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概況
無錫地鐵運營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運營公司)隸屬于無錫地鐵集團有限公司,主要承擔無錫地鐵的新線運營籌備、既有線運營管理、行車調度、客運服務、票務收益、維修維保及配套管理業務的職能。目前,運營公司擁有員工5700余人,運營里程143.93公里,車站90座。公司緊扣“建一流地鐵 創運營典范”的總體目標,圍繞“保安全、提服務、控成本、抓經營”的管理要求,把握軌道交通“多元融合”等發展趨勢,致力于將人才隊伍建設轉化為推動城軌高質量發展的助推力。公司自成立以來,共獲得市級及以上榮譽330項,包括國家級榮譽60項,省級榮譽80項,市級榮譽190項。
成果概要
運營公司城軌產業工人共5000余人,占員工總數的87.6%。經過多年專業整合,公司形成10大專業組、36個城軌專業工種,每個工種均設置完善的培養和成長機制,覆蓋電客車、工藝設備、軌道結構、信號、供電、通信AFC、自動化、機電、行車組織、客運服務等城軌專業板塊,肩負著守護萬千乘客平安出行的使命職責。公司以打造“精英薈萃”的賦能品牌為目標,推出城軌工匠標桿培養“六優行動”,通過“優機制、優標準、優平臺、優實踐、優管理、優氛圍”的創優方法,使城軌工匠選拔有通道、培養有平臺、管理有制度、激勵有力度、發展有自信,為“綠色低碳型、安全舒適型、便捷智慧型、現代時尚型、惠民暖心型”五型地鐵企業品牌建設提供堅實的人才支撐。
實施背景
(一)新線發展亟需壯大人才隊伍的需求
2024年,S1線投入運營,無錫地鐵正式開啟“五線運營、五線共建”的宏大局面。依據《無錫市軌道交通線網規劃》,到2035年,無錫市將構建“8線+1支”的城市軌道骨干網絡,軌道交通規模將超297公里。未來,新員工快速大量涌入,如何搭建完善的人才培養機制、快速有效培養人才,是保障新線平穩順利運營的關鍵。
(二)技術發展亟需提升人才能力的需求
隨著城軌行業技術的發展,構筑智慧地鐵運營新模式,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不斷滿足無錫市民的美好出行需要,是無錫地鐵創新發展的新要求。智慧調度、無人駕駛、車輛永磁牽引等新課題的誕生,對人才的創新能力和專業能力要求隨之提高。面對新形勢、新要求,運營公司探索“掐尖型”工匠標桿培養新思路,加快培養能夠適應新質生產力發展要求的工匠人才。
主要做法
(一)以“優機制”暢通城軌工匠標桿發展通道
打通發展通道,讓工匠發展有高度。結合企業發展需要,響應國家“新八級工”制度,編制《科技人才體系實施方案》,內部向上設立高級技師、首席技師等級,打破工匠發展天花板,近三年共選拔出內部首席技師2名、高級技師1名、技師43名。拓寬發展路徑,讓工匠發展有寬度。構建“管理+技能”城軌工匠“雙成長路徑”,依托“3青+3才”梯隊人才培養與發展一體化機制,以“2377育才機制”為抓手,累計培養一線管理骨干268人,拓寬城軌工匠發展路徑。
(二)以“優標準”固牢城軌工匠標桿培育體系
推動培養體系建設。開展“提能工程”城軌工匠培養體系建設項目。建成專業工種三標體系,包括技能標準(含6987條技能點、15534條知識點)、鑒定標準(含302個結構化表格)、育人標準(含856個教學資源目錄),配套開發教學資源(1079項)、鑒定題庫(54471道理論題,1870道實操題)等成套標準化技能提升與評價體系,為城軌工匠培養、鑒定提供了扎實的體系保障。
推動工匠講師配置。配套打造“名師+名課”雙名工程內訓師培養體系,開展“‘課’守匠心,蓄‘師’待發”內訓師特訓營,內部培養內訓師共292人,實現公司內部知識與經驗傳承,充分發揮專業骨干在城軌工匠培養中的作用。
(三)以“優平臺”提升城軌工匠標桿素質能力
設立城軌工匠“職前期”“引入期”“成長期”“成熟期”“掐尖期”五個成長階段,打造內外兼修、知行并重的城軌工匠培養模式。
