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潮汕地區的早餐中,一碗白粥總少不了一碟腌制沙蜆的陪伴。這道扎根潮汕民間的傳統美味小食,曾是尋常百姓家的餐桌常客,如今卻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逐漸成為令人惦念的舌尖記憶。當咸香與清粥在齒間交融,喚醒的不僅是味蕾,更是對老百姓煙火氣的深深眷戀。
沙蜆:淡水孕育的營養珍寶
沙蜆,這種棲息于河川湖泊泥沙中的貝類,偏愛水流舒緩、水質澄澈的生態環境。每年4至6月,經過漫長冬季的蟄伏,它們在回暖的水溫中肆意汲取養分,此時的沙蜆肉質最為豐腴緊實。
沙蜆堪稱“微型營養庫”,其蛋白質氨基酸組成接近人體需求,吸收率極高,是增強體質的理想選擇;鈣、鐵、鋅、硒等礦物質各司其職,從強健骨骼到預防貧血,從促進發育到抗氧化防癌,全面守護健康;維生素B族則默默助力能量代謝,為神經系統保駕護航。不過,需特別注意,沙蜆具有生物富集性,務必選擇來自潔凈水域的食材,方能安心品嘗美味。
劉少武的腌制秘訣:從廚房到匠心
廚師劉少武腌制沙蜆堪稱一絕,這份手藝源于對食材的極致苛求。他堅持從水質優良的韓江選購沙蜆,確保每一顆貝類都帶著清澈水域的純凈氣息。起初,他制作的沙蜆只是饋贈親友,卻因那恰到好處的咸香、細膩爽滑的口感而廣受贊譽,這讓他從業余愛好者蛻變為專業制作者。
腌制沙蜆經驗豐富的劉少武向記者介紹整個制作過程:
首先,將蒜頭用刀拍碎,姜塊切成小粒,芫荽取根莖部切小段(舍棄葉片以避免腌制后軟爛),辣椒切圈備用;
其次,新鮮沙蜆置于清水中靜養4至5小時,期間換水2至3次,直至徹底吐出泥沙;此外,冷水下鍋浸沒沙蜆,靜置15分鐘待其自然張開口部,接著開中火加熱至外殼微張(約3~4分鐘),立即關火撈出瀝干。這一步驟需分秒必爭,方能鎖住肉質的鮮嫩多汁;
最后,淋入熱花生油激發香氣,接著加入處理好的配料,再倒入生抽、芝麻油翻拌均勻。裝入密封罐后冷藏1天,讓咸鮮香辣與沙蜆的清甜充分交融,形成層次豐富的味覺矩陣。
需要注意,沙蜆要挑選無異味、觸碰即閉合的,拒絕死貝確保食品安全。制作過程中,要讓沙蜆吐沙徹底,殘留泥沙會破壞整道菜品。焯水時,沙蜆要“微張未全開”狀態最佳,過度加熱會導致肉質干柴。
舌尖上的層次交響
輕啜一口腌制沙蜆,首先感受到的是貝肉的彈嫩爽滑,咸香的醬汁包裹著沙蜆本身的鮮甜,姜蒜的辛香、辣椒的微辣與芫荽的清新依次登場,既保留了淡水貝類的清鮮,又賦予了復合調料的醇厚。這道小食巧妙平衡了咸與鮮、辣與香,開胃而不刺激,讓人不知不覺間就著白粥食下一整碟,仍覺意猶未盡。
它適合喜愛貝類海鮮、鐘情地方風味的食客,尤其適合佐粥下飯,增添餐食趣味。對于過敏體質者、腸胃敏感人群及需忌口海鮮的患者需謹慎食用;另外,腌制品含鹽量較高,建議適量攝入,搭配蔬菜、雜糧食用更好。
當工業化食品日益占據餐桌,這份手工腌制的沙蜆更顯珍貴。它不僅是一道美食,更是時光沉淀的味覺密碼,承載著百姓生活的溫暖與對傳統風味的堅守。
來源 :揭陽日報(文字、攝影:陳潔丹)
編輯:“和暢惠來”政務微信編輯部(編輯:西風瘦)
“和暢惠來”政務微信是中共惠來縣委宣傳部(惠來縣互聯網信息辦公室)推出的宣傳惠來、了解惠來的新窗口。“和暢惠來”堅持發布權威資訊,服務百姓民生,弘揚本土文化,彰顯惠來特色。
垂詢合作熱線:0663-6681035
聯系郵箱:HCHL336688@163.com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