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振東和陳夢,曾經的國乒“雙子星,一個被傳“投奔國外,一個轉身娛樂圈——這是不是擺爛、出走,還是新一輪自我進化,球迷吵成一鍋粥,網上對噴到凌晨,甚至連“國籍這種終極問題都被拉出來反復錘,問題來了:我們到底該怎么看待他們的選擇,他們的路數真的是棄船而逃嗎,還只是頂流選手自帶流量的普通人生分叉口
先說樊振東,奧運會那年,他扛著國乒男隊的最后一根獨苗,王楚欽他們被爆冷,氣氛一度壓到極點,樊振東在那場幾乎沒人敢想的決賽里閉眼仰天、汗水狂飆的畫面,估計不少球迷現在都能秒回憶起來——那不是隨便誰能頂住的壓力,金牌到手,社媒點贊爆棚,但誰能想到,巴黎之后他突然消失不見,連WTT排名都不要了,微博一發公告,直接和WTT談妥退出比賽,干脆利落得讓人有點懵
外界怎么想?網上直接炸鍋,有人說他狀態下滑,有人陰謀論說和教練組鬧掰,最離譜的當然還是最近爆出來的“加盟德甲、替其他國家打球,這個消息一出,評論區開始大面積“粉轉黑,什么“背叛“自私都來了,甚至有人開噴他要換國籍,場面一度失控,說實話,這鍋他真不該背,球迷罵歸罵,細想其實很簡單,他去國外聯賽,是想找狀態、找節奏,脫離國乒體系看看自己到底幾斤幾兩,這在職業體育里早就不算稀奇,足球籃球都見怪不怪了,國乒以前也有出去“鍍金的前例,球迷沒必要一驚一乍,換個角度,這其實是自我挑戰,畢竟在國內被粉絲圍堵、被扒身份證、住酒店都不安生,出國打球,沒人追著要簽名,能靜靜吃個飯,對他來說未必不是種解脫
陳夢這邊,操作風格完全不一樣,奧運會后沒什么大新聞,社媒上活躍度還不如樊振東,女隊整體也沒啥大地震,孫穎莎、王曼昱這些后起之秀頂得住,女隊金牌穩得很,所以球迷呼吁陳夢回歸的聲音并不高,沒想到突然轉型,成立工作室,直接殺進綜藝圈,《是女兒是媽媽》話題度拉滿,節目里一改賽場上的緊繃,鏡頭下的陳夢隨和、放松,分享日常、回應粉絲,連帶著輿論風向都變柔和了不少,很多老粉說她終于“活明白了,遠離飯圈撕逼,專注自己,算得上是體壇跨界的教科書操作
梳理一下,其實這兩個人的選擇,并不算什么“驚天大逆轉,反而是頂級運動員在巔峰后面臨的普遍困境——一邊是成績壓力和飯圈流量的持續消耗,一邊是新一代小將的沖擊和隊內競爭,外加整個奧運周期的巨大消耗,誰都不可能永遠都高光,何況國乒這批人,幾乎每個人都經歷過被熱捧、高光、爭議、質疑的完整閉環,樊振東和陳夢只是更早踩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上而已
從競技層面看,樊振東出國打球,本質上是給自己找挑戰、補短板,不是第一天了,乒乓球這圈子,國內隊內賽比國際比賽還難打,出去看看別人的體系、打法,對他這種全滿貫級別的老將來說,未必不是二次成長的機會,更別說,國乒本來就有“走出去再回來的傳統,王勵勤、馬琳這些前輩都干過類似的事,至于什么“背叛論、轉國籍,純粹是自媒體帶節奏,冷靜點看,他要真想換國籍,哪有可能大張旗鼓在德甲吃飯、被網友拍照還發微博,動靜這么大,隊里真會放人嗎
陳夢這邊,女隊競爭格局穩,孫穎莎、王曼昱這代人已經封神,陳夢選擇轉型,既是形勢所迫,也是個人訴求,畢竟體育圈拼到30歲以后,能有多少人繼續吃青春飯,退役了還能活躍在大眾視野,跨界娛樂、做綜藝,是風險也是新機會,關鍵是她敢試、敢做,很多球迷覺得惋惜,覺得她還能再拼一屆,其實人家比我們都清楚自己能打到什么程度,既然選擇了另一條賽道,粉絲也該送上祝福,而不是只會一句“回來吧就完事
回到國乒大環境,巴黎奧運會后,隊伍新老交替,王楚欽、孫穎莎們強勢崛起,老將主動退居二線、尋找新方向,是每個強隊都要經歷的陣痛期,難受歸難受,現實就是這樣,沒人能永遠站在巔峰,也沒人能隨隨便便就“逆天改命,樊振東、陳夢的選擇,其實是理智球員的清醒自救——與其坐等被新秀拍死在沙灘上,不如自己先走一步,主動擁抱變化,誰說這不是另一種頂級操作
最后,運動員不是機器,他們也有生活、有情緒、有對未來的焦慮和自由選擇權,樊振東去德甲,不等于背叛,陳夢轉型娛樂圈,不等于擺爛,球迷當然可以討論、質疑、點贊回懟,但別忘了,競技體育的本質,就是不斷有人來、也不斷有人走,站在懂球人的角度,這就是體育的常態,別神話,也別妖魔化,愿他們都能活出自己,國乒未來還得靠一代又一代新面孔撐起來,這才是長遠之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