打造線上學習資源平臺。依托無錫地鐵成才學院5000多門線上課程,開展“e企學”線上學習。結合一線工匠工作時間,靈活進行自我提升,解決工學矛盾。2024年,員工共完成線上課程學習累計88205.4學時,人均14.63學時。打造線下工匠傳承講臺。2024年創新開展“匠心·傳承”工匠輪訓班,打破部門和專業限制,由首席工程師助理、技師等專業骨干傾力打造13門優質工匠課程,近600名中級工及以上工匠參加,進一步培養工匠標桿后備人才。
打造產教融合提升梯臺。對內,立足不同專業需要,分別設立3個月、6個月、9個月的培養周期,通過“理論+實踐+帶教”的全方位培養機制,培養中級工2248人,高級工750人,技師及以上43人。對外,與全國十余所院校合作開設委培訂單班,掛牌設立“實習就業基地”“教師企業實踐流動站”,開展“企業新型學徒制”“工學交替”等產教融合項目,累計儲備、培養專業人才近5000人。
(四)以“優實踐”促進城軌工匠標桿成果轉化
助力成果轉化,推動專業創新。圍繞城軌重點專業,打造孫毅技能大師工作室、高鋒技能大師工作室、施超技能大師工作室和姜盛東星火工作室,聚焦智慧運維、數字化轉型等新課題,以工作室為陣地,打造“工程師+技師”合作團隊,產出論文近20篇、課題研究成果30余項、技術革新及科研技改近20項、技能培訓上百余次,工作室獲評“江蘇省交通運輸行業技能大師工作室”“無錫市技能大師工作室”“無錫市勞模創新工作室”“無錫市職工創新工作室”等榮譽。強化競賽實踐,樹立工匠標桿。積極承辦市級競賽,組織公司級、部門級技能競賽,組織員工參加全國城市軌道交通行業勞動競賽、“捷安杯”城市軌道交通職業技能大賽、“無錫工匠·智惠藍領”等外部職業技能大賽,多名員工在大賽中獲獎。推薦比賽成績優異者申報“江蘇省卓越技師”“江蘇省交通技術能手”“無錫市卓越技師”“無錫市技術能手”等市級及以上技能榮譽,樹立更多工匠標桿。
(五)以“優管理”推動城軌工匠標桿作用發揮
優化管理體系,驅動人才發展。完善城軌工匠選拔、培養、管理、激勵一體化機制,編制《運管公司高技能人才綜合考評方案》,為產業工人崗位調整、評優、激勵、評聘提供依據。加強激勵措施,激活人才效能。以《運營公司創新投入與激勵“雙百”方案》為指導,進行多維度創新獎勵,充分發揮工匠標桿的積極性和創造性。針對獲得市級及以上技能競賽名次或榮譽的工匠,設置工匠專項激勵,60余人獲得激勵。
(六)以“優氛圍”深化產業工人標桿形象打造
政策引領,營造創優爭先氛圍。制定《運營公司人才分類認定方案》《運營公司標桿人才“蓄水池”方案》,在A、B、C、D類骨干人才隊伍基礎上,將優秀工匠納入使用視野,選拔優秀工匠進入工匠標桿“蓄水池”。公司ABC類骨干人才入庫627名工匠骨干,標桿人才“蓄水池”囊括50名工匠標桿,分三個梯隊爭創國家、省、市、區四級工匠標桿。加大宣傳,釋放標桿示范效應。對內在“無錫地鐵在線”“錫鐵運營”等平臺發布《喜報!地鐵運營公司高技能人才隊伍再添佳譽》等多篇新聞稿,對外在“學習強國”等平臺發布《無錫地鐵:以勞模創新工作室為引領促進高質量發展》等多篇新聞稿,宣傳城軌工匠標桿,弘揚模范工匠精神,營造敬業奉獻、創新求效的城軌工匠文化氛圍。
實施效果
通過優化城軌工匠標桿培養、管理、激勵一體化發展機制,在優質工匠隊伍建設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運營公司共產生全國交通技術能手2個,江蘇省交通技術能手7個,江蘇省卓越技師2個,江蘇省技術能手4個,江蘇省五一創新能手3個,江蘇省五一勞動獎章1個。同時,運營公司城軌工匠隊伍建設工作獲得相關單位認可,公司被授予“江蘇省就業見習示范基地”“高技能人才搖籃獎”等省級榮譽,“無錫最佳聚才單位”“青年就業友好型企業”“‘錫’引大學生就業企業20強”等市級榮譽,強化無錫地鐵人才品牌“錫引力”,為無錫市民的安全出行保駕護航。
(推薦單位:市國資委工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