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5月27日,首屆東盟-中國-海合會峰會在馬來西亞吉隆坡舉行,峰會主題是“共創機遇、共享繁榮”。在會上,我們宣布將對沙特等四國實行免簽政策,實現對海合會國家的免簽全覆蓋。看起來,這又是一場由中國牽頭的地區經濟合作典范,但其實,我們是在自己的家門口,給別人當了一回配角。
首屆東盟-中國-海合會峰會
新的經濟圈
本來,這個峰會只有東盟和海合會,他倆湊到一塊兒的原因,是2023年10月7日爆發的巴以沖突。以沙特為首的海合會六國,天然站在巴勒斯坦這邊,為了拉攏更多人支持自身的立場,他們找到在東南亞的印尼和馬來西亞,兩個伊斯蘭國家,再拉上東盟,在利雅得開峰會討論巴以局勢。
當時,與會的各國代表都嚴厲譴責以色列的暴行,呼吁立即停火,支持兩國方案。我國媒體也有報道,但背靠美國的以色列有恃無恐,沒把海合會和東盟放在眼里,好好的巴以問題峰會,成了一個茶話會。2024年,這個峰會干脆沒開,到今年,東盟先和中國談妥自貿區3.0版的協議,才想起拉上中國和海合會,一起聊聊區域經濟合作問
與會的馬來西亞總理安瓦爾
三方坐下一聊,才發現可以合作的項目太多,中國有強大的工業實力和全產業鏈優勢,是全球第二大消費市場,海合會有取之不竭的能源和開不完的支票,東盟更是眼巴巴盼著接過中國的產業轉移,三方一拍即合,經中國提議,三方商定將圍繞“一帶一路”倡議,拓展在各行業領域的合作,促進民間人員往來,造就一個充滿活力的經濟圈。
唯一的輸家
在這個經濟圈里,三方將各取所需,實現合作共贏。那誰是輸家呢?答案很明顯:美國。在這個經濟循環中,沒有任何美國元素,三方甚至可以通過本幣結算,來重創美元霸權。據美國一些經濟學專家估算,如果東盟、中國和海合會組成一個新的經濟體,每年將至少有價值1.5萬億美元的交易脫離美元結算,將大大增加美元霸權的風險。因為用不了多久,海合會和東盟就會發現,使用人民幣或本幣結算,要比美元結算安全得多。
同時,基于在峰會上達成的共識,三方還會推動在能源、金融、高科技領域的合作。前段時間特朗普去中東訪問,不是說要賣多少高端芯片給海合會國家嗎?大家可以猜猜,最終會有多少落到咱們手里。這些合作,看似是沖著美國去的,但這種看法,還是過于狹隘了。我們想要的只是平等互利,合作共贏,當越來越多國家選擇這條路時,才會凸顯出美國想贏家通吃,是多荒誕的一件事。
更有象征意義的,還是東盟和海合會先組局,再拉中國背書。要知道,以前都是西方國家在扮演這個角色。這說明當今世界,有越來越多國家相信,中國代表國際公平與正義,就像沙特在中國的斡旋下跟伊朗握手言和,美國就絕不可能做到。有的朋友可能會說,海合會國家跟美國關系也很好,未必會真心對中國吧?那么問題來了,沙特為什么跟美國關系好,是美國真對他們有多好,還是沙特害怕被美國收拾呢?
多邊主義秩序
以前啊,像海合會、東盟這樣的地區組織,幾乎不可能跟美國對著干。他們主動給美國交保護費,也純粹是為保平安。但每個國家和地區,哪怕是一盤散沙的中東各國,也想挺直腰桿做人啊,苦等幾十年,他們終于有了別的選擇,就是中國。
而對我們來說,這更是一筆低風險、高回報的買賣。以東盟-中國-海合會峰會為例,我們本來就是配角,很多事情都不需要中國付出政治和經濟代價去推動。這當然會導致中國跟美國的關系更加緊張,但中美本就已經在“打仗”,也不怕多出一處戰場。
中美博弈,是全球經濟發展的路線之爭
在和東盟、海合會的合作中,我們只需要順水推舟,基于中國-海合會峰會,和中國-東盟自貿區3.0的合作路線去走就行,只要保持平等互利合作,事情就會朝著好的方向發展。終有一天,這個世界會醒悟過來,美西方那套弱肉強食的叢林法則是錯的,中國著力推動的多邊主義秩序,才是歷史正確的方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