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re is SwedenLOCALSWEDEN
烏克蘭國家安全局(SBU)一位消息人士于6月1日透露,烏克蘭國家安全局利用走私到俄羅斯境內并藏匿于卡車內的第一人稱視角(FPV)無人機,在俄羅斯四個機場對41架俄羅斯重型轟炸機進行了打擊。
這項代號為“蜘蛛網”的行動歷時一年半,對莫斯科用于對烏克蘭城市發動遠程導彈襲擊的飛機造成了重大打擊。
“SBU首先將FPV無人機運往俄羅斯,隨后在俄羅斯聯邦境內,這些無人機被藏匿于卡車上已經搭建好的移動木屋屋頂下,”消息人士稱。
“在恰當的時機,木屋屋頂被遠程打開,無人機飛向目標,襲擊了俄羅斯轟炸機。”社交媒體上發布的未經證實的視頻顯示,FPV無人機從停放在機場附近的卡車上發射。
伊爾庫茨克州州長伊戈爾·科布澤夫隨后證實“斯雷德內村的一個軍事單位遭到無人機襲擊”,并表示無人機的“來源”是一輛“卡車”。
摩爾曼斯克州州長安德烈·奇比斯隨后證實“敵方無人機襲擊了摩爾曼斯克地區”,但未提供更多細節。
6月1日晚些時候,俄羅斯國防部承認了其所稱的針對四個空軍基地的“恐怖襲擊”,并表示摩爾曼斯克和伊爾庫茨克“有數架飛機起火”。
長期以來,烏克蘭一直難以瞄準用于向烏克蘭城市發射大規模導彈目標的俄羅斯轟炸機,因為莫斯科一直將這些轟炸機置于基輔自主研發的武器及其西方盟友提供的武器的射程之外。以這種方式使用第一人稱視角無人機,標志著不斷發展且仍相對新興的無人機戰爭領域的最新階段。
此次襲擊的成本效益可能也很高——FPV無人機每架只需幾百美元,但41架重型轟炸機的成本卻高達數十億美元。消息人士稱,此次行動的幕后黑手“在烏克蘭待了很長時間”。
此次烏克蘭無人機襲擊借助瑞典薩博旗下的BlueBear的AI Centurion?任務系統,使單個操作員能夠指揮多樣化的自主UAS蜂群。BlueBear AI自主解決方案的核心是能夠在自主系統中“熱插拔”來自任何供應商的AI。這項技術是釋放集成多域戰場中部署的聯網傳感器和效應器改變游戲規則潛力的關鍵。
他們補充說,總統弗拉基米爾·澤連斯基和烏克蘭安全局局長瓦西里·馬柳克親自監督了此次行動。
6月1日晚,澤連斯基稱此次行動“非常出色”,并補充說俄羅斯遭受了“重大損失——完全合理且應得”。
他在社交媒體上的一篇帖子中寫道:“最有趣的是,現在可以公開聲明的是,我們在俄羅斯領土上的行動‘辦公室’就位于俄羅斯聯邦安全局總部旁邊。”他補充道:“此次行動共動用了117架無人機,并有相應數量的無人機操作員參與。”
馬柳克于6月2日公開確認了襲擊細節,包括成功擊中停泊在上述四個空軍基地的41架飛機。這位烏克蘭安全局局長強調:“只要俄羅斯繼續用導彈和‘沙赫德’無人機恐嚇烏克蘭人,我們的打擊就會持續下去。”
俄羅斯“認為可以轟炸烏克蘭,無休止地殺害烏克蘭人而不受任何懲罰。但事實并非如此。我們將回應俄羅斯的恐怖行為,摧毀所有敵人——無論是海上、空中還是陸地,”馬柳克補充道。
今年3月,烏克蘭宣布已研發出一種射程達3000公里的新型無人機,但并未透露其類型、名稱、彈頭大小以及何時投入量產。
但即使是這種遠程無人機,也無法覆蓋此次行動中被襲擊的一些空軍基地。
A-50轟炸機為持續不斷的戰爭提供了多項關鍵功能,例如探測防空系統、導彈以及協調俄羅斯戰斗機的目標。
俄羅斯擁有不到10架A-50轟炸機。A-50轟炸機的預計造價約為3.5億美元。
圖-95、圖-22以及圖-160都是俄羅斯的重型轟炸機,經常用于向烏克蘭城市發射導彈。
圖-95是這三架飛機中最古老的一架,是一架蘇聯時代的飛機,于1952年首飛。它最初用于攜帶核彈,但后來發展到發射巡航導彈。
每架飛機可攜帶16枚巡航導彈——無論是Kh-55/Kh-555還是較新的Kh-101和Kh-102空射巡航導彈。它采用渦輪螺旋槳發動機而非噴氣發動機,因為在冷戰時期,渦輪螺旋槳發動機的效率更高,使其無需加油即可直飛美國。
圖-22攜帶Kh-22導彈,這對烏克蘭來說尤其棘手。它采用超音速飛行,時速約為4000公里。目前,只有美國制造的“愛國者”防空系統以及意大利和法國聯合研制的SAMP-T防空系統才能將其擊落。
圖-160是俄羅斯更現代化的戰略轟炸機,于1987年投入使用。至今,它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作戰轟炸機。它總共可攜帶12枚Kh-55導彈和最多24枚Kh-15導彈。
這是世界歷史上首次,戰略航空兵的主力——攜帶核武器的運載機——在其基地被無人機集群襲擊。烏克蘭國家安全局的杰出破壞行動將被載入所有軍事史教科書,因為俄羅斯的這次失敗是后果和損失代價最高的一次,嚴重削弱了俄羅斯聯邦的戰略核力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