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作家出版社,發現更多文學好書
*本文轉自現代快報讀品周刊,作者陳曦
從電氣工程師到網絡文學大神,驍騎校以18年超兩千萬字創作量,攬盡行業大獎。
年輕時是“日更兩萬” 的拼命三郎,如今人到中年,他決定放緩節奏,精耕細作,他以三十年生活積淀寫就的最新小說《下一站,彭城廣場》,是奇幻傳奇,也是他寫給故鄉徐州的一首愛情詩。
《下一站,彭城廣場》
驍騎校 著
作家出版社
三十歲之前,驍騎校是一名電氣自動化工程師,喜歡文學,喜歡莫言和海明威。
九歲時看《紅高粱家族》,發現它與之前看的紅色主題作品有很大不同,其中的人物形象鮮活立體,勇敢大膽,瀟灑正義。十七八歲時閱讀海明威的作品,雖然當時還沒有經歷婚姻,但給了他很大震撼。后來,他在寫《穿越者》時,借鑒了《別了,武器》的開頭,算是對文學大師的致敬。
驍騎校將投身寫作歸結為“使命的召喚”。他相信每個人來到世上都是帶著使命的,只是大多數人究其一生都沒聆聽到使命的召喚,而他恰巧是那一小部分聽到并且回應使命召喚的幸運兒。
“我經常想,如果我沒有從事這個行當,現在是什么狀態,我設想了很多種場景,后來忽然明白,即便2007年那個夏夜我沒有敲下鍵盤上的第一個字,也會在2008年、2009年,或者任何年份,踏上這條征途?!?/p>
三十歲的人終于找到適合自己的路,必須要把身家性命全部押上,孤注一擲地賭一把,幸運的是他贏了。寫作至今已有18年,創作總量超過兩千萬字,入選“網絡文學20年十大歷史作家”“百強大神作家”,幾乎拿遍了所有網絡文學設立的獎項,恰如其網名所宣示的:驍勇,一騎絕塵。
從去年開始他不再每天連載,人到中年,以前那種日更兩萬字的高強度寫法確實有些承受不住了。“我有一個比喻,十八歲的新兵可以每天都跑五公里,五十歲的大校師長,每天五公里可能就有些難為人了。我已經連載了十八年,也該歇歇了?!?/p>
這幾年,他轉而寫了兩部短化的作品,也在二十萬字以上,在網文里屬“短篇”,但在傳統文學概念里也算是長篇了,業界反響很好,讀者反饋也不錯,因為沒有連載,黏性有所下降,但是“不能既要又要”,這是他早就考慮到并且有心理準備的。
《下一站,彭城廣場》是驍騎校以徐州為背景創作的一部小說。他的上部小說《長樂里:盛世如我愿》是寫第二故鄉上海的,寫完便總覺得欠家鄉徐州一本書,正趕上徐州宣傳部邀請各界文藝工作者深入生活,他在這方面積累較多,因此創作之初就獲得了中國作協定點深入生活項目的扶持。
2023年春天,他開始在徐州地鐵彭城廣場站深入生活,與員工一起工作,在站務、票亭、車控室等崗位實習,獲取了第一手資料。書中出現的地鐵員工,基本上都是實名換諧音字,他們的人設和現實中的人設也是一致的。主角之一的“李可健”,名字和現實中完全一樣,是個零零后。年輕詩人“王亞軍”的塑造,則源于他對徐州籍外賣詩人王計兵的了解,驍騎校讀過他的詩,非常受觸動,在網絡版小說里王亞軍的名字就是“王兵”。
小說《下一站,彭城廣場》中,無所事事的中年酒徒徐良,在喝多后會穿越至明末,化身無名小爐匠;平常無奇的地鐵站務員李可健,機緣巧合下穿越到1948年,尋找懸案線索。二人的交集地點就是彭城廣場站。
為何設定穿越到這兩個歷史時期?驍騎校解釋說,這兩個時期都屬于社會極端狀態,明末崇禎朝天災人禍,戰亂不斷;1948年是黎明前的黑暗,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越是極端狀態下,越能展現人極致的善和惡?!蓖ㄟ^穿越者的視角,小說將歷史苦難與當代文明對照,展現徐州人民美德的賡續傳承。
在近日舉行的《下一站,彭城廣場》研討會上,評論家們普遍認為這是一部“徐州傳”,開掘了地域書寫的新樣式。
驍騎校說,徐州有很多古老傳說和民間故事,但是缺乏新的都市傳說,如果只寫單一的當代,未免浪費徐州博大精深的歷史文化,于是他設計了一個精巧的結構,把明末、民國與現代榫卯起來,形成一個整體,完本之后,他發現主題升華了,“徐州才是這部書真正的主角?!?/p>
