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日,長城汽車與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攜手舉辦了“大氣天成東方美學的當代表達”學術公開課。此次活動中,清華大學文科資深教授魯曉波、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工業設計系主任張雷以及長城汽車高級設計師許凌峰,以魏牌全新高山車型為案例,深入探討了汽車設計與文化傳承、技術革新與情感共鳴等話題,揭示了中國設計在全球汽車產業變革中的獨特價值。
東方美學融入汽車設計的探索
東方美學的核心可歸結為“內外兼修、天人合一、和諧共生”,而“大氣”正是這種美學境界的生動體現。它不僅涵蓋形式上的恢宏磅礴,更飽含中華民族五千年文明對世界觀、物質觀的凝練,展現出精神層面的包容從容。
長城汽車將“大氣”這一東方美學理念具象化到魏牌全新高山的設計語言中。從外觀來看,正面重構“飛瀑流水”的磅礴意境,側面腰線一氣呵成,氣脈貫通,尾燈則凝練“茂林修竹”的詩意,在剛勁線條與寫意留白間達成平衡。這種設計實現了從具象意象到意境感悟的升華,讓工業美學得以展現東方哲學的時空縱深。通過將東方美學融入汽車設計,長城汽車為產品賦予了獨特的文化內涵,使汽車不再僅僅是一種交通工具,更成為承載文化與情感的載體。
人車新生態構建的創新實踐
隨著新能源及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汽車產業正經歷深刻變革,人們在汽車設計中對情感需求的關注日益增加。魯曉波教授稱贊長城汽車能夠從中國古建筑“屋檐避雨”的營造法則中獲取靈感,通過車內氛圍燈的動態變化、語音助手的語調等設計,將關懷融入細節之中。張雷教授也強調,未來的汽車設計應致力于創造人車新生態,使智能汽車成為承載個性表達與情感羈絆的生命體。
長城汽車在這方面進行了積極探索,前瞻性地布局新一代智能座艙技術,推動傳統駕駛艙向“第三生活空間”轉變。魏牌全新高山依托Coffee OS 3.2智慧系統,實現了四音區語音交互、多屏聯動、AR-HUD技術,構建出“流動的數字網格”,讓產品突破物理邊界,進化為“數字生命體”。通過在空間重構、交互升維、價值重塑三大維度打造人車共鳴的生態閉環,長城汽車引領著人車關系從單純的工具屬性向伙伴共生的認知迭代,為用戶帶來全新的出行體驗。
家庭出行場景下的“空間平權”理念
在滿足用戶基本需求的基礎上,對于家庭出行場景,專家與長城汽車設計團隊提出“汽車設計需與情緒價值深度融合”的創新理念。長城汽車高級設計師許凌峰以魏牌全新高山為例,闡述了“空間平權”如何重構出行體驗。
該車型采用二三排超長共軌設計,打造出目前量產MPV最大座艙空間,實現六座全維度尊享的“移動會客廳”理念。通過可靈活組合的座椅系統,既滿足多孩家庭對空間彈性的需求,又兼顧銀發群體對適老化的舒適要求,使三代同乘時每位成員都能獲得無差別的VIP體驗。長城汽車此舉突破了行業參數競爭的局限,構建起“功能+情感”雙維度的創新體系,將物理空間的創新轉化為情感共鳴的紐帶,為家庭出行開辟了更具溫度的價值維度。
文化穿透與全球化布局的戰略意義
從制造邁向創造,長城汽車將東方美學設計融入全球設計語言,同時積極升級產學研模式。依托全品類、全場景、全球化戰略,長城汽車攜手科技企業、文化機構、國際設計組織及全球產業鏈伙伴,構建跨領域、跨國界的創新生態。這一舉措有助于引領中國汽車產業從技術競爭走向“價值共生”的新階段,為人類出行生態的多元化、低碳化與智能化提供可持續解決方案。此次長城汽車與清華大學美術學院的合作,不僅為汽車設計領域帶來了新的思考與啟示,也為中國汽車產業的發展提供了有益借鑒。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