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政府力推的稅制改革方案正在國會引發激烈博弈。這項被總統稱為"美麗大法案"的立法提案,與其標志性的關稅政策形成政策雙翼,承載著白宮重塑美國財稅體系的雄心。然而法案甫一曝光便掀起軒然大波,不僅遭到科技巨頭馬斯克的猛烈抨擊,其核心條款899條更被視作可能顛覆全球投資格局的"深水炸彈"。
剛卸任政府效率部負責人的馬斯克在社交平臺發言稱,用"令人作嘔"的激烈言辭批判該法案。這種強烈反應并非空穴來風,法案第899條賦予美國政府前所未有的征稅權:可對被認定存在"不公平稅收"國家的任何投資主體,包括機構投資者、個人投資者乃至央行和財政部,實施懲罰性稅收加征。
這種"長臂管轄"式的征稅權,將投資收益納入稅收打擊范圍的做法,正在國際金融市場投下重磅炸彈。
根據條款設定,數字服務稅等三類稅種被定義為不公平稅收,只要相關國家被美國認為征收這三類不公平稅收,美國總統就有權對該國投資者在美的投資收益加征稅款。更令外界擔憂的是,財政部長還被授予自由裁量權,可隨時將其他稅種納入打擊范疇,這意味著各國對進口商品征收增值稅、關稅的行為都可能成為“不公平稅收”。
值得注意的是,投資美債獲得的利息在法案通過后將被征稅。
目前,海外投資者持有超過9萬億美元的美債,其中日本持有的最多,達到了1.13萬億美元,能夠產生利息的長期美債是1.01萬億。假設日本持有的長期美債平均利率是3%,每年產生303億美元的利息收入,一旦899條款落地實施且按照50%的最高預提所得稅稅率計算,那么日本央行和投資者需要為持有美債支付151.5億美元的稅款,當于直接削減美債持有收益近半。
這種"從資本口袋搶錢"的激進稅制,正在動搖美國金融市場的根基。國際投資者不得不重新評估:當投資收益面臨被任意剝奪的風險時,美國作為投資和金融中心的吸引力將大打折扣。更嚴峻的是,可能引發資本"大遷徙",形成實質性的資本外流壓力。
白宮決策層對此心知肚明,但財政困局迫使其鋌而走險。
2024財年創下1.83萬億美元歷史新高的財政赤字,如同達摩克利斯之劍高懸頭頂。馬斯克主導的政府效率改革雖取得一定成效,但節流速度遠趕不上開支缺口擴大。在這種背景下,特朗普政府只能想辦法增收,對進口商品加關稅如此,“美麗大法案”中的899條款同樣是這個目的。
根據,美國稅收聯合委員會測算,899條款實施后可在10年里為美國政府帶來1160億美元的稅收收入。
這種"向資本開刀"的邏輯背后,折射出美國深層次的財政焦慮。當前高利率環境下,購買美債實質上形成對美財政的"低息貸款"。華盛頓政客們認為,外國投資者享受著美元霸權紅利,卻未承擔相應義務。通過稅收手段"打折"美債收益,既可增加財政收入,又能變相壓低實際融資成本,堪稱一石二鳥的財技。
盡管“美麗大法案”遭遇包括部分國會議員在內的諸多質疑,但899條款的過關前景卻異常明朗。民主、共和兩黨議員罕見達成共識,在36.2萬億美元國債重壓下,任何增收方案都具有戰略價值。
對于全球投資者而言,這場稅改風暴絕非紙上談兵。從東京交易員到倫敦基金經理,從新加坡家族辦公室到多倫多退休賬戶,所有配置美國資產的主體都將面臨全新稅務籌劃。
當投資收益不再安全,當資本利得充滿變數,國際金融體系或將迎來冷戰后最深刻的重構。在這場以稅收為武器的金融博弈中,沒有國家能置身事外,每個市場主體都需重新計算在美投資的"風險溢價"。而美債的價值和吸引力再次被削弱,美國是在犧牲美元信用與長期利益,換得財政平衡和短期收益。
以上純屬個人觀點,歡迎關注、點贊,您的支持是對原創最好的鼓勵!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