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塞拜疆年軍費差不多是20 多億美元,卻舍得花 42 億買40架中巴聯合研制的梟龍戰機,單機價格是美元1.05億,創下了我國戰機出口單價紀錄,中械裝備賣出西方價,本質是東方硬實力打破了西方的軍售壟斷。
阿塞拜疆國防部官員詳細說明:1 億美元單價,不僅有飛機,還有打包的全方位生態鏈,有源相控陣雷達讓蘇-35S在170公里外無處遁形,掛上160公里射程的霹靂-15E導彈,能對俄制戰機形成技術碾壓。
東大提供的 "售后套餐" 更讓買家心動。不僅給你培訓飛行員,還能把維修車間建在你的本土,而且終身售后成本打七折。
對比俄羅斯 ,只賣硬件不管售后,阿塞拜疆空軍司令吐槽:"以前米格-29如果有故障 ,必須請莫斯科的技術人員幫忙,現在換了梟龍戰機,我們自己就有保養車間,有什么問題能實時和東方技術顧問連線。"
阿塞拜疆訂單引起巨大蝴蝶效應,暴露出俄羅斯軍貿的致命傷:俄羅斯拒絕開放蘇-35S源代碼,導致亞美尼亞買過去之后,和北約彈藥兼容不了。而我國允許烏茲別克斯坦定制電子戰程序,甚至可以接入土耳其數據鏈。武器平臺直接開源,讓俄制裝備從 "技術霸權" 變成 "電子垃圾"。
這場軍貿變局的本質,是中國用兩招改寫游戲規則:西方賣戰機如同賣豪車,車價只是開始,后續保養、配件、升級才是 "吞金獸";我國能提供 "保姆式服務",緬甸有我們幫忙建設的衛星導航站,尼日利亞地勤隊伍被我們培訓完才能上班,反艦戰術能給阿根廷量身定制。
這種一條龍服務模式,哪怕是資金有限的小國,也能讓自家空軍實現現代化空戰夢。小家子氣的俄羅斯害怕技術泄密,逼得印度咬牙自己搞研發,花了百億美元,還是擋不住飛機隔三差五往下掉。
我國大膽放權,不僅允許巴基斯坦對外售賣,還允許對"梟龍"自定義改進,客戶生態圈一步步形成并擴大。
阿塞拜疆總統親自戴著中式頭盔試駕,特別要求攝影師拍照留念。這張照片的價值遠超 42 億美元訂單, 它象征著發展中國家第一次以合理價格獲得 "技術自主權"。21 世紀的軍事競爭,不再是航母或核彈頭的數量比拼,是看誰能用開放生態重塑全球規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