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白說,小雷已經快要忘記,自己上一次開箱千元價位段的機型是什么時候了。
近幾年來,無論是行業媒體還是消費大眾,目光幾乎無一例外地聚焦于技術迭代更為激進的中高端及旗艦市場,似乎默認了“千元機”就等同于落后的配置、陳舊的外觀和妥協的體驗。
然而,一個不容忽視的客觀事實是,“千元機”市場才是整個智能手機行業的出貨量基石。根據中國信通院提供的2025年3月國內手機市場數據,1000-3000元價位段的銷量占比約為44.8%,是構成最廣大消費群體購買決策的核心區間。
有趣的是,盡管這個市場的潛在機會巨大,但愿意投入旗艦級資源和理念去悉心打磨此價位段產品的廠商卻寥寥無幾。
幸好,還有榮耀。
最近,雷科技編輯部收到了來自榮耀X系列的全新力作——榮耀X70。
(圖源:榮耀)
如果單看硬件配置表的話,這款產品或許算不上亮眼,也難以跟市面上一眾高性價比機型對打,但在小雷深度使用了數天之后,這臺榮耀X70確實給小雷帶來了一種比較新奇的體驗,接下來就是雷科技關于這部新機的體驗報告。
初見:熟悉的陌生人
先看外觀,榮耀X70摒棄了前幾代產品中常見的曲面屏設計,轉而采用了一種更為果斷和現代的直角邊框方案。
我手中的這臺幻夜黑版本,采用了和前幾代產品類似的材料,手感還算扎實,但肯定算不上出色,機身背部的“星環設計”雙攝模組算是整款產品設計的點睛之筆,其邊緣的金屬圈飾以類似腕表表圈的精密刻度紋理,賦予了整機一絲超越其價位段的精致感與秩序感。
仿佛見到最熟悉的陌生人一般,這個設計能給每一個花粉/耀友帶來強烈的既視感。
(圖源:雷科技)
翻到正面,這次榮耀X70采用了一塊6.79英寸的OLED護眼直屏,1.5K+120Hz分辨率,支持3840Hz高頻PWM調光、AI助眠顯示、類自然光護眼、AI離焦防近視等一系列榮耀近些年主推的護眼能力。
相信我,最好的護眼辦法還是少玩手機。
觀感上,時下最流行的大R角設計+接近四邊等寬的邊框讓它擁有相當不錯的屏占比,直屏的設計也從物理層面根絕了曲面屏邊緣的誤觸和綠邊問題,對于游戲玩家和注重實用性的用戶而言,算是一個顯而易見的加分項。
(圖源:雷科技)
榮耀X70的厚度為7.96mm,重量實測為202g,在容納了堪稱恐怖的8300mAh電池之后,依然能維持如此的機身控制,這背后體現的絕對是榮耀在內部堆疊技術上的深厚功底。
(圖源:雷科技)
不過,略寬的機身搭配上直角中框設計,也很難說榮耀X70在握持手感上有什么獨到之處就是了。
性能夠用,整體OK
作為性能夠用就行的典范,榮耀X70搭載了一顆驍龍6 Gen4處理器。
它采用臺積電4納米(N4P)工藝制程打造,從ARMv8架構升級成ARMv9架構,CPU部分包括1個Cortex-A720(2.3GHz)超大核、3個Cortex-A720(2.2GHz)大核和4個Cortex-A520(1.8GHz)小核,GPU則為Adreno 800系GPU,相比上一代性能提升29%;同時總體功耗降低12%。
作為參考,這顆處理器在安兔兔中的平均跑分為70-80w分。
跟當今一眾200萬起步的旗艦機相比,這個成績確實有些小巫見大巫,但比起前幾代產品,這次榮耀X70算是提升不小。
(圖源:雷科技)
作為一顆并非主打性能的中端處理器,小雷自然也不奢望它能在《原神》《鳴潮》這類大作中有亮眼表現,拿去玩一玩壓力比較小的《王者榮耀》《英雄聯盟手游》這類游戲,都可以做到推薦設置下的滿幀運行,而且在游戲中的發熱量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考慮到今年這格外炎熱的夏天,個人覺得這種體驗還是蠻不錯的。
對了,在這里順便說一下影像部分。
(圖源:雷科技)
在這個樸素的相機模組里,配備了一顆50MP OIS主攝。
從成像來看,榮耀X70的表現確實非常一般,本身硬件素質就沒什么亮點,也沒有什么算法可言,優點是色彩還原還算可以,而且成像速度很快,在大部分日間場景下都能快速成片,拿來隨手記錄一下生活也算夠用。
(圖源:雷科技)
夜幕降臨后,榮耀X70的成像表現依然能夠維持一個相對穩定的水平,極限暗光場景自然是難以應對,但是在普通的暗光環境下,還是可以借助OIS的加持,用更低的快門速度獲取更多進光量,保證基礎成像質量的。
(圖源:雷科技)
