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剛剛,外媒報道,馬斯克的腦機接口公司Neuralink融資6億美元(43億人民幣),公司投前估值已經達到90億美元(約合647億人民幣)!
這一筆融資直接刷新腦機接口賽道的紀錄,Neuralink向著千億獨角獸又近了一步。
就在上個月,第三位Neuralink植入者發布了一段視頻,在腦機接口的幫助下,這位肌萎縮側索硬化癥(ALS)患者能夠剪輯視頻、玩馬里奧賽車游戲。
馬斯克表示,Neuralink的第二款產品「Blindsight」將在今年內首次在人體上植入,旨在恢復盲人的視力。
去年1月,Neuralink完成首例人體植入手術,首位患者實現了意念操控光標。到第二位受試者時,已能流暢游玩射擊游戲并使用CAD軟件。
馬斯克表示相關進展相當順利,他樂觀預測5年內會有數萬人植入Neuralink,10年內會有數百萬人植入。
除了治愈疾病之外,腦機接口更大的使命是增強人類能力,突破生理限制,拓展人類認知與行動能力。
據悉,馬斯克要求Neuralink的工作人員大幅加快工作進度,以確保未來人類與超級人工智能相比依然能夠保持競爭力,否則人類的生存可能會受到威脅。
中國在腦機接口領域同樣展現出強勁勢頭,目前國內已出現34家相關企業,在技術突破與政策支持的雙重利好下,產業化進程正在加速。
機械飛升!馬斯克強推腦機接口
腦機接口(BCI)一詞由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計算機科學家Jacques Vidal于1973年首次提出,他提出腦電信號或許可以用來控制假肢。
2016年,馬斯克聯合多位神經科學家、工程師共同創立了Neuralink,他自掏腰包1億美元作為啟動資金,最初目標是開發腦機接口來治愈腦部疾病。
Neuralink開發了一種全新的腦機接口植入物,其中包含一千多個微電極,這些微電極分布在極其纖細的聚合物線上,必須由專門的機器人縫合到大腦中。
2019年7月,馬斯克在發布會上展示了N1 Link,它只有硬幣大小,可以通過無線連接傳輸數據。
2021年,Neuralink 發布了一段視頻,展示一只植入N1 Link的猴子通過意念玩電子游戲,引發巨大轟動。
2023年5月,Neuralink獲FDA批準開展人體臨床試驗,并于2024年1月完成首例患者植入。
2024年5月,Neuralink發布首例腦機接口患者臨床報告:受試者成功用意念操控光標下棋、上網以及直播,本人對此表示非常滿意。
幾個月后,馬斯克腦機接口的第二位患者完成植入,能夠絲滑游玩CS,并使用CAD軟件進行3D打印設計。
多名受試者的成功,讓馬斯克信心倍增,他在社交媒體上稱,5年內會有數萬人植入Neuralink,10年內會有數百萬人。
在一檔播客節目中,馬斯克甚至表示,未來幾十年內全球會有數億人植入Neuralink。
為數億人植入腦機接口,這顯然不僅僅是為了治愈疾病那么簡單,在馬斯克的設想中,腦機接口最終將實現人類能力的極大增強,以適應未來的AI沖擊。
“如果AI以1Mb/s的速率說話,而人類只能以1字節/s的速度回應,這是無法接受的,我們需要在生物性上也讓人類跟上AI的步伐。”
馬斯克認為,需要將人類的輸入和輸出速率提高幾個數量級,才能在一個充滿AGI的世界里擁有更多的機會。
Neuralink聯合創始人DJ Seo此前也宣稱:“長期目標是讓數十億人可以使用腦機接口,釋放人類的潛力,超越生物能力限制”。
這也是Neuralink的終極愿景,即實現人工智能和人類的和諧共生。
技術突破+政策利好 國內腦機接口迎來爆發
腦機接口是未來產業之一,與人工智能、6G、量子信息等同列,也是新質生產力的重要代表。
據統計,2023年全球腦機接口市場規模已超過20億美元,預計將以17%的年復合增長率增長,到2033年將突破100億美元。
今年1月29日工信部、科技部等七部門聯合印發的《推動未來產業創新發展的實施意見》,明確提出需要加強腦機接口等領域的研發。
此前,國家醫保局發布《神經系統醫療服務價格項目立項指南》,其中專門為腦機接口新技術單獨立項,引發市場關注。
隨后,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方案》指出:促進“人工智能+消費”,加速推動智能穿戴、腦機接口、機器人等新技術新產品開發與應用推廣。
圖:宣武醫院與清華大學團隊首例患者通過無線微創腦機接口成功實現腦控抓握
今年1月,北京、上海先后出臺腦機接口5年行動方案,吹響地方政府鼓勵腦機接口產業發展的號角。
《加快北京市腦機接口創新發展行動方案(2025—2030年)》提到,到2030年,培育3到5家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領軍企業、100家左右創新型中小企業。同時,到2030年北京將打造1到2個腦機接口產業發展集聚示范區,實現腦機接口創新產品在醫療、康養、工業、教育等領域的規模化商用。
《上海市腦機接口未來產業培育行動方案(2025—2030年)》指出,2027年前,推動5款以上侵入式、半侵入式腦機接口產品完成臨床試驗,面向失語、癱瘓等患者,實現部分語言和運動功能恢復,實現高質量腦控。
未來三年,上海市醫療器械檢驗研究院有望投入上億元,建成全國領先的腦機接口醫療器械檢驗測試平臺,有力支撐國內腦機接口醫療器械產業發展。
相較于美國等發達國家,我國對腦機接口技術的研究起步較晚,但近年來發展迅猛,在技術發展方面取得了優異成績。
中國工程院院士顧曉松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中國是開展腦機接口科研項目最多的國家之一,科研產出規模大且增速快,中國企業發明專利申請占比超過全球一半。
2024年,宣武醫院與清華大學團隊共同宣布,全球首例通過植入式硬膜外電極腦機接口輔助治療的四肢截癱病例,在行為能力康復上取得突破性進展,實現自主腦控喝水,有望先于馬斯克產業化。
根據智藥局不完全統計,中國有34家腦機接口公司,團隊多由高校或科研機構實驗室孵化,大多數集中在一線和沿海城市。
值得注意的是,杭州是除幾個一線城市外布局腦機接口最積極的城市,目前已經收獲多個產業成果。
杭州市政府早在2018年就通過海外考察引入強腦科技,提供研發空間和租金減免等支持,并推動其總部從美國落地到杭州。
目前,強腦科技被列入杭州“六小龍”,與馬斯克創立的Neuralink并列為全球腦機接口領域中融資規模最大的兩家公司。
—The End—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