為了寫淮海戰役這一段,驍騎校在徐州圖書館查閱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資料,伏案許久,獲取很多有價值的信息。
小說大量運用徐州方言詞匯,如“掰扯”“辦肆”“擺乎”等,并穿插伏羊節和鹽豆子、麥飯、烙饃、米線、羊肉串等地方美食,可以說是一本完備的美食旅游攻略。
徐州燒烤,漢代就已風行,漢畫像石上有所描繪。當年驍騎校去一家燒烤店,吃完怎么也找不到老板,無奈欠了“地地道道”店主一餐飯錢,是個心結,就寫到作品里。遺憾的是,現實生活中這家店改了名字和經營風格。還有地鍋雞、烙饃卷羊肉、徐州米線都值得嘗試,“徐州米線跟云南過橋米線有很大的不同,我們那一般都說喝米線,因為精華都在湯里,是由牛骨、豬骨等熬制成的?!?/p>
徐州城下城遺址博物館里有磨盤等遺跡,所以有了小說開頭的豆腐磨坊;新開的文廟,在明代時就有了,是祭拜孔子的地方;云龍湖據說一圈有13.14公里,寓意一生一世,是很多情侶打卡的不錯選擇;風化巷、紅燈蠟燭廠都有原型……
《下一站,彭城廣場》是驍騎校自我感覺寫得最好的一部小說。有別于傳統“穿越文”,小說主人公不再是“天選之人”,沒有外掛,不開金手指。
驍騎校說,開掛開得太狠,反而失去了爽感,金手指開得太大,也會有一種作弊的感覺,說明作者水平不夠高。所以要重新調配讀者需要的爽感,沒了外掛,更加考驗作者的筆力。
“穿越”在書里起到的,更多是神奇敘事的功能,使三個時代粘連成一體,諸多設定花了許多心思,編輯覺得巧合未免過多,驍騎校的看法是,這個世界上本來就充滿了各種陰差陽錯和機緣巧合,命運的算法早就在冥冥之中安排著我們的一切。
書中夾雜了他對徐州生活的記憶。“孟慶元”這個角色是他的一個朋友,因為賭博在自己的熟食店里自盡,驍騎校讓他活在了自己的作品里,但讓他又死了一次,“我覺得,即便在作者作為上帝的文學世界里,賭徒也只有死路一條,這是文學的倫理平衡?!?/p>
長途貨車司機“老包”在貴州救下的女人,則是驍騎校埋在心里二十多年的一根刺。當時,他親眼目睹一個貧困女中學生被拐帶去城里 “打工”,未能施以援手,心里一直惦記著,在這本書里他通過文字還愿,讓老包解救了她,并為她創設了全新的生活。
還有獨自搭建塔樓的瘋女人,驍騎校想表達的是,這個世界上有很多我們關注不到的人,他們并不活在正常的人生軌跡中,但他們同樣是這個世界的組成部分,即便在書中,他也沒有干涉她的人生,任由她“向高處去了”。
作為驍騎校的資深讀者,青年評論家、中國作協網絡文學中心助理研究員王秋實直言,“現實題材”的難度在于,它與網文有天生矛盾的地方,因為網絡文學總是改變現實的,因此出現“升級”的套路,出現追求力量的主角。而現實題材中,有力的不是人,而是現實和世界。網絡文學是“世界圍著我轉”,而現實題材是“人潮人海中,有你有我”。書中寫過多次人潮人海中無力的失意人,是醉酒的徐良、失戀的王一晨,是營哨與城破時,看著亂兵奔走的小爐匠,也是戰場上兩軍在身旁沖鋒時,灑下一地字紙的陳將軍?!胺龀志W文現實題材創作很多年了,也許我們期待的就是《下一站,彭城廣場》這樣的作品?!?/p>
回顧寫作之路,驍騎校感慨頗多。網文創作,要求作者必須一天十小時的坐定創作,沒有“垃圾時間”的積累,不可能成就一部部作品。他與王蒙、梁曉聲、閻晶明等文壇前輩同臺領獎時,感到付出得到了認可和回報。他認為健康健全的文學生態里,既要有隱隱綠草,也要有參天大樹。
驍騎校見證了網絡文學早期的野蠻生長,如今最大的感受是新人輩出,作品迭代升級顯著。作為網文行業的資深從業者,“傳幫帶的使命基本完成,相信文學行業的未來會更加輝煌?!爆F在,寫作對他而言,是不斷拓展疆域,嘗試更多的可能。
驍騎?!断乱徽?,彭城廣場》研討會在京舉行
作家出版社推薦
內容來源:現代快報讀品周刊
作者:陳曦
往期回顧,點擊關注
排版:鄧 寧
編輯:祁創祎
一審:劉豈凡
二審:劉 強
三審:顏 慧
作家出版社官方媒體矩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