確實耐用又抗造
在榮耀X70的發布會上,官方花費了大量篇幅來闡述其“硬核品質”,宣稱其機身升級了類防彈多層架構,并突破性地采用高強度防彈阻尼流體,可實現整機十面里外抗摔。
作為一個因為手機碎屏而多次光顧售后的用戶,我本能地對所有廠商宣傳的防摔性能持保留態度。那么,榮耀X70的抗摔性究竟是營銷噱頭還是真材實料?我決定親自進行一輪嚴苛的實驗。
首先是第一個場景:走路時,手不小心撞到了什么東西導致跌落。
(圖源:雷科技)
從動圖中可以看到,榮耀X70大概從半米的高度以屏幕邊角著地的方式摔落至水泥地面。通常情況下,這是最容易導致屏幕碎裂的跌落方式,因為斜角著地屏幕所受到的沖擊力會集中于一點。
結果呢?榮耀X70邊框確實有磕到,但是屏幕完好無損。
第二個場景則更為直接:從約2米的高度,讓手機屏幕正面朝下自由落體。
(圖源:雷科技)
“咔噠!”清脆的撞擊聲讓我心頭一緊,說實話,一般的手機經歷這樣的二次沖擊,屏幕或后蓋大概率已經報廢。
好家伙,榮耀X70依然沒啥問題,就是貼膜上出現了劃痕,在撕掉出廠保護膜后,玻璃蓋板上甚至連一絲劃痕都找不到。
有意思,看來榮耀X70的宣傳確實不是夸夸其談。
通過在機身內部關鍵受力點填充緩沖材料并加固組件,確實能在跌落瞬間有效吸收和分散沖擊力,實現“軟著陸”。作為一名深受碎屏之苦的用戶,我真切地希望榮耀能將這項技術普及到更多的產品線中。
除了驚人的抗摔性,我還對榮耀X70宣傳的最強IP69K頂配防水性能產生了好奇。
對于一款主打“硬核耐用”的機型,應對生活中的意外潑濺應是基本素養。為此,我設計了兩個貼近日常的測試場景。
第一個場景:模擬雨淋。
(圖源:雷科技)
我手持榮耀X70,把花灑掛在高處模擬人工降雨,并進行了約30秒的操作,水滴徹底覆蓋了整個屏幕和機身。測試結束后,迅速擦干機身,聽筒、揚聲器和麥克風功能均未受影響,屏幕觸控依然靈敏。
第二個場景:桌面潑濺。
(圖源:雷科技)
我準備了一杯約150ml的常溫水,將其不慎潑灑在平放于桌面的手機上,此時液體浸沒了大半個機身。接下來,迅速將手機拿起并擦干,經過檢查,所有接口、按鍵和開孔處均無液體滲入跡象,充電接口在確保干燥后也能正常識別充電器。
測試結果表明,榮耀X70在機身密閉性上做了充分的優化,SIM卡槽有橡膠圈密封,各處開孔也有防塵防水網設計。雖然不能說是100%防水,但它完全有能力從容應對日常生活中的下雨、潑濺、沖洗等意外情況,為用戶增添了一份額外的安心。
最后是續航部分,榮耀X70內置了8300mAh榮耀青海湖電池,搭配低功耗處理器,理論上能帶來顛覆性的續航表現。
實測從早上10點開始,進行2小時5G網絡下的社交軟件與新聞瀏覽,1小時藍牙音樂播放,1小時《王者榮耀》高幀率模式游戲,30分鐘拍照錄像,4小時Wi-Fi環境下在線視頻播放,以及全天候的微信消息接收,總計亮屏時間8小時47分鐘,榮耀X70的剩余電量竟然還有36%。
(圖源:雷科技)
可見對于普通用戶而言,輕松實現兩天一充是完全可行的。
至于充電部分,最高80W有線快充+80W無線快充(僅限頂配版),實測充滿需要一個半小時,充電過程中,功率會長時間穩定在28W左右,整體策略確實算是比較保守的。
總結:一款不錯的千元級日用耐用機
按照慣例,以下是我們按照雷科技評測模板對榮耀X70的體驗進行的總結:
優點:
1、出色的抗摔/防水性能;
2、8300mAh電池賦能的超長續航;
不足:
1、勉強夠用的處理器性能;
2、影像能力不進反退。
價格方面,目前榮耀X70已開啟預售,8+128GB售價1399元,8+256GB售價1599元,12+256GB售價1799元,12+512GB售價1999元,各大商場將于7月18日10:08起正式開售。
(圖源:榮耀)
正如開篇所言,我已經很久沒有對一款千元價位段的手機投入如此多的關注。榮耀X70的出現,確確實實打破了我對這個價位段手機的刻板認知。
如果單純去衡量狹義的“性價比”的話,榮耀X70或許不是參數表上最亮眼的那個。
但是,當我們把設計質感、屏幕素質、續航能力、充電速度、結構可靠性以及核心的影像防抖等決定日常“體驗”的要素綜合考量進去,你會發現它沒有盲目堆料,而是將寶貴的成本精準地投入到了用戶最能感知、最能受益的痛點上。
或許這,才是一臺真正適合日用的千元級產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