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自帝哥粉絲投稿
作者:OKC
永遠有人在過炙熱而又盛大的青春。
2014年發生了啥,我打賭,很多人都已經忘了。
我記得,那一年,是帶淚的。
“昆明火車站”、“馬航MH370”、“云南地震”...
我記得,那一年,是帶笑的。
《小蘋果》紅遍了大江南北,《爸爸去哪兒》讓明星的孩子們,再也不是秘密;
那一年,你相信愛情么?
楊冪、高圓圓結婚了,杰倫求婚了。
但馬伊琍的一條微博,讓且行且珍惜一度成為網絡流行語。
當然我也記得...東莞在那一年狂風吹過,和“黃色”聯系在了一起。
那一年,國服第一播放器沒了,一群大老爺們感慨,青春結束了。
對了,那一年,我高考。
我的思緒,好像又回到那年夏天。
那年盛夏的蟬鳴,像陽光一樣熱烈,窗外的麻雀也在電線桿上多嘴。
高三,教室在最頂樓。
成績不好,坐在最后排的我,時不時地會偷瞄不遠處的女神,還有她頭頂上吱呀作響的風扇...
書桌上堆成山的試卷,黑板上面一天天變小的倒計時數字...
高考前的窒息感,不亞于NBA季后賽打到搶七大戰,大家都盼著完成最后逆天改命的“絕殺”。
講臺上,戴著眼鏡的朱老師,仿佛永遠在重復著那么幾句話:
“同學們,堅持一下,上了大學就好了。”
畢業以后,和生活對線的我才明白,當年離開的其實是天堂。
七里香 ,周杰倫
也許,我真的是是她帶過的最差的一批學生吧。
關于高三,很多學習上的東西,早都已經忘了。
忘記了sin和cos是怎樣的換算關系,忘記主矛次矛和矛主矛次到底應該怎么區分,忘記了季風氣候,更不知道屈原的《離騷》是怎么背誦下來的...
都已成年不拖不欠,這些都已經還給老師了。
但我永遠都忘不了高三的一件事:雷霆,季后賽輸了。
2014年5月的某一天,我曾信誓旦旦地向同桌梁同學莊嚴宣告:
“我高中畢業時,雷霆奪冠日!”
后來的故事,老球迷都知道了。
西決第6場,打到了加時,雷霆輸給了馬刺,出局。
準確來說,是史詩級別傳導球、帶著復仇熱火火焰的圣安東尼奧。
那場球的很多細節,我都記憶猶新:法國胖子迪奧成為奇兵,38歲的鄧肯在加時賽獨得7分...包括我雷的伊巴卡,帶傷作戰。
雷霆出局,我的心情跌落到了谷底。
也幸虧自己擁有“強大”的調整能力,高考上如有神助,才考上了心儀的大專...
從三少開始,我確實很喜歡雷霆,甚至班上的男同學,都直接叫我為“OKC”了。
城市名成為自己外號的情況,應該很少發生吧...
但因為年少無知、輕狂吹牛逼,當時的一句話,成為了同學們的笑話。
畢業后這幾年,每次同學聚會,梁同學見面對我打招呼的方式永遠是調侃:
“OKC,高中還沒畢業呢!”
我也只能苦笑回應:
“學渣,還在復讀呢...”
然后,前天,雷霆擊敗森林狼的第一時間....
沉寂了好久的群聊里,同學阿鋒發了這么一條消息,并艾特了我:
“離畢業還差4場考試。”
阿聰趕緊附和:“準備畢業!”、“有了七成了!”
同學華子:“雷霆奪冠了,亞歷山大是不是雷霆第一人?”
“冠軍說明一切!”
都快落灰的同學群,一下子因為雷霆晉級總決賽,熱鬧起來了。
到了晚上,“消失人口”梁同學默默地問了一句話:
“如果雷霆奪冠,你會哭嗎?”
然后,損友們又是熟悉的一波復制粘貼...
從接收到這個問題,到夜深人靜敲打下這些青春疼痛文字的這一刻,我都在想這個問題。
如果雷霆真奪冠了,我會是怎樣的心境?
或許,在幸福真正來臨時,才會知道。
11年時間過去了,人生是一場巨大的后知后覺。
當年只道是尋常的事兒,卻拼湊成了我們熱烈的青春記憶。
當時覺得未來充滿希望的我們,心境也早已變了。
畢業以后,做著不咸不淡的工作,感情生活也是一地雞毛...度過了張狂的青春,終于磨平了棱角。
如奧德彪所說的:“我年輕時很窮,努力了幾年,終于不再年輕了。”
“先苦不一定后甜,先甜反正是甜了。”
不是傳播負能量,步入而立之年的群體,是真的很累。
而雷霆進入總決賽,算是我為數不多的慰藉了,重燃了青春期的期待。
如果,11年后的又一個6月,“復讀”多年的我,真的能順利“高中畢業”,那我會...點一箱啤酒,退11瓶吧。
即無歲月可回頭,且敬青春一杯酒。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