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源網絡|快來查看本期科學新聞吧~
每周一,【把科學帶回家】的編輯們將為你帶來一些有趣的本周新聞,幫你輕松地開啟這一周!??????
【第48期】看點
科學新聞
一只鷹學會識別交通信號,開始利用交通規則捕獵,大大提高了成功率?
在南極等了2個月企鵝拉屎,最后終于發現了企鵝糞拯救地球的證據
女子堅持沖洗鼻腔,鼻腔內竟長出卵石狀物體?
奇聞電波
橘子皮變成藍色了!還能吃嗎,不會中毒吧?
一只鷹學會識別交通信號,
開始利用交通規則捕獵,大大提高了成功率?
鳥能有多聰明?之前我們公眾號寫過非常多的文章,足以證明這一點!
然而,文章中的主角大多是、、和,少有鷹科動物。然而,有研究人員卻在美國新澤西州發現了聰明的庫珀鷹
(Accipiter cooperii),并以此寫了一篇論文。文章中的主角不僅學會了識別交通信號,還懂得利用人類的交通規則進行捕獵,從而提高自己的捕獵成功率
圖源David A. Hofmann
2021年冬天,田納西大學和羅格斯大學的動物學家兼數學家的弗拉迪米爾·迪涅茨(Vladimir Dinets)在新澤西州西奧蘭治的一個十字路口,看到一只年幼的庫珀鷹從一棵小樹上飛起,低空飛過那些因為等紅燈停下的車輛,然后消失在街對面的前院。片刻之后,它再次出現時,已經捕捉到了一只麻雀。后來迪涅茨在同一個地方,多次觀察到這只庫珀鷹的捕獵行為,超高的捕獵成功率讓迪涅茨印象深刻。
迪涅茨發現,這只鷹首先會出現11號房子前的樹上,然后一直等待。當有人按下通行按鈕時,信號燈會發出鳴叫聲——這種聲音意味著紅燈會持續90秒,而不是以往短暫的30秒。這段時間足夠讓車輛沿著路邊緩慢停下,直到停下等燈的汽車排隊到8號房子時,庫珀鷹就會出現。它會讓自己保持低空飛行的狀態,借著一排排汽車的掩護飛到1號房子前的樹上,最后迅速穿過馬路向著2號房子前面的麻雀群發起攻擊。這些麻雀群每天早上都會聚集在一起,啃食前一晚在戶外用餐的家庭留下的面包屑,或者是垃圾堆。
圖源Vladimir Dinets
迪涅茨認為,這只鷹在腦海中形成了一幅街區地圖。由于被汽車和建筑物遮擋,它其實無法從樹上看到獵物,所以它必須記住周圍的布局,并計算自己的行進路線。與此同時,它還必須理解因果關系,知道特定的聲音會導致城市環境發生可預見的變化。這種行為不可能是條件反射下產生的,必須通過精密地計算,以及超強的記憶能力和復雜的抽象推理能力。
迪涅茨在第二年(2022年)的冬天也觀察到一只采用同樣方式捕獵的庫珀鷹,他堅信這是同一只,只是它成年了。然而,自從人行道信號燈壞了,2號房屋的主人搬走后,麻雀不再來了,那只庫珀鷹也消失了。
在南極等了2個月企鵝拉屎,
最后終于發現了企鵝糞拯救地球的證據
2023年南半球夏季,赫爾辛基大學的研究者馬修·博耶及其團隊發現,他們身處的馬蘭比奧基地附近,氨氣濃度爆表了!大氣中的氨濃度直接飆升到平常當地氨濃度的1000倍左右,達到了13.5ppb。
究竟誰在放“毒”!科學家排除了一堆原因,又根據風吹來的方向進行排查,究其原因,其實是他們站在了企鵝棲息地的下風口,他們所在的地方,距離6萬只企鵝的棲息地有8千米,而氨氣正是企鵝經過“施肥”后,讓土壤帶上的味道。甚至在企鵝離開棲息地近2個月后,這種味道依然不會散去,氨濃度依然會持續升高。
不過更重要的是,科學家發現,企鵝糞便產生的氨氣,在保護南極氣候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早先的一項研究表明,最近幾年全球氣溫大幅上升,是因為云變少了。而在南極洲,覆蓋在海洋上低空的云層的形成,有一部分靠的就是企鵝糞便。
十幾年前,科學家就已經開始通過衛星拍攝到的南極圖片中,大量企鵝糞便(褐色)區域來識別企鵝群落的位置了。|NASA
大量的企鵝糞便是南極洲沿海地區氨的主要來源,而氨氣會與海洋藻類產生一系列反應,最終形成大量微小顆粒,充當水的凝結核,形成液滴,聚集為云層,進而讓此地的氣溫保持穩定。研究結論就提到,來自企鵝糞便的化學成分將這種顆粒的形成速率提高了10000倍。
而研究人員在此處的研究方法,就是在這個企鵝下風口等了兩個月的“企鵝味的風”,以及計算出了當地氣溶膠的情況,最終獲得了這個結論。沒想到研究糞便和地球氣候情況,居然是“等風來”的過程,真是清奇的研究方法啊!
