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新夢想環球教育李老師分享的日本垃圾分類留學生必知的30條細則:
垃圾類別及處理
可燃垃圾包括廚余殘渣,需瀝干水分,2025年東京都規定廚余垃圾必須使用透明或半透明垃圾袋。
不可再生紙張如餐巾紙、油污紙盒屬于可燃垃圾。
小型木制品及煙蒂是可燃垃圾,木棍類需截取到50cm大小并捆扎牢固。
不可燃垃圾有金屬制品,如鍋具、剪刀等。
玻璃陶瓷屬于不可燃垃圾,化妝品瓶等也在此類,且化妝品玻璃瓶等因熔點不同不能與其他玻璃制品一起回收。
電池類不可燃垃圾需用透明膠帶封住電極,燈泡需裝入原包裝盒并標注“危險”。
資源垃圾中的塑料瓶需拆解為瓶身、瓶蓋和標簽三步處理,洗凈壓扁的瓶身歸入PET類,瓶蓋為不可燃垃圾,標簽則屬可燃垃圾。
牛奶盒屬于資源垃圾,需剪開洗凈、晾干后捆扎。
報紙、雜志、紙箱等資源垃圾要包扎或折好。
金屬類噴霧瓶需在通風處將瓶中噴霧使用完畢并扎出小孔后作為資源垃圾回收,酒瓶類盡量返還給購買處。
家具、家電等粗大垃圾需提前預約并支付處理費,如冰箱約6000日元。
有害垃圾包括熒光燈管、水銀體溫計等,必須裝入專用紅色袋,違規丟棄可罰高達1000萬日元。
垃圾處理流程
每個地區有固定回收日,如東京文京區周二收可燃垃圾、周五收資源垃圾,錯過需存放至下次回收日。
大阪、福岡等地強制使用印有區徽的指定垃圾袋,東京23區允許透明袋,可通過便利店、超市或自治體官網購買。
處理大件垃圾要通過市役所官網或APP預約回收,支付費用后領取“粗大垃圾處理券”并粘貼于物品上。
部分二手平臺提供大件垃圾免費上門回收服務。
法律風險與應對
2025年《廢棄物處理法》修訂后,亂丟垃圾可罰高達1000萬日元或5年監禁。
常見違規行為有混合丟棄、使用非指定垃圾袋、錯過投放等,神奈川縣留學生因廚余垃圾未分類被罰案例占全年總數的23%。
日本社區有“垃圾巡邏員”,可能要求留學生重新分類或接受教育,名古屋試點“垃圾分類評分系統”,違規會影響租房信用評級。
遭遇罰款時可聯系留學生支援中心或自治體多語言窗口申訴,東京都有中英文版《垃圾分類爭議處理指南》,2025年維權成功率達68%。
其他注意事項
日本幾乎所有商品都有垃圾分類標識,可按標識分類。
寵物狗糞便若不處理好可能會導致主人被逮捕。
超市有專門的統一回收點,回收泡沫容器、牛奶盒等,電器用品商店也有專門回收干電池的容器。
垃圾分類回收后,循環利用分三輪進行,第一輪篩選出能馬上再利用的物品進入二手物品流通渠道。
第二輪篩選出的物品由專門從業者處理,包括泡沫、塑料等可大規模回收利用的物品。
第三輪才是廢棄焚燒處理。
日本大街上很難找得到垃圾桶,日本人習慣預備塑料袋把垃圾裝起帶回家再丟棄。
自動販賣機旁的洞洞只可用來回收塑料瓶及罐,不可丟一般垃圾。
可以加入地區“粗大垃圾交換群”,免費獲取或處理家具、電器等。
部分超市設“瓶罐回收機”,投入20個塑料瓶可兌換100日元購物券。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