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印度安全部隊在馬阿德地區跟毛派武裝打了一仗,打死 27 名武裝人員,當然,印度部隊最大的成果是,打死了印度毛派武裝的最高領導人巴薩夫拉吉。這事兒看著挺突然,但背后藏著一個老問題:印度毛派武裝鬧了幾十年,為啥始終成不了大事?今天咱就從這場交火說起,扒一扒他們背后的致命短板。
先看這次沖突的細節,據獲悉印度安全部隊在行動前,就已經做好了情報收集,甚至為了對付這幾十個武裝人員,派出了直升機偵察支援,而在執行作戰任務時,出動了特種部隊和裝甲車輛。而毛派武裝呢?根據現場照片,他們大多拿著老舊的步槍,連像樣的防彈衣都沒幾件。這種裝備差距,一開始就決定了結果。
更關鍵的是指揮系統。印度軍隊有衛星定位和無線電通訊,毛派武裝還在用徒步傳令兵。這次領導人巴薩夫拉吉被打死,據傳就是因為通訊頻道被印度軍方監聽,行蹤暴露了。你說這仗還怎么打?
而在裝備差距之外,印度毛派武裝還面臨著更大的問題。
毛派武裝最大的毛病就是 “窩里斗”,內部派系林立。比如 2019 年,就有一支 300 人的隊伍因為不滿高層決策,直接脫離組織單干了。這種分裂有多致命?舉個例子:2022 年印度軍隊圍剿時,不同派系之間互相拆臺,有的躲起來保存實力,有的盲目出擊,結果被各個擊破。
反觀印度政府,搞的是 “分化瓦解” 策略。他們給投降的武裝人員發獎金、分土地,還成立 “民兵組織” 讓投降者反過來打自己人。2023 年就有 400 多名毛派成員投降,相當于每年被 “挖走” 一個營的兵力。
毛派武裝自稱 “代表農民”,但實際操作卻很離譜。比如在恰蒂斯加爾邦,他們強制農民交 “革命稅”,不交就燒房子;還禁止農民用手機、看電視,說這些是 “資產階級毒瘤”。
對比一下中國革命時期的 “打土豪分田地”,毛派在印度完全沒學到精髓。他們控制的地區大多是貧瘠的山區,卻連基本的醫療、教育都不搞,農民跟著他們看不到希望。2024 年的民調顯示,只有 12% 的山區農民支持毛派,剩下的要么怕他們,要么恨他們。
莫迪上臺后,對付毛派的手段相當強硬。莫迪政府在山區修了上萬公里的公路,方便軍隊機動;還搞 “村莊堡壘化”,把農民集中到有駐軍的定居點,切斷毛派的補給。
這種戰術有多有效?2010 年毛派控制區有 92 個縣,現在只剩 22 個縣還有零星活動。2023 年他們發動的襲擊次數比 2010 年減少了 73%,已經從 “武裝割據” 退化成 “零星游擊” 了。
很多人好奇:尼泊爾毛派都能通過選舉執政,為啥印度毛派就不行?關鍵差在策略上。尼泊爾毛派懂得 “農村包圍城市”,還會搞統一戰線,聯合其他政黨;而印度毛派太極端,既反對印度政府,又排斥其他反對派,成了 “孤家寡人”。
還有外部環境不同。尼泊爾周邊沒有大國干預,而印度作為地區大國,美國、俄羅斯都給它提供軍事援助。比如 2024 年,美國就向印度出售了價值 12 億美元的直升機,專門用于圍剿毛派。這種國際支持讓印度政府有足夠的資源打持久戰。
這次交火導致毛派武裝最高領導人殞命,但更關鍵的是暴露了他們的結構性缺陷:沒有統一的組織、缺乏群眾基礎、對抗不了現代化軍隊。不過話說回來,印度政府雖然能軍事鎮壓,但解決不了毛派滋生的根源 —— 山區的貧困和不平等。
數據顯示,毛派活躍的地區,失業率高達 34%,文盲率超過 60%,40% 的兒童營養不良。只要這些問題存在,就算今天打死巴薩夫拉吉,明天也可能冒出新的武裝領導人。這就像印度社會的一個死結:用暴力解決暴力,最終只會陷入更深的暴力循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