不過,這也表明,地球上的生態系統和大氣形成的過程有著重要聯系。除了企鵝糞便能維持氣候,鳥糞能滋養浮游生物,魚糞則能參與碳循環……可不要小瞧了糞便的力量!
女子堅持沖洗鼻腔,
鼻腔內竟長出卵石狀物體?
鼻炎可以說是很多人一生的“痛”。一般來說鼻炎算不上什么太嚴重的病,但是每次鼻炎發作都讓人很難受。鼻炎患者經常會有一陣癢感突襲鼻腔,然后不停流鼻涕、打噴嚏,持續時間長,難以痊愈。
現在有很多幫助鼻炎患者暫時緩解癥狀的辦法,其中一種就是用生理鹽水清洗鼻腔。生理鹽水可以沖洗到鼻腔深處的鼻竇,鼻竇是鼻腔周圍的顱骨和面部骨骼中的含有空氣的空腔,如果因普通感冒或其他因素導致鼻腔黏液滯留在這里,很容易演變為鼻竇炎。用生理鹽水沖洗鼻腔后,可以帶出鼻腔內過于黏稠的黏液以及細菌或過敏原,保持鼻腔通暢。
美國一名女子曾因為慢性鼻竇炎接受過手術。術后她依然經常流出黏稠且變色的鼻涕,用抗生素和生理鹽水沖洗后會有所緩解,于是她堅持這樣做了好幾年。但是她還是會出現鼻子不通氣的情況,鼻腔分泌物會向后滴入喉嚨后部,而且還伴隨著頭痛。
在一次就診中,醫生發現她的鼻竇壁上長滿了形似小卵石的骨質凸起,還在鼻腔黏液中檢測到細菌感染。經過分析,醫生認為細菌感染是由綠膿桿菌引起的,這是一種對抗生素具有一定耐藥性的細菌。至于患者鼻腔內的骨質凸起,醫生認為跟她用涼的生理鹽水反復沖洗有關。
圖中箭頭所指的部位即患者長出的骨質凸起。丨Klingele et al., 2025
這些“小卵石”是良性的骨腫瘤,這種情況在沖浪者的耳道內比較常見,因此被稱為“沖浪耳”。在冷風和冷水的刺激下,沖浪者的耳道周圍會出現骨質凸起。大多數沖浪愛好者或多或少都會有一些輕微的骨質增生出現,但并不會造成什么影響。鼻竇和耳道的共同之處在于,它們的組織都缺乏脂肪的保護,因此容易出現增生。
醫生認為這名美國女子的頭痛和鼻炎問題不是鼻竇內的骨質腫塊導致的,主要是因為細菌感染。經過強力抗生素治療后,這名女子的癥狀有所好轉。醫生建議她以后改用溫熱的生理鹽水沖洗鼻腔,以防出現骨性病變。
【奇聞電波】
橘子皮變成藍色了!還能吃嗎,不會中毒吧?
橘子皮變藍了!這樣的橘子還能吃嗎?吃了會中毒嗎?
近期,一些人紛紛在網上發帖,說遇到了這樣的藍皮橘子,看起來像是橘子發霉了(但又不像)。在第52期的【萬物科學新聞】中,我們就為你解答了這個問題!快點開下方圖片,得到科學解答吧!
《萬物科學新聞》每周3更!每集2-3分鐘。
正在持續更新中,在這里,我們將為你帶來豐富、有趣、最新的生活科普、有趣科學、顛覆認知,以及科研新聞……
如果你聽了這期節目,也覺得很有意思的話,歡迎把你的感想分享到評論區~
撰文 Skin,Ziv,阿嫻
參考資料:
鷹:
[1]https://www.zmescience.com/science/a-hawk-in-new-jersey-figured-out-traffic-signals-and-used-them-to-hunt/
[2] https://doi.org/10.3389/fetho.2025.1539103
企鵝拉屎:
[1]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3247-025-02312-2?ref=404media.co
鼻腔內長“卵石”:
[1]https://www.livescience.com/health/diagnostic-dilemma-cold-water-rinses-left-cobblestone-growths-in-womans-sinuses
[2]https://my.clevelandclinic.org/health/treatments/24286-nasal-irrigation
[3]https://en.wikipedia.org/wiki/Paranasal_sinuses
[4]https://en.wikipedia.org/wiki/Surfer%27s_ear
原創文章版權歸微信公眾號
“把科學帶回家”所有
轉載請聯系:bd@wanwuweb.com
凡本公眾號轉載、引用的文章 、圖片、音頻、視頻文件等資料的版權歸版權所有人所有,因此產生相關后果,由版權所有人、原始發布者和內容提供者承擔,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關注我們,點亮在看,分享一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