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媒體上的一時沖動,可能會毀掉多年的努力與期待。近期,黑龍江省哈爾濱市一位考生因網絡極端言論被舉報,起初大家還為其感到惋惜,可在看了她的社交發言之后,網友們更多感覺到的是“后怕”!
如果真的讓這樣一個情緒消極、發言極端的人擁有體制內的執法權,無異于是把狼放進了羊群里!
這位姓蒼的女性考生原本已通過2025年哈爾濱市道外區人民檢察院司法警察崗位的體能測試,即將邁入公職人員行列,卻在錄用前的關鍵階段被網友舉報曾在社交平臺上發表不當言論,最終導致失去了寶貴的上岸機會。
越鬧越大!公務員考生被舉報發表極端言論,網友評論區炸鍋!
值得一提的是,體檢是公務員考試流程中靠后的環節,通常在筆試、面試和體測之后進行。蒼某順利通過了前期各項考核,甚至已經完成了體測,距離最終錄用僅一步之遙。
可就在這個關鍵時刻,有網友扒出了她在社交平臺上長期發表的一系列極端言論,內容令人咋舌,隨即向有關部門進行了舉報。這些言論的具體內容雖未被完全公開,但據了解涉及對特定群體的歧視和敵意,與司法警察應當保持的中立立場和職業素養嚴重不符。
相關單位隨后表示:該考生"后續她就沒再走程序",并且否認了網友們所說的“政審沒過”的說法,好消息是這樣極端負面的人沒有進入體制內,但值得深思的是:為什么在舉報之前,政審沒有發現該考生存在這種發表極端言論的行為呢?
就如同網友們疑惑的那樣:為何發表過極端言論的人能夠通過前期的資格審查,一直走到體檢這一步?政審環節是否存在漏洞或流于形式?這次事件的后續發展,已經影響到了外界對政審的思考與信任。
關于體制內的政審,需要強調的是,傳統政審主要依靠檔案記錄、單位評價和實地走訪,難以全面覆蓋應聘者的網絡言行,但在數字時代下,一些招聘單位已經開始探索將網絡言論納入政審范圍,但礙于技術難度和個人隱私等問題,這種嘗試注定要面臨不小的困難與阻礙。
但這也并不意味著網絡就是法外之地,就如同這名姓蒼的女同學,即便已經通過了體檢,但只要被舉報了,相關單位就會深入調查,只要舉報內容屬實,即便你的成績再優秀,也照樣與體制內無緣。
對公職人員候選人而言,網絡言論同樣是品行評估的重要依據
相關部門的工作人員表示:已經關注到此事并開展相關工作,但因調查尚未結束,暫不便透露具體處置結果。這種態度體現了體制內工作的謹慎之處,也相信這件事會有一個合理的調查和處理結果。
一位準司法警察的職業生涯被社交媒體毀掉,這樣的事情雖然令人唏噓,但也不得不給大家敲響警鐘,單看評論區網友們的發言就能明白,大家對體制內工作者的要求還是比較嚴格的。
甚至有網友表示:"這種人千萬不能進入公職人員隊伍,以后每年她繼續考,也必須繼續舉報",不過筆者認為,大家之所以如此憤怒,或跟蒼姓考生報考的崗位特殊性有關,一個情緒不穩定、發言極端的人,的確不適合擔任執法人員。
社交媒體給了每個人表達的自由,但這種自由并非毫無限制,實際上絕對的自由是不存在的,對公職人員候選人而言,網絡言論同樣是品行評估的重要依據。
司法警察作為特殊的執法人員,其政治立場、道德品質和價值觀直接關系到法律實施的公平公正。發表極端言論的行為,無論出于何種動機,都證明了她不適合、也無法擔任這一職務。
不過這件事也給體制內招聘帶來了新的思考:當網絡媒體成為了每個人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政審環節是否能突破數字的圍墻,將網絡言論納入政審的范疇呢?
今日話題:你如何看待這件事呢?
(所有圖片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