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日本一家葬祭企業發布了一份引人注目的調查報告:20多歲的年輕人中,有四分之一正在進行“終活”——也就是為人生終點做準備的活動。
這份報告來自于日本葬祭企業“ティア”(Tear)的調查。調查顯示,20至70歲的1500名受訪者中,有24.6%的受訪者正在進行“終活”。其中,70歲以上人群的參與率最高,達到48%,這并不意外,畢竟他們離生命的終點更近。但令人意外的是,20多歲的年輕人以26.8%的比例位居第二,甚至超過了60多歲的25.2%。具體到內容,20代年輕人中,有人已經開始寫遺囑、準備親友的留言,甚至拍攝遺影。這些行為在過去通常是老年人的專屬,如今卻在年輕人中悄然流行。
日本的“終活”熱潮并非新鮮事。早在十多年前,隨著老齡化社會的加劇,“終活”一詞開始流行,意指為人生終點做準備,包括整理遺物、規劃葬禮、選擇墓地等。但當時的“終活”主要集中在老年人群體。如今,這股風潮為何吹向了20多歲的年輕人?他們為何如此早早地開始思考死亡?
調查中,Tear公司分析了一個重要原因:年輕人對葬禮的親身參與讓他們對死亡的感知更加真實。相比過去,日本的年輕人如今更容易接觸到親人或熟人的葬禮。無論是祖父母的離世,還是朋友家人的告別儀式,這些經歷讓年輕人開始直面死亡的現實。
我在日本生活30年,參加過不少葬禮。每次儀式上,年輕人的身影并不少見。他們穿著黑色的禮服,低頭默哀,偶爾還會幫忙接待來賓。這些場景對他們的觸動往往比我們想象的要深。尤其是在日本,葬禮不僅是一場告別,更是一場關于生命意義的儀式。香煙裊裊、僧侶的誦經、親友的追憶,這些細節讓年輕人意識到,死亡并不是遙不可及的未來,而是隨時可能到來的現實。
我們通訊社一位20多歲的日本同事告訴我,他在大學時參加了外婆的葬禮。那是他第一次如此近距離地感受到死亡。葬禮結束后,他開始思考:“萬一我離開這個世界,我會留下什么?”這種思考最終促使他在25歲時寫下了人生第一份遺囑,內容包括如何處理他的個人物品和數字賬號。這位朋友并非個例。調查顯示,20代年輕人中,“親近之人離世的經歷”是觸發“終活”的重要因素。
另一個推動年輕人提早立遺囑的因素,是“數字終活”的興起。所謂“數字終活”,指的是整理個人數字資產,例如照片、視頻、社交媒體賬號、電子支付賬戶等。相比傳統的“終活”,數字終活的門檻更低,只需一臺智能手機或電腦,就能開始整理數據。這對熟悉數字生活的年輕人來說,是一種自然而然的選擇。
在日本,年輕人對數字資產的重視程度超乎想象。LINE、Twitter、Instagram等社交媒體賬號不僅是他們的社交工具,更承載了他們的回憶和人生軌跡。同時,電子支付賬戶、加密貨幣錢包等數字資產也涉及實際的財富。調查中,許多20代年輕人表示,他們在“終活”中特別關注數字遺囑的撰寫,例如指定某人繼承自己的照片庫,或明確如何關閉社交媒體賬號。
日本的社會學家曾指出,年輕人對“終活”的興趣,反映了他們對“自我決定權”的渴望。在一個傳統觀念中,死亡往往由家人或社會習俗來安排,但現在的年輕人更希望自己做主。他們通過遺囑明確自己的意愿,比如不希望舉行盛大的葬禮,或者希望將遺產捐給公益組織。這種主動性,正是“終活”在年輕人中流行的深層原因。
值得注意的是,調查顯示,20代年輕人中有40.4%希望身后能舉行葬禮,這一比例僅次于70代和60代。這表明,年輕人并非完全否定葬禮,而是希望以自己的方式定義它。例如,近年來越來越多年輕人選擇“樹葬”或“散骨”,而不是傳統的墓地葬禮。這種選擇既環保,又符合他們追求個性化的價值觀。
日本社會的觀念也在悄然改變。過去,討論死亡被視為不吉利,尤其是年輕人提及死亡,更容易被長輩責罵為“不懂事”。但如今,隨著“終活”文化的普及,死亡話題逐漸被“去禁忌化”。電視節目、書籍、甚至社交媒體上,關于“終活”的內容層出不窮。一些年輕人甚至會在朋友聚會上半開玩笑地討論:“你寫遺囑了嗎?”
這種觀念的轉變,與日本老齡化社會的背景密不可分。日本是全球老齡化最嚴重的國家之一,65歲以上人口占比超過28%。死亡和養老問題無處不在,年輕人自然無法置身事外。此外,新冠疫情的沖擊也讓人們對生命的脆弱性有了更深的體會。許多年輕人在疫情期間目睹了親友的離世,這進一步促使他們思考自己的身后事。
日本年輕人熱衷于提早立遺囑,表面上看是一種反常現象,但背后卻是社會、文化和個人觀念交織的結果。親歷葬禮讓他們直面死亡,數字時代賦予他們整理遺產的新方式,不確定的社會環境促使他們追求自我掌控,而觀念的開放則讓死亡話題不再是禁區。
然而,這一現象也帶來了一些值得深思的問題。年輕人過早地思考死亡,是否會削弱他們對生活的熱情?
一位20多歲的大學生說了這么一句話:“寫遺囑不是因為我怕死,而是因為我想活得更明白。”這句話,或許是對日本年輕人“終活”熱潮最好的注解。
140多年前,5位日本青年被派往法國學習釀造葡萄酒。2年后,他們回到日本,尋找到富士山下的山梨縣的環境與法國相似,于是,開始在山梨縣甲州地區種植葡萄。“魯米埃爾”酒莊便是日本最古老的酒莊,已連續釀造了140年,其葡萄酒是日本的國宴指定用酒。現原瓶原裝出口中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