用賬戶,而非直接進入公司賬戶。公司直接接收資金可能被視為變相融資或利益輸送,違反合規要求。”王強對紅星資本局說。
王強還認為,如果受訪者所說的信息屬實,洪九果品以退款為條件,要求員工以個人原因自愿申請離職,掩蓋真實裁員原因,這損害了員工獲得裁員補償的權利,涉嫌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三十六條、第四十六條之規定。
紅星資本局注意到,受訪者們提供的《2023年股份獎勵計劃退出確認函》提到,“若乙方(指洪九果品的員工)離職,已歸屬的獎勵股份,保持不變;未歸屬的獎勵股份,取消歸屬,并按照投予價格和屆時公司H股股價,以孰低原則退回激勵對象。”
王強告訴紅星資本局,“孰低原則”損害員工利益。這一條款規定離職時按“授予價格與H股股價孰低”退回資金,若洪九果品的股價暴跌,員工需承擔全部損失,而公司無兜底責任,顯失公平,可能違反《合同法》的公平原則。
另外,北京盈科律師事務所律師歐陽黎炯告訴紅星資本局,如果洪九果品和前員工們達成協議,簽署了《2023年股份獎勵計劃退出確認函》,使雙方形成了新的法律關系,在這一關系的框架下,洪九果品應當在90天(不含節假日)退還獎勵股份認購款。
“90天期滿后,洪九果品若仍未退還獎勵股份認購款,那就構成了違約,這些前員工可以要求公司承擔相應的責任,甚至到法院起訴,并要求洪九果品承擔一定的違約責任,如資金占用造成利息損失的責任。”歐陽黎炯對紅星資本局說。
萬兵也向紅星資本局透露稱,他和部分前同事正在準備集體訴訟,希望能通過起訴洪九果品早日拿回錢款。
紅星新聞記者 楊佩雯
編輯 肖世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